【备课综合】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3 白鹅(课件+同步练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综合】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3 白鹅(课件+同步练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4 09:11:00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盛馔(cuàn)   轧轧(ɡá)    昂胸凸肚(tū)
B.蹲伏(dūn) 叫嚣(xiāo) 刁奸猥鄙(wèi)
C.引吭(hánɡ) 冥顽(mínɡ) 颇不容易(pō)
D.分娩(miǎn) 窥伺(ɡuī) 丝毫不苟(ɡǒu)
2.找出下列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枉的。
   改为   ;   改为   。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高超 力强 傲慢 冥顽愚蠢
  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     。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    。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    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    之气。
4.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 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拟人、比喻)
B.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拟人、比喻)
C.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  草。(排比)
D.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 馆里的堂倌一样。(拟人、比喻)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
B.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悄悄的蹑手蹑脚的。
C.88岁的他站在台上,用尽全力发言,还屡屡地左顾右盼。
D.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6.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课后,为了进一步了解作者,班上决定举行以“走近丰子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你将从哪些方面来搜集材料?请写出两条。
答:?
?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答:?
?
?
(3)欣赏丰子恺的漫画(见下图),品析题目“要!”有哪些妙处。
答:?
?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真是架子十足的”,回答7~11题。
7.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
8.选文第一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
?
9.选文突出了白鹅的什么特点?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一特点的?请写在下面,不少于3个。
答:?
?
10.从选文中可见作者对白鹅怀有怎样的感情?
答:?
11.结合你的阅读经验,探讨本文的语言特点。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野天鹅的眷恋
佚 名
丹麦动物学家默文,在秋天时收养了一只野天鹅。当时它受了枪伤,跌倒在山谷的树丛里。默文把它抱回家,细细包扎好它伤得很重的翅膀,把它养在小木屋里。一个月后,野天鹅能站起来了,虽然一只翅膀仍耷拉着。
默文先生给它取了个名字:白格。
白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同伴在天空飞翔,一边拍打着无力的翅膀,一边发出低沉的叹息。
默文知道,天鹅高傲,喜欢孤独。他希望白格能在他的家鹅群里挑一个妻子。与白格相比,家鹅显得又笨拙又肥胖,白格对它们一概不予理睬。
这只落入人间的野天鹅似乎要过一种修道士的生活。
但是,有一天,白格使默文大吃一惊:它带回来一只别处走散的母家鹅,这只母家鹅温文尔雅,浑身也披着偏灰的羽毛,很清秀,甚至有点儿高贵的天鹅气质。农庄的主人赶来了,见这野天鹅和他家的雌鹅这么要好,就向默文先生索要了几十只鸡蛋做交换,让母家鹅留了下来。
默文先生给母家鹅取名里斯拉。
白格和里斯拉亲亲热热地做了夫妻。不久,里斯拉生下十只蛋,它钻进窝里开始孵蛋了。野天鹅和母家鹅的后代孵出来了,是一群可爱的小家伙。这时,白格的翅膀完全恢复了功能。
有一天,它试着举起翅膀,一下子飞到山那边,忽然间又从高空中降落下来,急匆匆地飞了回来。原来,里斯拉在叫唤它了。从这天起,白格飞遍了附近所有的地方,每个农民都在自己院子上空看见过它优美盘旋的身影。
默文先生希望夏天过得慢一点。但是,秋天终于来了。当天空传来第一声向南迁徙的天鹅的叫声时,白格抬头凝视天空,身体颤动着,跑了几步,终于飞了起来。它在默文先生家的上空盘旋了一圈,然后拍打着翅膀,加入了向南迁徙的天鹅队伍,渐渐消失在茫茫天际里。
但是,里斯拉和默文先生没有料到,三天后,白格飞回来了!显然,野性从白格的身上消退了,它对里斯拉的眷恋胜过了迁徙的习性。母家鹅里斯拉快活地叫着。
一天,默文先生听见住处附近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一声熟悉的惊恐的哀鸣传了过来。一种不祥的感觉揪住了他的心。他奔出家门,看见丛林边上有个家伙溜跑了。
被打死的竟是母家鹅里斯拉!谁也弄不清是打猎者瞄准了里斯拉,还是里斯拉挡住了飞向白格的枪弹!白格蜷缩在母家鹅身边,眼里闪烁着悲哀的神色。
当默文先生为掩埋母家鹅里斯拉加上最后一铲土时,白格走过来,把嘴伸到他手里长久地呜咽起来。
天空中,又有天鹅在向南飞迁。突然,白格抬起头,又看看默文先生。它回头看了看生活了一年的农庄,终于跑动几步,鼓起翅膀加入路途遥远的跋涉。
(摘自《初中生学习》2013年第5期)
1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
?
?
13.文章哪些语句为野天鹅白格被射杀埋下伏笔?
答:?
?
?
14.你如何理解标题“野天鹅的眷恋”中“眷恋”一词的含义?
答:?
?
?
15.野性消退的野天鹅白格最终飞离了生活了一年的农庄,此时,默文先生是怎样的心情?
答:?
?
?
16.你想对射杀天鹅的偷猎者说些什么?
答:?
?
?
四、写作练笔
17.【写法借鉴】《白鹅》一文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做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作者对白鹅观察细致,通过观察抓住白鹅的各种特点,进行描绘。如白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对于白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的描写,都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片段仿写】请你课下观察一种小动物,细致地刻画其一两个方面的特点,并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下来。(15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A项中的“馔”应读zhuàn;B项中的“猥”应读wěi;D项中的“窥”应读kuī。
2.答案:竞 竟 枉 妄
3.答案:力强 冥顽愚蠢 高超 傲慢
4.【解析】选D。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D项没有运用比喻,因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一句是类比。
5.【解析】选B。语义重复,“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与“悄悄的”重复。
6.答案(示例):(1)丰子恺生平介绍;丰子恺主要文学作品;丰子恺漫画作品欣赏等。
(2)方案:分两个阶段进行。A.材料搜集阶段: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搜集丰子恺的文学作品,探究丰子恺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另一小组搜集丰子恺漫画作品,探究其漫画特色,并制作幻灯片,准备漫画欣赏;B.展示交流阶段:各组成员在课堂上把自己搜集到的内容进行展示交流,全面了解丰子恺。
(3)答案(示例):题目“要!”表现了孩子渴望把月亮拿在手中的心情,透着孩子的童真童趣,简洁传神,“!”点明孩子愿望的强烈。
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内容常常需要抓住文段首尾重点句,再联系文段内容。
答案: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8.【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作用的分析能力。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发笑”,联系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答案:内容上概括全段,结构上引起下文。
9.【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事物特征及其表现方式的能力。先理清选文的主要意思,然后结合重点词句概括特点并找出相应词语。
答案:傲慢。三眼一板、丝毫不苟、从容不迫、踏大步、昂首大叫、架子十足。(不少于3个即可)
10.【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段中用语的感彩来体会。
答案:喜爱。
11.答案:浅显朴实、轻松幽默。
1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出主要人物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即可。
答案:丹麦动物学家默文收养了一只野生白天鹅白格,白格选择了一只母家鹅做伴侣。但偷猎者杀死了白格的伴侣,白格最终离开农庄回到了野天鹅南迁的队伍中。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筛选出文中白格在附近空中飞翔的句子即可。
答案:从这天起,白格飞遍了附近所有的地方,每个农民都在自己院子上空看见过它优美盘旋的身影。
14.【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内容理解野天鹅对默文的感激之情和对母家鹅的爱和留恋之情。
答案:“眷恋”一词包含着野天鹅白格对照顾它的科学家默文的留恋,也指对母家鹅里斯拉的爱和留恋。
15.【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力。默文对野天鹅已经产生了感情,但又希望野天鹅回到自然的怀抱中。
答案(提示):既恋恋不舍又希望它远离人群。
16.【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围绕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回答即可。
答案: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热爱动物,不应该伤害无辜的动物来谋取个人私利。偷猎者们,快快放下手中的猎枪吧!
17.答案(示例):我家养了一只小仓鼠。它的毛白白的,耳朵短短的,还有一对黑溜溜的小眼睛,眼神里写满了好奇。最可爱的是小仓鼠的嘴边长着些胡须,每当吃东西时,那些胡须会轻轻地抖动,像一个老人在细细地品着食物,很惹人喜爱。它和别的动物不一样,渴了不需要喝水,只要喂一片苹果。我想:它太小了,一片苹果的水分就足够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22张PPT。 第3课 白 鹅   1.作者名片
  丰子恺,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文艺大师。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给我的孩子们》《甘美的回忆》等。  2.背景介绍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1.正音辨形
冥顽(  )   引吭(  )   奢侈(  )
窥伺(  ) 岑寂(  ) 分娩(  )
麒lín(  ) wěi(  )鄙 叫xiāo(  )
答案:mínɡ hánɡ shē kuī cén miǎn 麟 猥 嚣﹒﹒﹒﹒﹒﹒2.据义填词
(1)     :向左右两边看。
(2)     :比喻有条理,合规矩。
(3)     :空荡荡的样子。
(4)     :受不了其中的繁杂琐碎。
答案:(1)左顾右盼 (2)三眼一板 (3)空空如也 (4)不胜其烦3.走进文本
(1)课文写“我”对在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的回忆,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白鹅         做了生动的描绘,二是叙述了白鹅         ,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       之情。
答案:与众不同的性格 对“我”家所做的贡献 喜欢与怀念
(2)“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具体表现,在写法上与后文构成总分关系。1.形象刻画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鹅的傲慢性格的?请填写下表。(相关语句可以在课文中画出来)答案:①“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②左顾右盼(傲视群雄) ③“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④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⑤“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⑥步调从容(器宇轩昂) ⑦“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⑧三眼一板(从容不迫、架子十足、丝毫不苟)(2)举例说明作者对白鹅的描写为什么如此传神?
答案: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做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如作者细致地描写了白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白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令人忍俊不禁。2.写作手法
  本文巧用对比,把白鹅的特征刻画得栩栩如生。请仿照参考示例,判断下列句子的表现手法并分析表达效果。
参考示例: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点拨:
答案: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鹅的头与骆驼、麒麟的头的比较,突出了鹅高超的性格。一试身手:
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鹅的猛烈进攻与狗的仓皇逃窜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鹅的傲慢。3.语言品析
  本文虽文字浅显,语言朴实,但对白鹅的描写却生动传神,活灵活现,极富情趣。请对下列文中语句进行批注或赏析。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答案: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答案:这里兼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鹅的叫声及傲慢之气写得活灵活现,极富情趣。前一句“无论……都……”强调其傲慢到了“铁面无私”的地步;后一句“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生动形象,引发联想,令人忍俊不禁。(3)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答案:“侍候”是指在别人身边供使唤,照料别人的饮食起居;“堂倌”在旧时用于称饭馆里的服务员。堂倌在过去地位低下,作者这样打比方,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4)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答案:“窥伺”是指暗中观察,等待机会,多含贬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连附近的狗都知道白鹅的吃法,了解它吃食的规律,可见它是多么严格地遵守着吃饭的三眼一板。在这里,作者还称它为“我们这位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来的亲昵和叙述中的煞有介事,表现出作者对鹅充满了爱意。  学习本文过程中,灿烂阳光(网名)同学在班级QQ群中和群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也参与讨论吧。
灿烂阳光:文章结尾两句话该如何理解?希望得到朋友们的帮助,更期望和你的交流。
晴空一鹤: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住在郊外荒村简陋的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到一种“岑寂”的苦闷。蓝色季风: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慰我寂寥”的朋友怀着一种感激和留恋之情。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从头颈、   、   、吃相四个方面展示了它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和   之情。
答案:叫声 步态 傲慢 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