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新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新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4 07: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先锋初中专题五步(初三年级语文组) 主备人:沙建 审核: 使用日期:211501
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翻译能力。
2、让学生学习用设喻讲述道理的写法。
3、了解古代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道理。
【学习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学习难点】学习设喻讲道理的方法。
【预习导学】
【资料链接】
人物简介 ( http: / / baike. / doc / 854080.html )
邹忌,《史记》作驺忌子,齐国人。田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那个公子小白,是田氏代齐之后的齐国君主)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齐宣王。
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他鼓琴自荐,被任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国力渐强。时势造就英雄,邹忌有才华有才干,大度颇有君子风范.是齐威王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持政,出谋划策.后孙膑、田忌威望提高,邹忌因担心相位不稳而置田忌于死地。此外,邹忌还以相貌著称。
人物典故 ( http: / / baike. / doc / 854080.html )“法律而督奸吏”
邹忌接受相印后,淳于髡前去会见他,向他提出五点建议。其中一条是“大车不经过校正,就不能托载规定的重量;琴瑟不经过校正,就不能成就五音”。意即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像大车运转、琴瑟弹奏和弦一样,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使百官协调一致。邹忌回答说:“谨受令,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即颁布法律,督责不法官吏,不使为非。这样就树立起正气,打击官场中阿邑大夫之徒的歪风邪气。
选文阅读《成侯邹忌为齐相》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提要
人与人之间互相陷害,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者,互相排挤,使用阴谋诡计,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原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共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役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译文
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孙闬献计给邹忌说:“阁下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假如不死在战场,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谁料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闬商量对策。公孙闬就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刚走,公孙闬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在齐王面前验证这番话。田忌闻言大恐,出走避祸。
评析
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好事顷刻变成了坏事。语言的危险性又一次暴露出来。事实上人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传播的世界中,传播决定了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在于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了。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
预习题例 仿题例命题
一、填空《战国策》又名《 》,编订者是西汉的 ,体例为 ,全书共 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 。讽,用 ,委婉地规劝。
二、正字音:纳谏 昳丽 朝服衣冠 王之弊 时时而间进 朝于齐
三、明句读:吾 妻 之 美 我 者今 齐 地 方 千 里王 之 弊 甚 矣
四、字词解释1、解释加粗的字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旦日 明日 私我也 臣诚知 今齐地方千里(古今异义) 莫不私王 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期年之后
五、词类的活用朝服衣冠 吾妻之美我者
六、一词多义皆以美于徐公于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七、句子翻译,并指明其句式特点。我孰与徐公美?窥镜而自视,又弗如(其美)远甚。
【预习生疑】
【课堂美学】
专题活动一 :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任务:
(1)自读课文,概括段意,积累常见文言字词。
(2)叙述故事,注意特殊语句的大意,积累主要文句。
2、自主学习生疑:
3、合作探究解疑:
4、成果展示
5、归纳整理:
【专题活动二】结合语句,深入感悟
1、自主学习任务:
(1)美读课文,精挑细选(语段),准备展示。
(2)邹忌之妻、妾、客美邹忌的心理有何不同?
(3)课文所写的私事与国事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由私事推及国事,进行类比,能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4)课文用较多的笔墨写比美的情况及邹忌的自省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
2、自主学习生疑:
3、合作探究解疑:
4、成果展示
【当堂检测】
①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
②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法的语句:
③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
④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⑤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课后探究二、三。
第二课时
【专题活动三】深入探究,正确辨识
1、自主学习任务:
(1)探究加点词语的意思,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知识。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探究几个特殊的句式,体会文言句式的结构。
A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探究文章要说明的道理。
(4)探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果是否可信?
2、自主学习生疑:
3、合作探究解疑:
4、成果展示
【当堂检测】【注a类题必做,b类题作为课后巩固作业】
一、文学常识
a1、本文选自《 》,是 末年 根据 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 。
a2、朗读节奏
A、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B、臣 之 妻 私 臣,臣 之 妾 畏 臣
C、今 齐 地 方 千 里,百 二 十 /城 D、上 书 谏 寡 人 者,受 中 赏
a3、通假字辨析
孰视之  
4、词类活用辨析
a(1)邹忌修八尺有余
a(2)朝服衣冠
b(3)私我也
5、古今异义词辨析
a(1)今齐地方千里
a(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3)明日,徐公来
6、“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接 D表转折,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a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b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b④暮寝而思之( ) 
7、“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
a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a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a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a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
8、掌握一词多义
a 若①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a朝① 朝服衣冠( 早晨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② 门庭若市( ) ② 能谤讥于市朝( 公共场合 )③ 皆朝于齐(朝见 )
b孰① 孰视之( ) b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②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a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a方 ①今齐地方千里( )
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
9、重点语句翻译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0、课文内容理解
a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bB、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bC、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b11、开放性试题
A、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3分)
B、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C、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目标过关反思】
教学参考答案:
专题活动一:1、自读课文,概括段意。
(1)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
(2)段:邹忌以自己受蔽之事讽喻齐王。
(3)段:齐王纳谏除蔽,内政修明。
(4)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
2、叙述故事,注意特殊语句的大意,积累主要文句。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忌不自信。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专题活动二:问题①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偏爱夫君,热情赞扬)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位卑害怕,勉强敷衍)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陈述搪塞,阿谀奉承)
问题②
私我
私事 畏我 美我(类比设喻) 小
有求于我
受蔽
私王
国事 畏王 美王(说理) 大
有求于王
表达效果:设喻类比,将私事与国事巧妙地联系起来,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形象,比直言进谏委婉而易于接受,有较强的说服力。
问题③ 详写比美,突出受蔽之大,为下文的进谏除蔽作了铺垫,使讽谏富有说服力,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邹忌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设喻,讽喻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使齐国政治修明,国势强盛。
【当堂检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虽欲言,无可进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活动专题三:1.探究几个词语的意思,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知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认为……美;偏爱)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听到;下等的)
2.探究几个特殊的句式,体会文言句式的结构。
(1)旦日,客从外来,(忌)与(之)坐谈,问之。(省略句)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宾短语后置)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
3.探究文章要说明的道理。
一个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4.探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果是否可信?
课文所记述的内容,未必全是事实。所谓纳谏能导致“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在诸侯割据、以攻伐为主的战国时代,只能是一种的幻想。
文学常识填空=:《战国策》 西汉 刘向 战国 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2、朗读节奏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3、通假字 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4、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
(3)私我也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5、(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6 、①A②C ③B ④B
7、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的人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的原因 )
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的人 )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的话、的事情 )
8、掌握一词多义
若①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如 ) 朝① 朝服衣冠( 早晨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② 门庭若市(好像) ② 能谤讥于市朝( 公共场合 )③ 皆朝于齐(朝见 )
孰① 孰视之(同“熟”,仔细 ) 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
②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 ) 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私下 )
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方 ①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
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
9翻译: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0A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B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意对即可。
C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两个要点: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后一点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类,也给满分。
11A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B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C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注:此学案在添加必要教学流程后可当做备课教案使用。】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