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写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匿主家 ( )
(2)流血被面 ( )
(3)驻车叩马 ( )
(4)欲箠杀之 ( )
(5)强使顿之 ( )
(6)强项令 ( )
(7)年七十四,卒于官 ( )
2.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特征为洛阳令 B.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C.天子不与白衣同 D.妻子对哭
3.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B.因格杀之
C.大言数主之失 D.帝令小黄门持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译文:?
?
(2)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译文:?
?
(3)枹鼓不鸣董少平。
译文:?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5~8题。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后特征为洛阳令 ( )
(2)因格杀之 ( )
(3)宣悉以班诸吏 ( )
(4)莫不震栗 (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译文:?
(2)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译文:?
7.“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
8.在中国古代,“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有许多。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并简要写出其事迹。
答:?
?
?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1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咸不解此意 ( )
(2)值积雪始晴 ( )
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
11.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
答案解析
1.答案:(1)躲藏(藏,藏匿) (2)盖,覆盖 (3)拉住,勒住 (4)用鞭子或棍子 (5)叩头 (6)硬 (7)死
2.【解析】选B。“自杀”古今义均为自己杀死自己。A项,“特征”的古今义分别为:特例征召;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C项,“白衣”的古今义分别为:平民,百姓;白色的衣服。D项,“妻子”的古今义分别为:妻子和儿女;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3.【解析】选C。C项“之”是助词,可译为“的”;其他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
4.答案:(1)陛下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2)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3)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5.答案:(1)征召 (2)击打 (3)分发 (4)发抖
6.答案:(1)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 (2)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
7.【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言外之意的理解。解答此题,应扣住天子与白衣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做事的不同方式等方面来作答。
答案:“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答出大意即可)
8.答案(示例):文天祥、岳飞。文天祥被俘,英勇不屈,誓死不降,光荣就义。岳飞面对“莫须有”的罪名,不肯屈服,最后被杀害。
9.答案:(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10.答案:都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
11.答案: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附【译文】
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都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宣武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都用(竹头)来做竹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15张PPT。第 七 单 元
第26课 强 项 令 1.作者名片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著名史学家,著有《后汉书》。
2.知识链接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被后人称为“前四史”之一。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纪传体例。 3.图解课文1.通假字
臧亡匿死 “ ”现在写作“ ”, ?
答案:臧 藏 隐藏2.一词多义答案:(1)因为/接着,于是 (2)拉住,勒住/磕 (3)盖,覆盖/被子 (4)列举(罪状或过失)/几 答案: (5)用/把/凭借/按照 (6)于是,就/才 (7)代词,指家奴/代词,他,指董宣/无实义,凑足音节/结构助词,的3.古今异义
(1)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 ?
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2)文叔为白衣时
古义: ?
今义:白色的衣服
答案:(1)特例征召 (2)平民,百姓(3)由是搏击豪强
古义: ?
今义:奋力斗争和冲击
(4)宣两手据地
古义: ?
今义:占据;凭借;依靠;按照;依据
答案:(3)捕捉打击 (4)按,撑﹒4.词类活用
(1)欲箠杀之 (名词用作状语, )
(2)臧亡匿死 (动词用作名词, ; )
答案:(1)用鞭子或棍子 (2)逃亡犯 死刑犯﹒﹒﹒5.文言句式
(1)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欲何言?(倒装句,“欲言何”的倒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何以理天下乎?(倒装句,“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宣悉以班诸吏。(省略句,即“宣悉以(之)班诸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董宣,字少平,是陈留郡圉地人。
(2)①(你)想要说什么?
②将拿什么治理天下?
(3)董宣把(赏钱)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6.走进文本
(1)董宣为什么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答案: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2)汉光武帝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这对表现董宣的品质有何作用?
答案:刘秀的这番话从侧面烘托出董宣的廉洁。(3)董宣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和美德?湖阳公主和光武帝又各有什么性格呢?
答案: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湖阳公主:仗势欺人、骄横。
光武帝:开明、知错就改。
(4)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案:董宣秉公执法,因为他知道如果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阻挠,或许就杀不了家奴,这样做,体现了董宣的当机立断,果敢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