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点缀(chuò) 颠簸(bǒ)
桥墩(dūn) 凝固(nínɡ)
B.妨碍(ài) 承载(zǎi)
鹊桥(què) 折叠(zhé)
C.塑料(shù) 翅膀(bǎnɡ)
潜力(qián) 携带(xié)
D.玲珑(lónɡ) 缆索(lǎn)
长廊(lánɡ) 极薄(báo)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牛郎和织女原是天上的两棵星,据说他俩都是神仙。
B.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
C.这就不能不发挥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的潜力了,因而桥梁还是少不了的。
D.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骄。
3.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飞机的速度 快, 地球还只是这么大, 人口也在增多,将来人们全都坐飞机上了天,挤来挤去,还能飞得快吗?
(2)桥的构件 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 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 头尾同样粗细, 全身肥瘦相间的。
(3)这种长了“翅膀”的车子,越来越多,将来在大河修桥时, 在水里造几个桥墩,当车子跳上第一个桥墩, 桥墩的反弹,
跳上第二个桥墩, 河面多宽,多跳几跳,
跳过去了,这样的“无梁桥”,该算是最进步的桥吧!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自然引出有关“桥”的话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B.文章主要运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与现在的桥梁做对比,来突出“未来桥”的特点。
C.文章运用了想象的写法,文章的“未来桥”不可能在现实中建成。
D.文章既说特点,又说原理,令人信服。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河中有很多桥墩。 ( )
(2)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 ( )
6.综合性学习。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为增进对它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参与“桥文化”的探究,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1)【桥之名】按提示,说出下列各式各样的“桥”。
①用石头砌成、桥洞呈弧形的桥叫作 ;
②使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的桥称为 ;
③传说中,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曰 ;
④雨后彩虹被喻为 。
(2)【桥之美】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诗句所表现的桥之美。
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美在?
②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美在?
③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美在?
(3)【桥之韵】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请参照示例,另写一句。
示例:严复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搭建了通往西方文化领域的桥梁。
答:?
?
二、课内阅读
阅读文章“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到“这样的‘无梁桥’,该算是最进步的桥吧”一部分,回答问题。
7.选文三个自然段中的将来的桥有什么特点?概括地写出来。
答:?
?
?
8.选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答:?
9.选文多次用引号,各处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答:?
?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 塘 古 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靠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槽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了“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10.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1.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对象
特 点
古桥
廊棚
12.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13.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答:?
14.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
答:?
?
四、写作练笔
15.【写法借鉴】“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作者将现实与科学幻想密切联系,从将来的桥的建造速度和质量、建造成本、外形美观、高度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设想,还想象出“没有水中桥墩”的桥、“自由转弯”的桥、“随身携带”的桥以及“无梁飞渡”等。
【片段仿写】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想象的隐形翅膀,今天就让我们插上这双翅膀,对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的未来情况做科学而合理的设想。(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中“缀”应读zhuì;B项中“载”应读zài;C项中“塑”应读sù。
2.【解析】选C。A项“棵”应为“颗”;B项“粱”应为“梁”;D项“骄”应为“娇”。
3.答案:(1)虽然 但 而且 (2)不再是 而是 也不是 而是 (3)只要 由于 再 不论 也就
4.【解析】选C。作者的想象合乎科学原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的。
5.答案:(1)列数字 (2)举例子
6.答案:(1)①石拱桥 ②立交桥 ③鹊桥 ④人间天上的桥
(2)①气势恢宏 ②桥长无与伦比 ③诗情画意(或“桥上桥下景物融为一体”)
(3)示例:①蔺相如用真诚化解了一场矛盾,搭建了和廉颇的友谊之桥。②蒋琬用宽容对待杨戏对自己的怠慢,搭建了两人的心灵之桥。(意思对即可)
7.【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概括。每段开头的句子都介绍了将来的桥的一个特点。
答案: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将来的桥很小很轻便;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
8.答案:做诠释(例如第1段);打比方(例如第2段)。
9.【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引号的作用有:a.表示引语;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d.表示否定和讽刺;e.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答案:特定称谓的,如“七曲桥”“九曲桥”;起强调作用的,如“望洋兴叹”。
10.【解析】本题考查对段落层次的划分。第③段是总写,后几段是分写。④⑤段侧重写桥,⑥段侧重写廊棚,⑦⑧⑨段侧重写街弄。
答案:③‖④⑤‖⑥‖⑦⑧⑨
11.【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搜集筛选。应结合④⑤段来提炼古桥的特点,第⑥段来找寻廊棚的特点。
答案:古桥:数量多,种类多,造型精美。
廊棚:规模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
12.【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画线句子把江南古镇和西塘的廊棚进行对比,并解释了何谓廊棚。
答案:做比较 做诠释
13.【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表达效果的分析。“仅”是“只”的意思,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
答案: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
1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提炼概括。“势”是指西塘地势的特点;“事”是指充分利用地势的表现。
答案:“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
“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
15.答案:示例一:高速自行车
未来的自行车时速可以达到100 km/h。在自行车专用高速公路上,骑上这种自行车,比乘小汽车还要快,但并没有消耗任何能源,只消耗骑车人的体力。
高速自行车的结构同传统的自行车全然不同。它的外部用轻质的塑料风罩将车身的一部分或者将车身完全包起来,使自行车具有流线型的外形。
示例二:汽车飞机
有一种飞机,乘客不需要到指定的机场去,而可以像汽车一样在家门口上车,开到公路或指定地方,装上机翼就可以飞行。这种飞机是在汽车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取名汽车飞机。这种汽车和飞机的结合自有妙处:两部分装置可以各自方便地分开,飞行装置可以在机场租赁。汽车驶到机场后,在那里租赁它,装在汽车上飞到所去的机场后,又卸下飞行装置,轻装旅行很方便。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17张PPT。 第18课 桥梁远景图 背景介绍
作为一名科学家,茅以升固然有着大胆的想象。他的大胆创造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科学精神同样也包括严谨求实的精神。现有的可能不尽如人意,也正是对现有的不满足,才萌生了对已有的事物进行改进、完善、扩展和延伸、重构和创造的想法。这还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不断创造的科学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索,作者写了《桥梁远景图》。1.正音辨形
承载( ) 颠簸( ) 点缀( )
水涨( ) 轮廓( ) 缆索( )
妨ài( ) xié( )带 桥dūn( )
答案:zài bǒ zhuì zhǎnɡ kuò lǎn 碍 携 墩﹒﹒﹒﹒﹒﹒2.据义填词
(1) :形容小而灵巧、精致。
(2) :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 :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答案:(1)小巧玲珑 (2)望洋兴叹 (3)水涨船高3.走进文本
(1)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答案:主要写将来的桥梁什么样,怎样造。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答案:第3段为过渡段。它的具体作用是引起下文。1.理解内容
(1)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答案:将来的桥没有水中桥墩、空心的桥墩、可以弯曲、袖珍桥、无梁飞渡。将来的桥会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2)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建筑材料用高新材料来代替;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桥墩基础可以加进凝固剂,把软土变成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这样,桥的成本就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的根本原因。2.说明方法
(1)作者在说明桥梁的三个要素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答案: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桥比喻成板凳,板凳的板是“桥梁”,腿是“桥墩”,脚是“基础”。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2)从文中找出相关例句分别说明做比较、打比方的作用。
答案:①做比较: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于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将来的桥梁,可就大不同了。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钢制成,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运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未来的桥轻便灵活的特点,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②打比方: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板凳的腿就是“桥墩”……板凳的板就是“桥梁”。这样的比方,既形象贴切,又准确简练,深入浅出,充分显现了作者严谨朴实的语言风格。3.说明语言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简明,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
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请
仿照参考示例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参考示例:“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一句中加点的词能
否删去?为什么?﹒点拨:
赏析:不能删去。“一定”“很”这两个词起突出强调作用,说明桥梁便宜的程度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删去后就不能说明结果的必然性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试身手:
(1)“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一句中“差不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不能删去。“差不多”是说明“几乎”不需人的劳动力,体现了机械化的程度高,这个词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一句中“几乎”“就”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不能删去。“几乎”“就”说明了造桥之快,但不等于是“同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本文过程中,灿烂阳光(网名)同学在班级QQ群中发出了下面的帖子,请你跟帖。
灿烂阳光:“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写人们的感受有何作用?
旭日阳刚:写人们悠闲自得的心情,是为了衬托说明未来的桥造得很美。
蓝色季风:是啊,全桥搭成各种姿态,还有不同的色彩,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们带来了美感。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的说明文,
说明了未来桥梁 。文章首先介绍 ,
然后具体描绘 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
答案:多姿多彩 桥梁的重要性和基本结构 桥梁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