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数学试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数学试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4 18:16:10

文档简介

安徽省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数学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考试总分:150 分 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8小题,总分40分)
1.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或 B. 或
C 或 D.
2. 已知,若,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3. 已知,则的值等于( )
A. B. 4 C. 2 D.
4. 若函数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 若正实数满足,不等式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 某同学在研究函数时,分别给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函数是奇函数 B. 函数的值域是
C. 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 D. 方程有实根
7.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可以表示为一个偶函数和一个奇函数之和,若不等式对任意非零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8. 已知实数,,且满足恒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
A. 2 B. 1 C. D. 4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20分)
9.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则
B. 若,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C. 若为常数,且,则的最小值为
D. 若的解集M一定不为
10. 已知函数,.记,则下列关于函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时,
B. 函数的最小值为
C.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D. 若关于的方程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或
11.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则( )
A. B.
C. D.
12. 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为奇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 )
A. 函数没有对称中心
B. 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C. 函数的对称中心的横坐标为
D. 定义在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当时,,则的值域为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20分)
13. 已知函数,若,则_________.
14. 函数的递减区间是______.
15. 若函数在定义域D内的某区间M上是增函数,且在M上是减函数,则称在M上是“弱增函数”.已知函数在上是“弱增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
16. 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对,,使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6小题,总分70分)
17. 已知.
(1)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已知函数是定义域在上的奇函数,当时,.
(1)求在上的解析式;
(2)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 已知函数,,
(1)若解集为,求的值;
(2)若对,总,使得,求实数取值范围.
20. 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对于,,成立;当时,恒成立.
(1)求的值;
(2)判断并证明的单调性;
(3)当时,解关于x不等式.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4届冬季运动会将于2024年2月17日至2月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某公司为了竞标配套活动的相关代言,决定对旗下的某商品进行一次评估.该商品原来每件售价为25元,年销售 8万件.
(1)据市场调查,若价格每提高1元,销售量将相应减少0.2万件,要使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原收入,该商品每件定价最多为多少元
(2)为了抓住此次契机,扩大该商品的影响力,提高年销售量,公司决定立即对该商品进行全面技术革新和营销策略改革,并提高定价到元.公司拟投入 万元作为技改费用,投入50万元作为固定宣传费用,投入 万元作为浮动宣传费用.试问:当该商品改革后的销售量 至少应达到多少万件时,才可能使改革后的销售收入不低于原收入与总投入之和 并求出此时商品的每件定价.
22. 对于函数,若,则称x为的“不动点”;若,则称x为的“稳定点”.若函数的“不动点”和“稳定点”的集合分别记为A和B,即,.
(1)求证:;
(2)若,函数总存在不动点,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
(3)若,且,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安徽省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数学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考试总分:150 分 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8小题,总分40分)
1.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或 B. 或
C. 或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已知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已知可得,,
解得,或.
故选:A.
2. 已知,若,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求得的范围,在逐一分析判断各个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由,,
得,
所以,
对于A,,
当时,,故A不一定正确;
对于B,,
当时,,故B不一定正确;
对于C,,
因为,所以,
所以,故C一定正确;
对于D,,
因为,所以,
所以,故D不正确.
故选:C
3. 已知,则值等于( )
A. B. 4 C. 2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直接代入即可求值.
【详解】因为,所以,
所以

故选:B.
4. 若函数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先求出时,函数的值域;再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进行分类讨论;根据题中条件,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
当时,显然单调递增,则;
当时,是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的二次函数,
又函数的值域为,
当,即时,,即,解得:,
当,即时,,,
综上,
故选:D.
【点睛】分段函数的的值域为R,即要求各段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值域并集为R,本题需要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进行分类讨论.
5. 若正实数满足,不等式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1”的代换求最小值,再由不等式有解得,即可求参数范围.
【详解】由,
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要使不等式有解,只需,
所以.
故选:B
6. 某同学在研究函数时,分别给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函数是奇函数 B. 函数的值域是
C. 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 D. 方程有实根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等对选项逐一判断
【详解】对于A,,故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故A错误,
对于B,当时,,由对勾函数性质知,
而是偶函数,的值域是,故B错误,
对于C,当时,,由对勾函数性质知在上单调递增,
而是偶函数,故在上单调递减,故C错误,
对于D,当时,,即,解得,故D正确,
故选:D
7.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可以表示为一个偶函数和一个奇函数之和,若不等式对任意非零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特值验证法排除CD:再分离参数将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最值求解可得选项.
【详解】由题意得,是偶函数,是奇函数,
且①,
则②,
由①②解得,
函数开口向上,且关于轴对称,在单调递增,
当时,不等式,即,
则对任意非零实数恒成立,即满足题意.
故排除CD.
当时,不等式,
由关于轴对称,在单调递增,
得,
即.分离参数得,
由作为一个整体参数可知所求的范围关于原点对称(可排除B).
令,,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则,令,在是增函数,
则,
要使恒成立,则,则.
故选:A.
8. 已知实数,,且满足恒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
A. 2 B. 1 C. D. 4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简已知不等式,利用构造函数法,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求得的取值范围,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小值.
【详解】依题意,,
即,
设,是奇函数且在上递增,
所以,即,
由基本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选:A
【点睛】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求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关键点是根据题目所给不等式进行化简,转化为“规范”的形式,如本题中,结构一致,从而可利用构造函数法来对问题进行求解.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20分)
9.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则
B. 若,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C. 若为常数,且,则最小值为
D. 若的解集M一定不为
【答案】AC
【解析】
【分析】选项A中,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可判定A错误;选项B中,转化为和是方程的两个实根,求得,把不等式化简得到,求得的解集,可判定B正确;选项C中,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化简得到,令,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大值,可判定C错误;当时,由函数表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可判定D正确.
【详解】由题意,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对于A中,若,即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则满足,所以A错误;
对于B中,若,可得和是方程 两个实根,且,
可得,解得,
则不等式,可化为,
即,解得或,
即不等式的解集为,所以B正确;
对于C中,若为常数,可得是唯一实根,且,
则满足,解得,所以,
令,因为且,可得,且,
则,
当且仅当时,即时,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大值为,所以C错误;
对于D中,当时,函数表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所以当的解集一定不为,所以D正确.
故选:AC.
10. 已知函数,.记,则下列关于函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时,
B. 函数的最小值为
C.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D. 若关于的方程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或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得到函数,作出其图象逐项判断.
【详解】由题意得:,其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当时,,故A正确;
函数的最小值为,故正确;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故错误;
方程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或,故正确;
故选:ABD
11. 已知函数定义域为,,,且,,则( )
A. B.
C. D.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可得单调递减,然后根据函数的单调性逐项分析即得.
【详解】设,则,即,
令,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由,得,即,A正确;
因为,所以,
即,B正确;
因为,所以,C错误;
因为(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D正确.
故选:ABD.
12. 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为奇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 )
A. 函数没有对称中心
B. 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C. 函数的对称中心的横坐标为
D. 定义在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当时,,则的值域为
【答案】BD
【解析】
【分析】由条件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为奇函数,结合对称中心的定义判断ABC选项,利用为奇函数求出值域,从而可求得上的值域,判断D选项.
【详解】由于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为奇函数,
对于A,因为,
所以,满足,是奇函数,
故关于点对称,故A错误;
对于B,因为,定义域为,满足,是奇函数,
所以点为的对称中心,故B正确;
对于C,设的对称中心为,
设,则,即,
即,
所以恒成立,即,
所以,故函数的对称中心的横坐标为,故C错误;
对于D,因为定义在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所以可得为奇函数,
设,即是奇函数,
当时,,
所以,
时,,所以,
所以时,,故D正确;
故选:BD.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20分)
13. 已知函数,若,则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用奇函数的性质即可.
【详解】设,则,则
因为,
所以,
则.
故答案为:
14. 函数的递减区间是______.
【答案】和
【解析】
【分析】分别讨论和时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单调递减区间.
【详解】当时,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对称轴为,此时在期间单调递减,
当时,,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为,此时在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函数的递减区间是,
故答案为:和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去绝对值转化为分段函数,两段都是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单调区间.
15. 若函数在定义域D内的某区间M上是增函数,且在M上是减函数,则称在M上是“弱增函数”.已知函数在上是“弱增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由在上的单调性求出a的一个范围,再令,则在上是减函数,分类讨论根据的单调性求参数a的范围,两范围取交集即可得解.
【详解】由题意可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解得,
令,则在上是减函数,
①当时,在上为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②当时,由对勾函数的性质可知在上单调递减,
,解得,又,.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一元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属于中档题.
16. 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对,,使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求出在上的值域,利用的性质得出在上的值域,再求出在上的值域,根据题意得出两值域的包含关系,从而解出的范围.
【详解】当时,,
由于为对称轴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可得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的值域为,在上的值域为,
在上的值域为,


故当,
在上的值域为,
当时,为增函数,
在上的值域为,
,解得,故的范围是;
当时,为单调递减函数,
在上的值域为,
,解得;故的范围是,
综上可知故的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方法点睛:函数恒成立或者存在类问题球参数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和思路
(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数形结合求解.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6小题,总分70分)
17. 已知.
(1)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3,4];(2)[0,2].
【解析】
【分析】(1)化简集合A,B根据交集的定义计算即可;
(2)根据子集的概念,列出不等式组,求出a的取值范围.
【详解】(1)A:(x﹣2)(x﹣4)≤0,则A=[2,4];
B:x>3或x≤1,则B=(﹣∞,﹣1]∪(3,+∞);
则A∩B=(3,4];
(2)C:(x﹣a)[x﹣(a+4)]≤0,则a≤x≤a+4,
因为A C,则,
所以,解得a∈[0,2].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定义与应用问题,也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与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18. 已知函数是定义域在上的奇函数,当时,.
(1)求在上的解析式;
(2)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即可得解;
(2)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作出的图象,结合图象即可得解.
【小问1详解】
因为函数是定义域在上的奇函数,所以,
又当时,,
所以当时,则,故,
所以,
综上,.
【小问2详解】
当时,,其开口向下,对称轴为;
当时,,其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作出的图象如图,
所以要使在上单调递减,必须,即,
所以.
19. 已知函数,,
(1)若的解集为,求的值;
(2)若对,总,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分析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可知是方程的根,求出的值,再解原二次不等式,即可的实数的值;
(2)分析可知,,求出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对实数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函数在上的单调性,求出函数在上的最小值,可得出关于实数的不等式,即可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小问1详解】
解:因为,所以,
所以,依题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所以是方程的根,
所以,∴,
又因为,∴,
∴,所以满足题意,∴,解得,∴.
【小问2详解】
解:,总,使得,等价于,
由于在上单调递增,因此;
的对称轴为:.
①若,即,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则,
∴,∴,即,解得,舍去;
②若,即,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
∴,∴,解得,此时,;
③若,即,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
所以,,即,该不等式无解.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
20. 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对于,,成立;当时,恒成立.
(1)求的值;
(2)判断并证明的单调性;
(3)当时,解关于x的不等式.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3)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1)令可得;
(2)令结合已知等量关系,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即可确定的奇偶性;任取且,结合已知条件,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即可确定的单调性;
(3)由题设,将不等式转化为,根据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可得,再讨论的大小关系,即可求解集.
【小问1详解】
令,则, 可得;
【小问2详解】
在上单调递减,证明如下:
由已知,对于有成立,,
令,则,
所以,对有,故是奇函数,
任取且,则,由已知有,
又,得
所以在上是减函数;
【小问3详解】
因为,
所以,
即,
因为在上是减函数,
所以, 即,又,
所以,
当时,即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即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即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综上所述: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睛】方法点睛:函数不等式的解法通常是利用函数单调性,脱去抽象符合“”,转化为一般不等式求解,所以解这类问题一般要先研究函数的有关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此类问题经常与导数结合,需要重新构造函数求导,然后利用函数单调性解决.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4届冬季运动会将于2024年2月17日至2月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某公司为了竞标配套活动的相关代言,决定对旗下的某商品进行一次评估.该商品原来每件售价为25元,年销售 8万件.
(1)据市场调查,若价格每提高1元,销售量将相应减少0.2万件,要使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原收入,该商品每件定价最多为多少元
(2)为了抓住此次契机,扩大该商品的影响力,提高年销售量,公司决定立即对该商品进行全面技术革新和营销策略改革,并提高定价到元.公司拟投入 万元作为技改费用,投入50万元作为固定宣传费用,投入 万元作为浮动宣传费用.试问:当该商品改革后的销售量 至少应达到多少万件时,才可能使改革后的销售收入不低于原收入与总投入之和 并求出此时商品的每件定价.
【答案】(1)40元;
(2)至少应达到10.2万件,每件定价30元.
【解析】
【分析】(1)设每件定价为t元,由题设有,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范围,即可确定最大值;
(2)问题化为时,有解,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右侧最小值,并确定等号成立条件,即可得到结论.
【小问1详解】
设每件定价为t元,依题意得,
则,解得,
所以要使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原收入,每件定价最多为40元
【小问2详解】
依题意,时,不等式有解 ,
等价于时,有解,
因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此时该商品的每件定价为30元,
当该商品明年的销售量至少应达到10.2万件时,才可能使明年的销售收入不低于原收入与总投入之和,此时该商品的每件定价为30元.
22. 对于函数,若,则称x为的“不动点”;若,则称x为的“稳定点”.若函数的“不动点”和“稳定点”的集合分别记为A和B,即,.
(1)求证:;
(2)若,函数总存在不动点,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
(3)若,且,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3)
【解析】
【分析】(1)分和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即可;
(2)问题转化成有解,利用判别式即可而得到答案;
(3)由可得有实根,,又,所以,即的左边有因式,从而有.再由题中条件,即可得出结果
【小问1详解】
若,则显然成立,
若,设,则,,即,
从而,故成立;
【小问2详解】
原问题转化为,有解,
∴即,
则即恒成立,
∴,∴,
所以实数c的取值范围为;
【小问3详解】
A中的元素是方程即的实根,
由,知或,解得,
B中元素是方程即的实根,
由知方程含有一个因式,即方程可化为:,
若,则方程①要么没有实根,要么实根是方程②的根,
若①没有实根,
当时,方程为,不成立,故此时没有实数根;
当时,,解得,此时且;
若①有实根且①的实根是②的实根,则由②有,代入①有,
由此解得,再代入②得,解得,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方法点睛:新定义题型的特点是:通过给出一个新概念,或约定一种新运算,或给出几个新模型来创设全新的问题情景,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迁移,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遇到新定义问题,应耐心读题,分析新定义的特点,弄清新定义的性质,按新定义的要求,“照章办事”,逐条分析、验证、运算,使问题得以解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