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科学(第一次模拟考试)简答题好题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中考科学(第一次模拟考试)简答题好题汇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4-14 09:18:17

文档简介

2015年中考科学(第一次模拟考试)简答题好题汇编
一、简答题
1.(l)如图甲所示读取物体长度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填写相应字母),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温度是 ℃。
(2)在图丙中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可以判断出,螺线管的左端是 极。
(3)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丁所示,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管口,水蒸气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在活塞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 冲程相同。试管口出现了白雾,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读出图中各个实验仪器的示数:
(1)木块的长度为 cm;(2)物体的质量为 g;
(3)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mL;(4)物体的重力为 N;
3.下面是关于汽车中的物理现象,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内容。
(1)如图1所示,汽车行驶期间,坐在后排的乘客相对于路边的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司机是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2)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在行驶期间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传统汽车则是在发动机内把燃料燃烧产生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
(3)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玻璃 所成的虚像出现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区分开,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4)如图2所示,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反射镜则相当于 面镜,它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接近于平行光射出.汽车前灯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它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光线通过它们时会发生 现象,将光分散照射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
4.“五一”假期小明和小华一起骑自行车去太湖郊游,中途休息时小明问小华:
(1)当你看到汽车超越你骑着的自行车向东行驶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你是向 运动的。
(2)当你骑自行车从坡顶向坡底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小车速,要捏紧车闸,这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摩擦。此时刹车皮会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内能。
(3)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自行车很轻,有的质量小于10kg,这是利用了碳纤维材料 特点。
5.近年来,我国多处出现雾霾天气,给人民群众生活、身体健康带来影响,雾霾天气是指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微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细颗粒物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1)PM2.5在大气中的漫游是 。(选填“机械运动”或“热运动”)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两条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 。
6.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
不同点: 。
7.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8.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 m

第8题图 第9题图
9.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 m。
10.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射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下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 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11.如图所示,记录的是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的运动情况,在1200m的运动中, (选填“甲”或“乙”)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 m/s;
12.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13.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14.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
15.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16.如图所示的装置,是在小瓶里装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先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紧塞住瓶口。请仿照例子,利用这个实验装置设计一种方案,探究与物理相关的现象,并作出合理解释。
例如,设计:用力捏小瓶,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
解释:力能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设计: 。
解释: 。
17.图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 (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则编钟可发出 个固有频率的音调。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 现象。
19.在有些古代宫殿中,有许多空心铜柱子支持着宫殿的屋顶,在夏天走进宫殿会感到冷气沁人。原因是空心的铜柱中装进了许多冰块,由于冰块熔化时 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
20.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21.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可以用光的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 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 km。
22.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 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 使河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
23.丽丽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鱼,其中“倒影”是光的 现象。
24.在各种不同色光中, ,绿,蓝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高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 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5.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下左图所示,圆筒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 屏上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1)某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以0.5米/秒的速度垂直镜面向平面镜运动6秒后,像与镜面距离为 米;他通过另一平面镜看到A物体(如上右图),请在图示光线上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27.婷婷用如下左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并得出了“在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
(1)同组同学告诉她结论不正确,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实验中,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到镜面,那么反射光会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
(2)完成上面实验后,她又和同组同学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婷婷建议大家用 代替平面镜,找到像以后,她又在像的位置放了一个白色的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当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28.如上中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的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
29.有一凸透镜成像情况如上右图所示,其中AC是从物点A发出的一条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
(1)请做出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果AB向左移动,则它成的像将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3)主光轴上有刻度,每一小格代表1cm,请你通过作图读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m。
30.小芸同学想利用一台已经调好的天平、一只空杯和适量的水,测量妈妈刚买回来的面粉的密度,她的操作步骤如下,请填写出正确的操作和结果。
(1)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m1;
(2)空杯中装满面粉后,用天平测出杯和面粉的总质量m2;
(3)倒掉杯中的面粉,洗净杯后,杯中 ,用天平测出 ;
(4)面粉的密度为 (用测出的量和水的密度ρ来表示)。
31.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32.如图1中: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是 g;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温度计的示数是 ℃;
(1)木块从如图2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块的平均速度。
①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距离。
②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根据公式 算出第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 。
请归纳本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
33.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4.一质量为50kg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 N;小宇用4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刚好能使其匀速运动,则改用6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N;(g=10N/kg)。
35.现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物体的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两侧的橡胶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a所示。
(1)请从实验操作的角度,详细叙述接下来的调节过程: 。
(2)调节完成后,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通过移动游码,再次使天平横梁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第35题图 第36题图
36.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8N的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2秒钟内匀速移动了0.5m,如图所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木块所受重力做功 J,弹簧秤拉力拉木块所做功的功率是 W。
37.如图所示,篮球撞击到地面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 (选填“弹力”、“重力”或“摩擦力”),这个过程中,篮球的动能转化为 能。(不考虑机械能的损失)。

第37题图 第38题图
38.“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如上右图(a)、(b)所示的运动情景中;主要反映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选填“(a)”或“(b)”];图(b)中羽毛球被击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羽毛球具有 。图(c)所示现象能说明 的存在。
39.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已知水银密度ρ=13.6×103kg/m3,g=10N/kg,则10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为 Pa;

第39题图 第40题图
40.如图是两端开口的容器,从管左端吹气,在A、B两个管口处流体压强分别这PA和PB,则PA PB(选填“>”、“<”或“=”)。
41.一个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 力是一对平衡力;当木箱受到了10N水平推力时,箱子未推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10N(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5N时,箱子恰好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2.地效飞行器是一种可以低空高速飞行的飞机,它能停在水面或地面上,某型号飞行器的总质量为1.0×103t,最大飞行速度为720km/h,以最大速度飞行时的运输效率为25,运输效率是指飞行器飞行时的总重与发动机推力的比值。(g取10N/kg)。
(1)飞行器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大小为 N;
(2)飞行器飞行时,机翼上方气流比下方气流的流速 ;
(3)油箱中汽油的质量为30t,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4)飞行器以最大速度飞行1440km,需要 h,发动机推力的功率为 W(可以认为飞行器的总重不变。

第42题图 第43题图
4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满水,且水深均为0.3m,其中a容器只有水,b容器的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鸭,则水对a容器底的压强是 Pa;若两个容器的总质量分别为ma和mb,则ma mb(选填“>”、“=”或“<”)。(ρ水=1.0×103kg/m3)。
44.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 ;如果剪断绳子后,小球漂浮 在水面上,它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原来相比将 。

第44题图 第45题图
45.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的重力.他从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指针指0刻线)开始将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提起,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并描出F-h图象如图乙所示:
(1)钩码的重力为 N;
(2)当h=15cm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为 J;
46.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可以获得 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 ℃。[c水=4.2×103J/(kg?℃)]。
47.“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也要等一等,交通安全要注意”。路口的这些交通指示灯是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有时红灯快结束时黄灯也同时亮了,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8.如图所示,质量为50g的金属小球从a处自由下滑,经过b处、到达c处时,恰好停下,在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J,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 J。(g取10N/kg)。

第48题图 第49题图 第50题图
49.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A点的重力势能 B点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皮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0.滚摆从图中的位置1静止释放,下降经过位置2,继续下降,再上升到达最高点3,这三个位置:滚摆重力势能最大的是 、动能为零的是 、 机械能最大的是 。(填写位置序号)。
51.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550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 m,大小为 N。

第51题图 第52题图 第53题图
52.如图,用F=10N水平拉力,使重为l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在l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0.5m,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其摩擦均不计,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拉力F的功率为 。
53.如上右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 ,燃气的 能转化为盒盖的 能,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54.如图电路中,若使L1、L2并联,则甲接 ,乙接 表,丙接 表。

第54题图 第55题图
55.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小灯泡L1、L2是 (填“串联”或“并联”),若小灯泡L1的灯丝断了后,再闭合开关S,小灯泡L2将 (填“发光”或“不发光)。
56.两电阻R1:R2=1:2,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57.如图1电路,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和V1的示数如图2甲、乙所示,则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 V,电路中电流为 A。
58.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A、B之间接电阻.
(1)本实验通过观察 比较电阻的大小。
(2)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电阻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导体的 和 有关。

第58题图 第59题图
5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V,R1的阻值为 Ω。
60.如图所示是分别测量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后得到的U-I关系图线。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Ω;小灯泡L的阻值会随其两端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变 ,当其两端电压为2V时阻值为 Ω。

第60题图 第61题图 第62题图
61.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3Ω,R2=2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 ,电流表A1的示数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 Ω;
62.小明家电能表如图所示,他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 W。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表上工作10min,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转。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J,它的电功率是 W。
63.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常见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无线路由器来实现.无线路由器是通过 波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递信息,其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光速。
64.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电在工厂、电在学校、电在商场…电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是家庭电路的组成示意图。请你完成下列填空题:
(1)图中用电器B正常工作时电压是 V;
(2)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V;
(3)正确捏住测电笔,且使笔尖插入图中插座A的 (选填“左”或“右”)孔,可以观察到氖管发光;
(4)螺口灯的螺旋金属一定要接在 线上。
65.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是图甲所示“司南”,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 则勺柄应为该磁体的 (选填“N”或“S”)极;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 (选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第65题图 第66题图
66.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接到a后,电磁铁左端为 极,小磁针静止时,A端是 极。将开关S由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保持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磁铁的磁性(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6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通电线圈有磁性,则通电线圈的右端是 极。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通电线圈的磁性 (选填“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或“始终不变)。

第67题图 第68题图
68.如图所示,GMR是巨磁电阻(其电阻阻值在磁场中随磁性的增强急剧减小),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磁铁附近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磁针的A端为 极;当滑片P和右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指示灯的亮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6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0Ω,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则小灯泡L的电阻是 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a,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a;再移动滑片P到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b,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b;若Ua:Ub,=2:3,Pa:Pb=8:9,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b两点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了 Ω(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第69题图 第70题图 第71题图
7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U甲:U乙=5:3,则R1:R2= ;当开关S断开,甲、乙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是I甲:I乙= 。
71.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7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导体ab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那么当ab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 偏转,如果将磁体两极的位置对调,ab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 偏转,此过程 转化为电能。


2015年中考科学(第一次模拟考试)简答题好题汇编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7、答案:低;2;
18、答案:放热;液化;扩散;
19、答案:吸收;
20、答案:升华;凝华;
21、答案:(1)实;直线传播;无;(2)不变;变小;(3)3.458×103
22、答案:液化(或凝华);汽化;
23、答案:直线传播;反射;
24、答案为:红;缩小,小于
25、答案:A;变大;
26、答案为:(1)2;见下图:
27、答案:1)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2)玻璃板;不能;不变
28、答案:37°;43°.
29、答案:(1)如图所示:(2)左;(3)0.115;
45答案为:8.4×107;40;
46、答案:(1)4.5;(2)0.45;
47、答案为:并联;变大;
48、答案为:0.2;0.1;
49、答案:等于;减小;
50、答案:位置1;位置1、位置3;位置1;
51、答案:1.5;330;
52、答案:20;10W;
53、答案:做功;内;机械;做功;
54、答案:电流表;电压;电流;
55、答案:串联;不发光;
56、答案:1:2;1:2;
57、答案:3.6;0.6;
58、答案:(1)电流表示数(灯泡亮度);(2)长度;横截面积;
59、答案:6;5;
60、答案:5;大;4;
61、答案为:变大;不变;2
62、答案:2200;3.6×105;600;
63、答案:微;等于;
64、答案:(1)220;(2)36;(3)右;(4)零;
65、答案:S;C;
66、答案:N;N;减弱;
67、答案:S;逐渐增强;
68、答案:S;减弱;变暗;
69、答案:10;10;
70、答案:2:3;2:5
71、答案:同种;绝缘体
72、答案:右;右;机械能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凡是下载“三人行名师工作室”资料的朋友,如有疑问,均可与编者交流(QQ:55399510)。资料如有差错,本工作室均负责调换。并免费赠送无水印版答案或指定资料一份,谢谢配合!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