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4 18:5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 年级 数学 学科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比的意义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值。 2、通过观察、对比、辨析,理解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变中有不变的思想。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内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思考 课前让同学们利用方格纸制作了一些国旗。为了查验同学们的作业完成质量,老师特地买了一面小国旗,对照标准国旗,看看你们做的国旗和标准国旗像吗?哪些不像为什么?(长太长了,或者宽太短了) 【设计意图: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物开课,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会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经验,展现学生对于两个数量关系的多样化理解,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比的意义 (一)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哪些像国旗,是否真的与长宽有关,光凭感觉是不够的,还要用数据来说话。那么,你们想怎样研究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呢?(说一说) 2、下面我们借助方格纸探究像不像标准国旗的原因。 小组活动——“国旗的秘密”步骤: (1)从所有长方形中选取两个形状像“国旗”的,对比方格纸,测量并记录它们的长和宽。 (2)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3)小组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当长总是宽的1.5倍,或宽总是长的三分之二时,就像标准国旗。所以说像不像的问题就是研究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开放的操作活动,没有过多的引导和提示,学生各种形式的主动探究、尝试只为解开最后的谜底。在揭晓谜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是探究和合作的快乐。获得的是对概念的感悟和理解。】 学习比的意义 自学书46页(3分钟) 1.知识迁移,初步认识比 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可以用两个数相除表示,也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 长和宽的倍数关系,可以用“15÷ 10”表示,也可以用“15:10”表示。宽和长的倍数关系,可以用“10:15”表示,也可以用“10 ÷ 15”表示。 2.交流互动,感知同类量的比 我们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怎样表示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谁能再完整的说一遍,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倍数关系,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用():( )表示。 (评价:同学们很棒,会用除法和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了。) 3.独立解题,感知不同类量的比 大阅兵仪式上,仪仗队士兵走完743米的天安门广场,大约用了9分钟。 请找出两个数量,并表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表达模式:( )和( )的倍数关系,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用():()表示。 (2) 路程比时间,得到的这个结果表示什么 (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两个数,并表示它们的倍数关系。同桌交流一一汇报。 小结:比可以是同类量的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 4.归纳比的意义 什么是两个数的比? 预设:①表示除法 ②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可以用比表示 ③两个数相除用比表示 师总结板书: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设计意图:教学中不应该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不要把概念过早的“符号化”,通过多次举例,让学生也尝试举例,多例感知,由扶到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生活实例中对比的概念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加深对同类量与不同类量比的意义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自学书47(3分钟),了解比的其他知识,小组之间相互举例说明。 (1)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比。小组之间相互举例交流。比号前面的数是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是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和比值的区别。比是一个式子, 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比值是一个数。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15:10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仍读作“15比10”,这个比的比值为15:10=1.5或。快速计算下列比的比值①0.5:2 ②3/5 : 1/2, 个别同学展示,集体纠错,交流。 (3)今天,我们认识了比, 它与之前学过的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联系(相当于)区别比比的前项:(比号)比的后项比值一种关系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一种数
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 那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后项不能为0。)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自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举例,加深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不仅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还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质疑能力。】 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5 : 9 = 0.6 : 0.16 = 2/3 : 6/7 = 0.8:1/2 = 小敏和小亮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2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16元。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量之比是( ): ( ),比值是 ( );花的钱数之比是( ): ( ),比值是( )。 3:( )=24 ( ):8 = 0.5 【设计意图:第1题是求比值的练习题。第2题是让学生根据条件和要求写出比并求出比值,用以巩固比的概念,同时为以后教学比例打下基础;第3题是根据比值求未知的前项或后项,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 课堂小结、内化于心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还有欠缺。
“双减”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认真思考,我会填。 (1)2÷7=( ):( )=( ) (2)在比中,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 ); 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 (3)在比中,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 );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 ); 比号相当于分数中的( );比值相当于分数中的( )。 (4)5:4的比值是( ) (5)把15:14改写成分数形式是( ) 2、 仔细甄别,我会判。 (1)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来表示。( ) (2)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任何数。( ) (3)A足球队以3∶0大胜B足球队,说明在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 ) 3、仔细审题,我会算。(求出下面比的比值,写出计算过程) (1)2:3 = (2)8:12 = (3)0.2:1.4 = (4) : = 二、提升作业 (1)一段路,甲车用9小时走完,乙车用3小时走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 (2)把2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3)甲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乙车4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车所行驶时间的比是( );路程的比是( );速度的比是( )。 (4)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4∶3,它们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长 ÷ 宽 = 长 : 宽 15 ÷ 10 = 15 : 10 =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路程 ÷ 时间 = 路程 : 时间 743 ÷ 9 = (速度)
教学反思
(此教学设计,A4纸正反面打印,表内文字五号宋体,行距2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