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中考科学(核心分析计算)分类题型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最新中考科学(核心分析计算)分类题型汇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4-14 09:24:10

文档简介

2015年最新中考科学(核心分析计算)分类题型汇编
题型一、(利用速度公式;求时间?)
1.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要加大交通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下面几个问题与交通安全紧密相关,请同学们帮助解决。
(1)司机驾驶大货车在公路上行驶,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到达淄博,所用的时间最少是多少?
(2)假如大货车在途中以60kW的功率匀速直线行驶了10min,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为3×103N,那么大货车在这10min内是否超速?
(3)按照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该车为自重4.8t的6轮大货车,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该车最多可以装载多少吨货物?(g=10N/kg);
2.如图是根据某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绘制的示意图。
(1)判断图中小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2)求图中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3)若小汽车以20kW的功率行驶10min消耗汽油1kg,已知汽油的热值q=4.6×107J/kg;求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题型二、(功的计算?)
3.某一质量为0.05g的雨滴匀速下落,速度为7m/s,匀速下落距离为700m,g=9.8N/kg,假设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
(1)求这段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对雨滴所做的功;
(2)求这段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3)已知c水=4.2×103J/(kg?℃),匀速下落过程中雨滴克服阻力所做的功42%转化为雨滴的内能,求这部分内能使雨滴温度升高多少?
4.如图所示,用500N的拉力,将重1200N的木箱匀速提升1.5m,所用的时间为30s;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5.示是某塔吊的工作示意图,AO是塔吊的平衡臂,BO是塔吊的吊臂,C为可控制移动的滑轮组2;已知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为2m;小兵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4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300N,绳重不计。求:
(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
6.图甲是从湖底打捞一个柱形物体的简化示意图,在打捞的过程中物体始终以0.2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图乙是打捞过程中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AB段表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提升的过程,提升的高度为h;BC段表示物体出水的过程;CD段表示物体全部露出水面后继续提升的过程。若忽略摩擦力和水的阻力,求: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被提升的高度h及在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
(2)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7.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重为9.0×103N的重物匀速吊起10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4.0×103N;
(1)求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的0.3倍,求动滑轮的重?
8.“塔吊”是城区建设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起重设备,图甲所小车,可在B点到O点间移动,AO长4m,BO长26m,AB可绕O点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倾斜,已知A端配重物的质量为5t,塔吊利用工作电压为380V、额定功率为10kW的电动机带动滑轮组来吊升工地的建筑材料.问:
(1)从安全角度出发,起吊时应尽量使吊臂水平平衡,在一次匀速吊升钢材时塔吊的吊臂如图乙所示,则滑轮组小车C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这是根据 原理。
(2)将质量为2t的钢材以0.5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起,经1min到达施工楼层后再水平移动20m将钢材送到施工点,此过程中塔吊拉力对钢材所做的功是多少?
(3)此塔吊某次吊升钢材时,施工人员移动滑轮组小车C到达离O点16m处,使吊臂和平衡臂刚好处于水平平衡,电动机在额定功率下竖直向上匀速吊升钢材到某高度,此时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则钢材上升过程中的速度是多大?(吊臂、平衡臂、滑轮组的质量及摩擦力忽略不计)。
题型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求样品纯度?)
9.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1g;
试求:
(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小丽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8g 10%的NaOH溶液.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该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了8g 10%的NaOH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当滴入4g盐酸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多少g?
11.将60g K2CO3溶液与108.7g BaCl2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滤液的质量为149g;请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将50g 20%的K2CO3溶液稀释成5%的K2CO3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题型四、(串联电路;求电阻?)
12.图1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2V,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0Ω 0.5A”字样,图2为R1的I-U图象;根据以上求下面问题:
(1)R1的阻值为多少Ω?
(2)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Ω?
(3)为了不损坏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不小于多少Ω?
13.亮亮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 a)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 U=4V(恒定不变)。是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定值电阻,R0=300Ω,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①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②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③电压表两端电压不能超过其最大测量值,则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多少?
1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标有“4V 1.6W”字样。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C点时,Rab=4Rac,灯L正常发光,20秒内电流对滑动变阻器做功为16焦。(灯L的电阻保持不变)求:
(1)灯L的阻值为多少?
(2)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多少?
(3)电源电压是多少?
(4)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某一位置D时,电压表示数为U2,且U1:U2=8:5,则P置于D时灯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题型五、(并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为24Ω,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1)求灯泡的额定电流。
(2)求当S、S1、S2都闭合时,R1的电功率。
(3)当只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电阻R1=6?,电阻R2=4?,求:
(1)只闭合S1,通过R1的电流是多大?
(2)只闭合S2,通电10s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2产生的电热是多少?
(3)当三个开关处于何种状态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求出此时的最大电功率?
17.如图所示,R1=20欧,R2=40欧,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0.6安,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2)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是0.2安,求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3)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题型六、(利用p=F/S求出压强?)
18.美国研制出“会飞的汽车”,和一般的汽车相似,但车门多了两个可折叠的翅膀,在陆地行驶时翅膀折叠,在空中飞行时翅膀张开.汽车的质量为600kg,地面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50km/h,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12m2,空中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0km/h,发动机功率为75kW;(g=10N/kg)求:
(1)该汽车在地面以最大行驶速度匀速行驶0.2h,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2)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是多少?
(3)若汽车在空中以最大飞行速度匀速飞行200km,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19.端午节,小马和爸爸一起开着小轿车去探望外婆。
(1)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小马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2)若轿车的总质量是1600千克,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04m2,则轿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3)轿车以60千瓦的恒定功率行驶,10s内发动机做功多少?
(4)在限速70千米/时的某路段,小马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交警测得肇事轿车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7米。
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距离(米)
20
5
3
8
40
10
12
22
80
20
48
68
100
25
75
100
查阅资料得知轿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注:反应距离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指踩下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停车距离指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它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肇事轿车 (填“超速”、“不超速”)。
题型七、(浮力、液体压强)
20.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10-3m2的塑料杯子放在水平面上,向杯中倒入300g的水,水深20cm;再轻轻放入质量为40g的木块,木块静止后漂浮,水面升高了4cm(水未溢出,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此时: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2)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多少?
(3)木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1.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的底面积为200cm2;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为5N,边长为10cm,静止在容器底部。质量体积忽略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木块底面中央,且细线的长度L=5cm;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
(1)甲图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多大?
(2)向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的拉力为1N时,停止加水,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将图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015年最新中考科学(核心分析计算)分类题型汇编参考答案

一、分析计算题
4、解:
(1)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1200×1.5=1800J;
(2)由滑轮组可知,拉力移动的距离s=3h=3×1.5m=4.5m,则人做的总功W总=Fs=500N×4.5m=2250J;则工人做功的功率P=W总/t=2250/30=75W;
(3)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1800/2250)×100%=80%.
答:(1)工人做的有用功为1800J; (2)工人做功的功率为75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5、解:(1)有用功:W有用=Gh=400N×2m=800J;
(2)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为2m,所以斜面长为s=2h=2×2m=4m,
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Gh)/(Fs)×100%=(400×2)/(300×4)×100%≈66.7%;
(3)W总=Fs=300×4=1200J,W额=W总-W有用=1200-800=400,f=W额/s=400/4=100N.
答:(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为800J;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6.7%;
(3)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为100N
6、解:(1)由图象得t=50s,F=350N由v=s/t得h=s=vt=0.2m/s×50s=10m,
W=Fs=Fh=350×10=3500J;
(2)分析图象可得:F'=400N匀速上升G=F'=400N;F浮=G-F=400N-350N=50N;
答:(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被提升的高度h为10m;在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3500J;
(2)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50N;
7、解:(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Gh=9.0×103N×10m=9.0×104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Gh)/(Fs)×100%
=G/3F×100%=9.0×103/(3×4.0×103)×100%=75%;
(3)W总=W有η=(9.0×104)/75%=1.2×105J,
克服动滑轮做的功:W动=W总-W有-0.3W有=1.2×105-9.0×104-0.3×9.0×104=3×103J;
由W动=G动h可得,G动=W动/h=3×103/10m=300N.
答:(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9.0×104J(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3)动滑轮的重为300N
8、解:(1)起吊时应尽量使吊臂水平平衡,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1L1=F2L2,左端下沉,应增加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所以滑轮组小车应向右移动;
(2)由v=s/t得,在上升过程中,移动的距离s=vt=0.5×60=30m,
塔吊对钢材所做的功W1=Gh=mgh=2×103×10×30=6×105J;
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W2=0J.
(3)配重的重力G=mg=5×103×10N=5×104N,吊臂和平衡臂刚好处于水平平衡时,GL1=FL2,所以5×104×4=F×16;所以F=1.25×104N,由P=W/t得,W=Pt,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即机械功率是电功率的75%,机械功率为:P=P电×75%=10kW×75%=7.5kW=7500W,由P=W/t,W=Fs得,v=P/F=7500/1.25×104=0.6m/s.
答:(1)滑轮组小车C应向右,这是根据杆杆原理;
(2)此过程中塔吊拉力对钢材所做的功是6×105J;
(3)则钢材上升过程中的速度是0.6m/s
NaOH+HCl═NaCl+H2O,
40 36.5
8g×10% x
408g×10%=36.5x;x=0.73g,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73/10)×100%=7.3%,
(3)当滴入4g盐酸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8×10%×(23/40)×100%=0.46g,
11、解:(1)反应生成的沉淀碳酸钡的质量为:60g+108.7g-149g=19.7g,
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9.7g.
(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K2CO3+BaCl2=2KCl+BaCO3↓,
149 197
x 19.7g
149x=197/19.7;解得x=14.9g,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9/149)×100%=10%,
(3)设需要水的质量为y,
50g×20%=(50+y)×5%,解得y=150g,
答:若将50g20%的K2CO3溶液稀释成5%的K2CO3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150g
12、解:(1)由图象可知,当U1=6V时,I1=0.3A,则R1=U1/I1=6/0.3=20Ω;
(2)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由图象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0.2A时,U1′=4V,则
U2=U-U1′=12-4=8V,R2=U2/I=8/0.2=40Ω;
(3)由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max=0.5A,则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总min=U/Imax=12/(0.5)=24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值R2min=R总min-R1=24Ω-20Ω=4Ω.
答案:20;40;4;
13、解:(1)根据图b可读出环境温度为40℃时对应的R1的阻值为200Ω;
(2)环境温度为40℃时,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可知:
R总=R0+R1=300Ω+200Ω=500Ω,则I=U/R总=4/500=0.008A,
由欧姆定律得:R0两端的电压U0=IR0=0.008×300=2.4V;
(3)由题意可知电压表示数允许最大值为3V,且此时电路能够测量的温度最高;
所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U0′/R0=3/300=0.01A,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所以U1′=U-U0′=4V-3V=1V,
由欧姆定律得: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U1′/I′=1/0.01=100Ω,
根据图b可查得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Ω时对应温度为80℃,即最高温度为80℃.
答:①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200Ω;
②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4V;
③电压表两端电压不能超过其最大测量值,则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80℃
14、解:(1)根据P=UI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
IL额=PL额/UL额=1.6/4=0.4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灯泡的电阻:RL=UL额/IL额=4/0.4=10Ω;
(2)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C点时,灯L正常发光,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4V,功率为1.6W,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W=UIt=I2Rt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ac=W/(I滑2t)=W/(IL额2t)=16/((0.4)2×20)=5Ω,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Rab=4Rac=4×5=20Ω;
(3)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ac=I滑Rac=IL额Rac=0.4×5=2V,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L额+Uac=4+2=6V;
(4)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当滑片P在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I1=U/(RL+Rab)=6/(10+20)=0.2A,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1=I1Rab=0.2×20=4V,已知U1:U2=8:5,
则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某一位置D时,电压表示数为U2=(5U1)/8=(5×4)/8=2.5V,
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U-U2=6-2.5=3.5V,灯泡的实际功率:PL=UL2/RL=(3.5)2/10=1.225W
答:(1)灯L的阻值为10Ω;(2)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3)电源电压是6V;
(4)P置于D时灯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1.225W.
17、解:(1)当S1、S2都闭合时,R1与L并联,R2被短路;U=U额=U1=I1?R1=0.6×20=12V
(2)当S1、S2都断开时,R2与L串联,R1被断路IL=I2=0.2A;UL=U-U2=U-I2?R2=12-(0.2×40)=4VRL=UL/IL=4/0.2=20Ω;P实=U额?IL=4×0.2=0.8W
(3)P额=U2额 RL=(12)2/20=7.2W
答:(1)电源电压12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12V;(2)小灯泡的实际功率0.8W;(3)小灯泡的额定功率7.2W
18、解:(1)由v=s/t得,汽车通过的距离:s=vt=150×0.2=30km;
(2)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压=G=mg=600×10=6000N,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p=F压/S=6000/(0.12)=5×104Pa;
(3)汽车的飞行速度:v′=200km/h=(200/3.6)m/s,∵P=W/t=(Fs)/t=Fv,
∴汽车的牵引力:F=P/v′=75000/(200/3.6) =1350N.
答:(1)该汽车在地面以最大行驶速度匀速行驶0.2h,通过的距离是30km;
(2)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是5×104Pa;
(3)若汽车在空中以最大飞行速度匀速飞行200km,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1350N’
19、解:(1)路边的房屋向后退去,房屋是运动的,房屋和轿车(乘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房屋向后退是以轿车(乘客)为参照物的(2)F=G=mg=1600kg×10N/kg=16000N,轿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p=F/S=16000/0.04=4×105Pa;(3)发动机所做的功W=Pt=6×104×10=6×105J;(4)观察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的统计数据表可知,汽车速度增大到原来速度的a倍,则制动距离增大到a2倍,当制动距离为27m时,此时速度是20×3=60<70,故该车没有超速;
答案:(1)轿车;(2)4×105Pa;(3)6×105J;(4)不超速;
20、解:(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p=ρgh=1000×10×(0.2+0.04)=2400Pa;
(2)根据p=F/S;得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F=pS=2400×1×10-3=2.4N;
(3)木块漂浮,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mg=0.04×10=0.4N;
答:(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2400Pa;(2)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2.4N;
(3)木块受到的浮力是0.4N
21、解:
(1)受力面积:S=10×10-2×10×10-2=0.01m2,对杯底的压力:F=G=5N;对杯底的压强:p=F/S=5/0.01=500Pa;
(2)对木块做受力分析,向上的是浮力,向下的受到了自身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即F
=G+F拉=5+1=6N;
(3)据(2)可知F浮=6N;因为F浮=ρgV排,所以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V排=F浮ρg
=6/(1000×10)=0.0006m3;因为V=Sh,所以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是:h=V/S=0.0006/0.01
=0.06m=6cm;此时液面的总高度是:h=6cm+5cm=11cm;
此时杯中水的体积是:V=(0.02×0.11)-0.0006=0.0016m3 .将图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静止时,木块恰好处于漂浮状态,即此时F浮=G物=5N;所以据F浮=ρgV排;
V排=F浮/ρg=5/(1000×10)=0.0005m3;此时水和浸入水中的总体积是:V=0.0016+0.0005=0.0021m3;所以此时的液体的深度是:h=0.0021/0.02=0.105m;此时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是:p=ρgh=1000×10×0.105=1050Pa.
答:(1)甲图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500Pa;
(2)向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的拉力为1N时,停止加水,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6N;(3)将图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1050P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