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病句辨析和修改
义
定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句
病
标
目
1.认识以下病句类型: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掌握修改问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习
学
病句类型
一
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2.中途易辙
3.藕断丝连
句子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不符合语法的规范,这种语病叫作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如: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应删去“造成的”,或修改为“而甲醛超标主要是由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考点探究: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是近年考查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考查次数很多。考结构混乱,恰恰又把重点放在了“句式杂糅”上。
经常考查的句式杂糅表解(第二栏内为正确形式):
1.是由于……决定的 是由……决定的/是由于……
2.是为了……为目的的 是为了……/是以……为目的的
3.他的死是为了……而死的 他的死是为了……/他是为了……而死的
4.……的原因,是因为…… ……的原因是……/……是因为……
5.……的原因,是由于…… ……的原因是……/……是由于……
6.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是……的原因
7.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8.……的原因主要是……所致 ……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所致
9.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 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
10.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11.关键的问题是……在起决定作用 关键的问题是……/是……在起决定作用
12.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13.经过……下 经过……/在……下
14.由于……下 由于……/在……下
15.由于……领导下 由于……领导/在……领导下
16.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17.大多是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
18.以……即可 以……为宜/……即可
19.有……组成 有……/由……组成
20.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是由……配制而成的
21.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22.本着……为原则 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23.借口……为名 借口是……/以……为名
24.打着……为幌子 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
25.并非是…… 并非……/并不是……
26.听到……的噩耗传来 听到……的噩耗/……的噩耗传来
27.深受……所欢迎 深受……欢迎/为……所欢迎
28.变得分外……多了 变得分外……/变得……多了
29.比去年同期相比…… 比去年同期……/跟去年同期相比……
30.……的特点是……的独到之处 ……的特点是……/……有……的独到之处
31.围绕……为中心 围绕……这一中心/以……为中心
32.以……为带头 以……为首/由……带头
33.因为……的原因 因为……/是……的原因
34.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35.面对……下 面对……/在……下
36.凭借……为手段 凭借……等手段/以……为手段
37.如果说……,还不如说…… 如果……那么……/与其说……还不如说……
38.并不认同这一做法是正确的 并不认同这一做法/这一做法是不正确的
39.为了……为宗旨 为了……/以……为宗旨
40.根据……显示 根据……/……显示
(2)中途易辙
表达句意时,前一个分句没有说完,而后一个分句又暗换了主语,造成表意混杂。
如:
《太平广记》记载的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前加“旅馆”。
(3)藕断丝连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民间力量”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作了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乱了,可在“无可替代”前加“的”。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前加“旅馆”。
解题策略
试题实战(限时5分钟)
1. 阅览室图书馆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结构混乱,“我们……看出……问题” ,“……反映……问题”,可删除“我们……现象”使前后主语一致。)
2. 专业人士告诫说,18岁以前是孩子长高的重要时期,请家长们在起居、饮食、运动及心理等方面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相应的准备。
(句式杂糅引起的结构混乱,“请……做好相应的准备”与“应该……做好相应准备”保留一种说法。)
病句类型
二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2.语意两可
3.修饰两可
4.词义两可
5.停顿两可
1.指代不明
句子运用了代词,但是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不明确,造成了句子意思模糊。
如:不几天,刘备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他”是指“刘度”,还是指“邢道荣”,指代不明。
考点探究:表意不明
2.语意两可
语意两可指话说得不明不白,让人费解。
[如:他在《教育科学》杂志《课堂教学》栏目上发表的那篇有关学生主体性的文章,否定的人很多。
“否定的人很多”是指“文章中否定的人很多”还是指“否定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4.词义两可
(1)多音字造成歧义。句中某个字是多音字,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时不一定出现)。
如:这个人好说话。
“好”可读成hǎo,也可读成hào,读音不同,表意不同。
(2)多义词造成歧义。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即词义两可。
如:开刀的是他父亲。
“开刀的”既可指病人,也可指医生。
(3)词性不同造成歧义。句子中某个字词可以作多个词性处理,那么可能产生歧义。
如:当年在鲁迅艺术学院,只有我和他学过油画。
“和”如果理解为连词,就是我和他都学过油画;“和”如果理解为介词,就是我向他学过油画。
5.停顿两可
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造成歧义。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加了标点符号),也可能使句子产生歧义。
如:本月3日和10日下午,参加“高新技术科技会”的代表视察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3日和10日下午”可停顿为“3日和10日/下午”和“3日/和10日下午”
解题策略
模拟题
①那天欧盟的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①有歧义。“他”既可指欧盟的大使,又可指龙永图。
②主管会计只凭副总经理的一个电话,未按总经理的指示,将预付款电汇给对方,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②表意不明。如果是未汇款,应将句中第二个逗号去掉;如果是汇了款,应在“对方”前加“了”。
③这次活动,几个县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都亲临现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村情谊。
③修饰两可造成歧义。此句中的“几个”若修饰“县”,表示有多个县,若修饰“县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则表示一个县,从而造成了歧义。
④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画家,竹画是中国画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节。
④指代不明。“它”既可指翠竹,也可指竹画。
病句类型
三
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2.强加因果
3.主客倒置
4.两面失衡
5.否定失当
6.不合事理
7.概念混乱
考点探究: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强加因果
如: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3.主客倒置如:
在那个时候,报纸和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接触”)
4.两面失衡如:
学校抓不抓青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
(“后继有人”前加“能否”)
5.否定失当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时时刻刻都”,和后文连在一起意思表达正好相反)
6.不合事理
指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事理。
如:二百多救援战士,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二百多救援战士”怎么会有“几千条胳膊”?不合事理)
7.概念混乱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种概念,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属(大)种(小)概念并列的错误。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年老”“疾病”与“丧失劳动能力”在概念上有交叉,不是并列关系,应在“丧失”前加“其他”,或把“或者”改为“等”。
解题策略
【巩固训练】
李梦不仅在训练和比赛中更加努力,逐渐成长为国家队主力,而且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
一、语序不当,要把“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内容互换;
二、成分残缺,要在“国家队主力”之后添加“队员”。
李梦不仅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而且在训练和比赛中更加努力,逐渐成长为国家队主力队员。
【巩固训练】
博物馆的力量应该是文明的力量,是观众吸引到历史情境中的力量。随着博物馆越来越多,展览也越来越多,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当务之急。双向奔赴,共同发力,博物馆才能越来越有力量。
①成分残缺,要在“观众”之前添加“把”;
②不合逻辑,要把“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改成“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巩固训练】
连江鱼丸的成分是由鱼、粉、肉、盐四要素融合而成的,鱼丸口味好的关键是四者的搭配比例是否恰当。
一、“成分是由鱼、粉、肉、盐四要素融合而成的”句式杂糅,改为“是由鱼、粉、肉、盐四要素融合而成的”或“成分是鱼、粉、肉、盐”;
二、“鱼丸口味好的关键是四者的搭配比例是否恰当”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
【巩固训练】
“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人生对诗人的几多失意和深奥的感慨。
一是不合逻辑,应将“人生对诗人”改为“诗人对人生”;
二是搭配不当,应把“深奥”改为“深沉”。
可修改为:“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巩固训练】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不合行文逻辑,应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修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巩固训练】
《深海》制作团队探索中国动画新方向,研发了“粒子水墨”技术,表现了中国水墨画流动飘逸,赋予了水墨画全新生命力,这一技术将中国水墨画“三维化”。
一、语序不当,应先说“这一技术将中国水墨画‘三维化’”,然后是“表现了……付与了水墨画全新生命力”。
二、成分残缺,“表现了”后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飘逸”后加上“的特点”。
修改病句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语不当的)、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成分。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
【技巧点拨】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
4.修改语序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的位置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