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111111111111111111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谏,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和“讽刺”不同。接受,接纳。讽:纳: 邹忌用委婉的话劝齐王接受臣子的规劝。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规劝的话。解题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它记载了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它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叙述语言生动流畅,并且善于进行对话描写。 是战国时代国别体史料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它记载的历史时期上接春秋,下至秦国灭亡六国,约230——240年时间。由西汉学者刘向辑录,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策,共33篇。《战国策》简介回顾: 按照史书体例的差异按照记载时间的长短 读准下列字的字音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
能谤讥于市朝
期年之后
时时而间进
皆朝于齐
yì
zhāo
kuī
bàng jī
jī
jiàn
cháo 解释下列多义词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燕王私握臣手曰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时时而间进(偏爱)
(私下)
(谁)
(仔细)
间或、间断地
解释下列实词邹忌修八尺
窥镜
左右莫不私王
王之蔽甚矣
身高
照
偏爱
受蒙蔽解释下列实词面刺寡人之过
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今齐地方千里
当面指责公开议论使……听到土地 方圆重点字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暮寝而思之。3、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躺而不睡偏爱间:间或,断断续续的期年:满一年虽:即使词类活用: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名词作状语,当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上书谏寡人者名词做动词,写,上呈古今异义:身边的人 表示方位指责(无贬义) 诽谤,恶意中伤土地方圆地点 地域第二天明天一词多义:副词,很厉害,严重甚君美甚又弗如远甚王之蔽甚矣副词,很之暮寝而思之代这件事孰视之代徐公客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王之蔽甚矣取消句子独立性入朝见威王朝朝廷朝服衣冠早晨皆朝于齐朝见于欲有求于我对皆以美于徐公比皆朝于齐到战胜于朝廷在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上上书谏寡人者写受上赏上等孰我于徐公孰美谁孰视之同“熟”,仔细美吾与徐公孰美漂亮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
皆以美于徐公漂亮文言句式:1、忌不自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原语序是:不信自。宾语前置补:何罪之有。唯利是图
何厌之有。惟命是从用“之”或“是”将宾语前置,以加重语气。被动句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状语后置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王之蔽甚矣。5、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固定句式问 美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比 美思 美妻妾客私畏求孰视: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相 貌邹忌比美(开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皆以美
于徐公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莫不求王王之蔽甚矣生活小事国家大事以小见大类比说理邹忌讽谏(发展)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以小见大三赏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中赏:上书谏寡人者下赏: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三变齐王纳谏 (高潮)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邹忌讽齐王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私畏有求方式:设喻读课文,鉴赏品味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三思—邹忌比美臣之妻→私我臣之妾→畏我臣之客→求我三比—威王受蔽妻妾客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私畏求邹
忌
讽
谏三令—纳谏除蔽三变—谏王成功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第四段韩国使者求见燕国使者求见魏国使者求见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结构小结邹忌讽谏:邹忌比美:齐王纳谏:纳谏结果:三问三答三思三变三令三比邹忌进谏 妻→私我 妾→畏我客→求我齐王纳谏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三比三赏三变三思三问、三答战胜于朝廷小大家事国事课堂总结1、本文邹忌是怎样设喻说理的?邹忌抓住私事与国事之间的相似点,拿私事去比国事,说明了“私”、“畏”、“有求”可以导致听话人受蒙,所以不能轻信奉承话的道理。以古鉴今 联系历史及现实生活,你从本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提示一 善良的目的结合巧妙的方法,是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一滴真正的、完整的、永恒之美!堪为刀兵亦为钟,
直曲相异亦有同。
屈子长讽王善纳,
汨罗何必报吉凶? 提示二(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指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采纳, 提高建议效果。
(4)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旦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旦日,客从外来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信誓旦旦私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燕王私握臣手曰修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明,早晨第二天天天诚恳的样子私人偏爱私下长修建整治补充练习倒装句,调整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诚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于有求于我
美于徐公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真心,真诚的确,确实表假设,如果介词,向介词,比介词,在介词,到方圆,纵横地方才,刚刚补充练习(1)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④、闻寡人之耳者
(2)古今异义
①、今齐地方千里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③、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能谤讥于市朝
(朝,名词作状语)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闻,动词使动用法)
(土地方圆)
(国君旁边的近臣)
(委婉劝说)
(公开指出)归纳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5、一词多义①.朝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②.诚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破曹军必矣
③.善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素善留侯张良
足下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
④.间 安得广厦千万间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⑤.方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上朝 )
(表假设,如果、果真 )
(善于 )
(友好 )
(亲密 )
( 量词 )
(机会 )
(挑拨离间 )
(参与 )
(方圆 )
(地方 )
(当……时候 )(才 ) 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1、孰视之(shú 仔细)
2、邹忌修八尺有余(又)
二、词类活用
1、群臣吏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作状,当面)
2、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3、吾妻之美我者
(形容词意动,认为…美/以…为美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5、闻寡人之耳者(一般动词的使动,让…听到)
三、文言句式
(一)宾语前 忌不自信
(二)状语后置
1、欲有求[于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
3、皆以美[于徐公]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皆朝[于齐] 6、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三)定语后置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四)判断句
1、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五)省略句
(1)省主语
1、(忌)与坐谈 2、(邹忌)暮寝而思之
3、(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
(2)省宾语
1、与(之)坐谈 2、自以为不如(其美)
3、皆以(臣)美于徐公
(六)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被蒙蔽、受蒙蔽)
(七)固定句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跟…比,哪个…)
2、吾与徐公孰美(跟…比,哪个…)四、古今异义(古/今)
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修理)
2、暮寝而思之(躺而不睡/泛指睡觉)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自私)
4、能谤讥于市朝(指责/诽谤、恶意中伤)
5、明日,徐公来(第二天/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6、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处所、地点)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国君自称/独夫)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能谤讥于市场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朗读注意点:1、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2、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3、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4、语气、语调。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