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3.月光曲
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一课时
播放乐曲,导入课题
学习任务一
大家听了这首乐曲,最想知道什么?
这首乐曲是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关于它的创作,有一个传说。
导入新课
关于贝多芬,你们有哪些了解?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随父亲学习音乐,1778年第一次登台演出,1792年定居维也纳。1796年起听觉衰弱,晚年两耳失聪,只能通过笔谈与人交流。贝多芬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遗产,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交流资料
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传说”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根据研究,这首奏鸣曲的创作确实与月光无关,其名也非《月光曲》,而是贝多芬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
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分类学词,朗读展示
学习任务二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确、流利,不懂的字词可以画标记,并说说课文大致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谱
pǔ
莱
lái
茵
yīn
盲
máng
纯
chún
键
jiàn
缕
lǚ
陶
táo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可贵了,咱们有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读准字音
水天相接:形容水域辽阔的景象。
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
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
恬静:安静、宁静。
理解词语
这两个词都有表示心里平静的意思。
(1)夜深了,周围( )极了,一切都再沉睡中。
(2)姑娘那( )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安静
恬静
恬静——安静
不同点:
恬静:往往用于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表露出一种平静的神态;
安静:除了表示心理活动,还可以用来描写环境没有声音的干扰。
读准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谱写 琴键 钢琴曲 入场券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卷起巨浪 波涛汹涌
指导写字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注意点的写法
注意竖弯钩的写法
“阝”不要写成“卩”
认真摘抄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请大家认真摘抄课文中描写月亮的短语,并试着选择一两个短语写一两句话。
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学习任务三
请自由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创作《月光曲》
的故事是传说
( )
1
为穷兄妹俩
演奏钢琴曲( )
2~7
即兴创作
《月光曲》( )
8~9
奔回客店记录
《月光曲》
( )
10
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学习任务四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用“ ”画出人物的三次对话,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盲姑娘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特别热爱音乐
体会到盲姑娘善解人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热爱音乐的无奈和淡淡的凄楚。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的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对穷苦人民非常同情,曾经写下这样的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该是多么幸福。”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表示猜想,语调稍长一些。
表示肯定,语调急促一些。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如果你是贝多芬,你此时此刻会怎么想?为什么贝多芬愿意为盲姑娘再弹一曲?
一个盲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不就是知音吗?知音难得啊!贝多芬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于是为盲姑娘再弹一曲。
就这样,从被琴声触动,到被兄妹俩感动,最后激动地创作,《月光曲》诞生了,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音乐的魅力。
课堂小结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认真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完成分层作业单。
自主作业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