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题解读
读完课题你有哪些理解和体会
闻:听说 收:收复
听说官军把河南河北都收复了
?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
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
一、读准字音,圈画出诗中的生字
二、同桌互读古诗,一人读,一人听,听字音
三、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试着划分节奏。
是否准确,诗句是否通顺,不正确的相互教一教。
自读要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jì
cháng
朗读完诗歌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去理解诗意?
初读诗歌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观察插图
词语解析
闻:听说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须:应当
便:就
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开怀痛饮
结合词语解析再次朗读诗歌,以读促悟。
老师带读
男女赛读
同桌合作读
走进诗歌
结合词语解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大意。
诗人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心情如何?又有哪些表现?
体悟诗意
诗歌大意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想一想
整首诗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围绕一个喜字而言,欣喜的,愉悦的
奇思妙想
诗人喜欲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一向爱书如命的诗人却也胡乱地卷起诗书,急忙的与家人分享好消息和快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从“放”和“纵”可以看出诗人欣喜欲狂,放歌和纵酒都是愉悦的表现。当诗人想到能够回到家乡,心底的喜悦必须放纵出来。
奇思妙想
进
入
情
境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从襄阳向洛阳。”
结合路线图体会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小组讨论
整首诗是喜的,为何“涕泪满衣裳”?
“泪”与喜是否相矛盾?
想象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有哪些话想说?
泪与喜并不冲突,“涕泪”只是诗人听到消息喜极而泣。
“涕泪”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眼泪,今义:鼻涕和眼泪。并不是流眼泪就是伤悲,更加是一种高兴到极致的表现,因此不矛盾。
问
题
探
究
诗人为何如此欣喜若狂呢?
诗人如此欣喜若狂仅仅是因为个人吗?
失地被收复所以诗人欣喜若狂
这说明了诗人抒发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感悟诗情
全面小结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
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结合实际
我们要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为实现伟大的复兴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好好学习真本事,我们任重而道远!
课后作业
有感情的背诵整篇诗歌。
查阅陆游的《示儿》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了解杜甫的其他诗歌,推荐诵读《春望》。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喜欲狂
(收复失地)
闻——涕泪
看——愁何在
做——漫卷、放歌纵酒
想——还乡
巴峡
巫峡
洛阳
剑外
襄阳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