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2=24分)
1.己知一个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进行,则它的逆反应
A.只能在高温下进行 B.只能在低温下进行
C.可能在高温下进行,也可能能在高温下进行 D.在高温或低温下均不能进行
2.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C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
C.加入催化剂,E1、E2、E3、E4均不变
D.A→C反应的△H=E1-E2
3.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l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H—H、H—O和O—O键的键焓ΔH
分别为436kJ/mol、463 kJ/mol和495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 ΔH= -485 kJ/mol
B.H2O(g)===H2(g)+1/2O2(g); ΔH=+485 kJ/mol
C.2H2(g)+ O2(g)===2H2O(g) ΔH = +485 kJ/mol
D.2H2(g)+ O2(g)===2H2O(g) ΔH = -485 kJ/mol
4.以下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夏天打开啤酒瓶,有大量气泡逸出
B.对于反应I2(g)+H2(g)2HI(g)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气体颜色加深
C.紫色CoCl2溶液,加热溶液颜色变为蓝色,用冰水冷却溶液颜色变为粉红色
D.工业合成氨(N2(g)+3H2(g)2NH3(g)△H=-92.4 kJ/mol)选择高压条件
5.下列反应可设计为化学电源的是
A.2NH4Cl+Ba(OH)2·10H2O===BaCl2+2NH3↑+12H2O △H>0
B.Fe3++3SCN-Fe(3SCN)3 △H<0
C.N2(g)+3H2(g)2NH3(g) △H<0
D.CaO+H2O===Ca(OH)2 △H<0
6.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及防腐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铁的腐蚀速率加快
B.可以采用改变金属组成或结构的方法防止金属腐蚀
C.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快
D.为了防止钢铁设备腐蚀,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应另附加一惰性电极,惰性电极作阴极
7.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
A.NH4Cl晶体与Ba(OH)2·8H2O反应 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
C.硝酸铵溶于水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8.对于可逆反应C(s)+H2O(g)CO(g)+H2(g),下列说法不能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绝热容器,温度不再改变 B.恒容时,压强不在改变
C.恒压时,体积不在改变 D.断裂2 mol O—H键同时形成1molH—H键
9.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
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2O4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铜、硫酸铁组的溶液,电解时,阴极最先发生的
反应为
A.Fe3++ e-===Fe2+ B 2H++3e-===H2+ C.Fe2++2e-===Fe D.Cu2++2e-===Cu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0×3=30分)
11.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D.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12.下列反应中,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能作为平衡标志的是
A.N2(g)+3H2(g)2NH3(g) B.H2(g)+I2(g)2HI(g)
C.C(s)+H2O(g)CO(g)+H2(g) D.CO2(g)+2NH3(g)CO(NH2)2(s)+H2O(g)
13.T℃时在2 L密闭容器中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
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
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mol·L-1·min-1
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简单分数
B.同一化学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反应的△H也不同
C.N2(g)与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如图所示,若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
速率改变,△H也改变
D.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反应过程中
有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
15.有人制造了一种甲烷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甲烷,电解质是掺杂了
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电池的正极发生的反应:O2+4e-==2O2-
B.负极发生的反应:CH4+4O2――8e-==CO2+2H2O
C.固体电解质里的O2-的移动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
D.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正极(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反应:2H2O2 O2↑+2H2O,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t/min
0
20
40
60
80
c(H2O2)mol/L
0.80
0.40
0.20
0.10
0.05
则0~20 min用H2O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
B.向Zn与盐酸的反应体系中补加盐酸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向体系中通入
N2,NH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D.在一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2H2(g)CH3OH(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在
保证H2浓度不变的前提下,向容器中通入H2平衡不移动
1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2A(g)2B(g)+C(?)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
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降低了
C.C为气态 D.C为固态或液态
18.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2C(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气体
C的体积为0.1V L。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C.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D.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19.在一定温度下,将3 mol CO和6 mol H2O(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2的物质的量为2 mol。然后再充
入9 mol H2O(g),达到新的平衡后,体系中CO、H2O(g)、CO2、H2总的物质的量为
A.15.5 mol B.18 mol C.20.5 mol D.无法计算
20.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像如下:
分析图像,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C.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 – 2e-===Fe2+
三、填空题
21.(11分)(1)按照下列操作步骤用简易量热计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步骤一:用量筒量取50 mL 1.00 mol/L盐酸,倒入简易量热计中,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t1);
步骤二:用量筒量取150 mL 0.35 mol/L氢氧化钠溶液,测量并记录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t2);
步骤三:将量筒中的氢氧化钠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铜搅
拌棒不断搅拌,准确快速读出此时溶液的温度(t3);
以上步骤中用了______个量筒,步骤三中存在明显的错误,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1mol甲烷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
图,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2H2(g)+CO(g)CH3OH(g) △H=-90.8kJ·mol-1
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 △H=-23.5kJ·mol-1
反应③:CO(g) +H2O(g)CO2(g) +H2(g) △H=-41.3kJ·mol-1
若总反应④:aH2(g)+aCO(g)bCH3OCH3(g)+bCO2(g) △H=-246.4kJ·mol-1,
则a= ,b= 。
22.(6分)合成氨反应是N2(g)+3H2(g)2NH3(g) ΔH=Q kJ·mol-1。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
E1 ,E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 ℃、2×107 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N2和1.5 mol H2,
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或“=”)46.2 kJ,理由是
。
23.(8分)利用反应2Fe3++Fe==3Fe2+,设计原电池如图所示。
(1)其中金属电极a可以与硝酸反应,则电极a为_____(填金属名称)。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盐桥的作用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Fe电极→c→b→a→d→e→Fe电极
B.放电时左烧杯溶液颜色变浅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将a作阳极与Fe作阴极,可以给该电池充电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边烧杯溶液颜色仍深于右边烧杯溶液颜色,可用饱和氯水、硫氰
化钾溶液检验左边烧杯存在的Fe2+
24.(13分)LiFePO4电池中某电极的工作原理如图:
(1)该电池的电解质为能传导Li+的固体材料。放电时该电极是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该电极反应式为
。
(2)用此电池电解含有0.1mol/L CuSO4和0.1mol/L NaCl的混合溶液100 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
0.02 mol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
该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铁做阳极,碳做阴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电解方程式:
阳极: 阴极:
总反应:
25. (12分)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CO2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目前,
由CO2来合成二甲醚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化学反应是:
2CO2(g)+6H2(g)CH3OCH3(g)+3H2O(g) △H>0。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②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密度不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CO2,同时消耗1mol二甲醚
C.v(CO2)︰v(H2)=1︰3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2)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2CO2(g) +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
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ΔH 0(选填“>”、“<”)。
②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右图中画出c(CO2)在T2、S2条件下达
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3)已知:CO(g)+2H2(g)CH3OH(g) △H=-a kJ?mol-1。
①经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若某时刻、250℃测得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为c(CO)=0.4mol·L-1、c(H2)=0.4mol·L-1、
c(CH3OH)=0.8mol/L,则此时v正 v逆(填“>”、“<”或“=”)。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将1 mol CO和2mol H2混合,测得不同时刻的反应
前后压强关系如下: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压强比(P后/P前)
0.98
0.90
0.80
0.70
0.70
0.70
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