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5 04: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教材内容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除法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
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二、教学三位数
除以整十数商也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层次
上教材安排了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给出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
等。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认识
了除法、表内口算除法及应用、三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
有余数除法及应用和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
基本掌握了除数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
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
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
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②在归纳除法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做数学。
②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⑶情感与态度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
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买文具送给希望小学的情景使学生分享到关爱他人快乐,与
别人共享学习的快乐。
4、教学工具
8张十元钱,多媒体课件,白红粉笔
3、教学重难点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算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只是参与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
①我根据小学生好胜心跟爱表现的特性,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周我们班决定去希望小学做义工,有同学提议我们买些文具送给那里的小朋友,于是班干部就到文具店挑选礼物,可是他们遇到难题,他们不知道能买哪些东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②尊重学生的差异,把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不同解题方法,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如:在讨论80÷20这道题时,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运用逐步相减,做除法想乘法,把80÷220转化为8÷2,还有竖式计算等等。因为学生不一样,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不一样,这样的差异为数学提供了资源。
③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如在理解算理上,在教师
的引导下通过孩子们摆一摆(借助8张十元钱),说一说去感受体
验理解算理。说一说去感受体验理解算理。而不是老师直接的告诉
怎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孩子们自己尝试着总结计算方法,这样有助
于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体验
成功的快乐。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首先会倾听,注意提醒学生要倾听他人的发言:你听懂了吗?能重复吗?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操作,发展个人思维拓展,以此奠定初步的知识印象。其次,会合作交流。如在讨论80/20为什么等于4?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合作交流多种方法中互补、反思自己的方法。再有,学会用动手操作摆一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5、回顾中升华(只是的、情感的)
3、挑战中升华算理掌握方法(有余数的除法)
1、情境中探索算理发现方法
2、讨论中理解算理概括方法(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4、巩固练习
一上课,我就跟同学们说:“同学们上周我们班决定去希望小学
做义工,有同学提议我们买些文具送给那里的小朋友,于是,班干
部到文具店挑选礼物,可是他们却遇到一个难题,不知道能买哪
些东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板书课题:买文具)
由给希望小学买文具创设出问题。出示课文P59页图片。我让
学生观察画面,发现图片中有什么东西,学生议论纷纷,都争相
回答,然后趁着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自己的
理解表现出来。这样,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回答。
1、情境中探索算理发现方法
每个10元
每个20元
每支8元
每个30元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合作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
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竖式的书写,尝试探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针对重难点师生进行探究验证)在从算理上去考虑:商4为什么一定要写在个位?竖式计算的步骤是哪几步?得出正确的算式以后引导学生对这个算式进行整体的认识。在理解算理上如有困难,让学生通过摆人民币进行充分的感知。(这是重点理解算理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一种思维训练)。
2、讨论中理解算理概括方法(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教学例2 时,放手让学生独立做,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和例
1进行比较,教师制造认知冲突:那我就不明白了除数都是20 被
除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商怎么都是一位数?它应该是
两位数才对啊?在合作交流中概括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
3、挑战中升华算理掌握方法(有余数的除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时注意知识内容的层次性及练习内容的梯度性,使学生逐步理解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理解80÷20和140÷20这两道题后,安排了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练习(153÷30),理解余数。最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机动)
5
150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竖
式计算,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新掌握的知识,我从一开始就安排了
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提出数学问题的环节,现在同学们可以运用刚
学到的知识解决同学们各自提出的问题。
4、巩固练习
5、回顾中升华(知识的,情感的)
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师: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呀?
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现在我们就可以去文具店为希望小学的同学挑选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