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5 07:3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学习目标:
1.掌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构成国家及影响。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掌握其中的重要战役及战净的结果和影响。
3.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了解战争的罪恶、对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及和平的重要性。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要点精讲
要点一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形成原因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经济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政治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对内控制本国的政治经济对外积极发动侵略扩张战争)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激化
国家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了不成比例的现象
1.形成原因
材料一:“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 ——列宁
材料二: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毕洛夫
材料三:“英国的外交目标500年来没有变过:创造一个分裂的欧洲。因此,我们联荷兰制西班牙,联德国制法国,联法国和意大利制德国,联法国制德国和意大利。分而治之一贯效果很好……”
德国想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争夺世界霸权,英国持续压制,两者矛盾最为突出。
2.相关史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再加上德国经过三次王朝战争,获得稳定的政治局面以及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发展经济;另外,德国还在普法战争(1870年法德战争)中得到了法国的五十亿法郎赔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还得到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法国22个大区之一,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此处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区内有着机械、汽车、钢铁、石油化工等重要工业,当年的富裕程度是法国大区的第二位,仅次于巴黎大区。德国夺取这一大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进而最终推动普鲁士王国完成德意志统一,德国超过法国成为“中欧帝国”。再加上当时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统治,对外战争的胜利,使容克地主、资产阶级沉迷对外侵略,民众也乐意推动重工业和军事发展,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启跳跃式发展模式。
德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国力也日益强大,渴望成为世界新霸主。此时的德国虽经济地位提升,但政治影响力远不如英法,且它的地理位置不好,正好被英法俄三个大国夹在中间,再加上起步较晚,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等国瓜分殆尽。德国要想崛起,就必须挑战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德意志帝国建立
1.形成原因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其实力对比发生重大的变化,列强之间的矛盾也变得更加繁复。其中,基本的矛盾有四对,即英德矛盾、俄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面对共同的敌人德国,英法的矛盾逐渐缓和。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协调了两国在殖民地的纠纷。1907年英俄两国签订《英俄协约》,协调两国在波斯、中国西藏、阿富汗的争执。 至此,三国协约正式建立,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具体原因:两大对立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1.形成原因
德国最大军工厂
—克虏伯军工厂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大战一触即发。到战争开始时,德国和奥匈帝国共有陆军370万人;协约国的陆军总兵力为580万人。德国、法国、俄国、英国和奥匈帝国受过军事训练的人数,分别是490万、506万、565万、120万和300万。军备竞赛直接导致军事冲突和政治危机加剧。 1898年的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要点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导火线
斐迪南大公遇刺
两次巴尔干战争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在欧洲国际政治中,巴尔干地区变得愈加敏感,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火药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与妻子索菲亚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萨拉热窝事件后来被认为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纽约时报》对此次刺杀事件的报道
塞尔维亚
奥匈帝国
俄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弗兰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被推动战争的两大军事集团所利用。奥匈的军国主义者大肆叫嚷,“拔出宝剑,对准塞尔维亚”,彻底摧毁奥匈称霸巴尔干的障碍。德国渴求战争,认为1914年进行战争有利。小毛奇对曾出使英国多年的埃克哈德施泰因说:“我们已准备就绪,在我们是愈快愈好。”
德皇收下奥匈大使的信件,并当场表示:“德国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并且认为,“如果我们放过这次如此有利的机会,将是可惜的”。
合作探究
有人说,一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 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的导火线,一战前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和矛盾积累,战争一触即发,一战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也会因为其他的事件而爆发战争。
要点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3.过程
1.开始:奥匈帝国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2.战争第一阶段: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7月31日,德国向法国和俄国发出“双重最后通牒”。8月1日,法国、德国开始战争动员,德国宣布与俄国进入战争状态。8月2日,德军进入卢森堡大公国。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向比利时王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奥匈帝国于8月5日向俄国宣战。自8月开始,德军根据战前制定并经过修改的施里芬计划,意图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受到英、法、比三国军队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奋力抵抗。马恩河战役是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双方参战人数150多万。
施里芬计划
3.过程
3.战争第二阶段:1915年至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德奥集团在东线虽胜,但未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于是决定再次移师西线。于是,1916年被交战双方同时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的布鲁西洛夫突破。
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时间最长的消耗战,法军和德军分别投入66个师和46个师。参战兵力约200万人,伤亡70多万人,因此这次血腥的战役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此战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所有十字要道都像雨淋过似的,所有道路都像翻耕过似的……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4.过程和结果
4.1917年至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2月,德国宣布施行无限制潜艇战政策,这损害了美国利益,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次日向奥匈宣战。 早有参战之意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受美国之邀请,也在3月14日宣布对德绝交。北洋政府以“以工代战”的形式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奥宣战,派出十几万名劳工奔赴欧洲战场。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中美参战后,其他多个国家也纷纷参战,德奥集团在战略上进一步处于劣势,整个战争发生了重大转折。
5.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11月4日,协约国方面向德国提出35条停战条款。1918年11月11日清晨,德国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巴黎北部的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署《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美军参加一战
华工以工代战
签订停战协议
5.影响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战火燃遍欧亚非三洲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一战后世界殖民地重新划分(部分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约850万(一说接近1300万)士兵和1300万(一说超过900万)平民在战争中死亡,2100多万人受伤(其中350万人终身残疾)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损失重
性质: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1)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是人类的浩劫
5.影响
材料一:1000年来的旧欧洲被击碎了,各国之间的平衡完全丧失了,三个帝国已经化为灰烬。德国在经济上已经崩溃,它的领土也被分割了一部分。……俄罗斯不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布尔什维克的统治代替了沙皇的专制。奥匈帝国分裂成了许多碎片。土耳其也只剩下了一点原来有的领土。
——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战后的欧洲城市
影响:(2)一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5.影响
材料一: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材料二: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影响:(3)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5.影响
材料一:两个军事集团都疯狂扩军,并建立起发达的军事工业,许多新式武器被投入了战场,飞机、坦克和毒气的首次使用,完全改变了以往的战争形势,大大增加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客观上促进了许多军事理论的产生。
——张卉研《一战全史》
材料二:在这场世界大战中,炮兵的作用却发挥到了以往想象不到的极致程度,机关枪也被大量使用。除了大炮发射的炮弹,还添加了用手投、飞机投放、安放在海里的种种炸弹。两大阵营相继开始了致命的毒气战。协约国制造出了铁坦克,坦克安装了汽油发动机,冲倒树木、柱子以及栅栏。飞机也在大战中广泛使用,拍摄与侦察敌军的行动,驱赶敌机,并在敌人战线的战略要点上投放炸弹。
坦克
潜艇
飞机
影响:(3)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6.启示
珍珠死了,在山上,被一颗子弹打穿了头。一个我不认识的少尉躺在我面前,死掉了。那些人躺成一圈,有个人胸口撕裂,身体蜡白,已经死了;其他人痛苦地呻吟着。……
双方士兵的吃喝拉撒、进攻防守都在战壕及附近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士兵的尸体通常被就地掩埋,或者直接埋入壕沟,当天气阴雨连绵或者气温升高时,尸体发出浓浓的腐臭味。死亡,于士兵们而言,是精神层面的压力,还是对嗅觉的巨大挑战。
启示:⑴、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⑵、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直击中考
1.(2023-山东青岛·37)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伦敦《每日新闻》报道:这一事件对欧洲来说像是一次雷鸣。这一事件引发了()
A.拿破仑对外战争B.印度民族大起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2.(2023西藏16)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B.凡尔登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D.萨拉托动加大捷
C
B
3.(2023山东烟台·22)为了抵御欧洲大陆强国,英国先后采取了联合抗法—联法败俄—联合抑德—扶德抑法—纵德反苏的做法。材料中的“联合抑德”包括()
A.组成三国同盟B,建立三国协约
C,签署《九国公约》D.实施马歌尔计划
4.(2023-湖北鄂州13)阅读历史著作,要关注历史解释,关注历史论证的过程和结论。现摘引《世界史现代卷》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段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特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州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引文中的论证结论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B,战争导致美洲亚洲的工业竞争力加强
C.战争使欧洲的海外市场菱缩D.战争根本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