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重温革命歌曲
感悟人民心声
八下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
篇
一
土地改革得民心
章
思考: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样的土地问题?
——据1947年《中国共产党专业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绘制
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
土地制度不合理
背景
阅读课本P114,简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史实。
探究:针对土地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改革的?
政策
时间
文件 依据
内容
总路线
1947年开始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内容
《中国土地法大纲》
分到土地后的喜悦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农民送亲人参军
1937年,这里的贫雇农平均土地财产只有0.93亩,到了1947年,他们的人均土地上升到了2.9亩,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地主、雇农和长工都不存在了,村民们满怀热情地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了支援前线上。 ——柯鲁克夫妇《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探究: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作用: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人力和物力保障!
作用
第
篇
二
战略决战见民心
章
抗战胜利
1945.8
1945.10
重庆谈判
1946.6
内战爆发
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1947.3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战略防御
1947.6
政治和谈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兵力,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34%,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战略反攻的机会已经到来!
1946.6
1947.6
共
195万
共
430万
国
373万
国
127万
国共兵力变化示意图
材料一: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上
材料二:“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武汉
南京
战略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国共兵力变化示意图
1946.6
1947.6
1948.9
共
195万
共
430万
国
373万
国
共
280万
365万
国
127万
与国民党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解放军全国战略进攻示意图(1947年7月~1948年8月)
全国性战略
反攻
中 原
三军突进
刘邓挺进大别山
陈谢兵团
豫陕鄂
陈粟兵团
豫皖苏
外线作战
解放石家庄
聂 华北
收复延安
彭/贺
西北
发动攻势
使敌孤立
林/罗
东北
三军两翼
品字阵势
内线作战
山东
胶东战役
①
②
③
(结合图片阅读课本)你能给大家讲讲三大战役吗?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提示:
……(序号)处发生了……战役,……(时间)……(领导者)指挥……解放军……(过程),最终……(地区)实现解放。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主要城市 结果
1948.9
1948.11
1948.11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
锦州、长春沈阳
徐州
北平、天津张家口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东北野战军
华北人民解放军
解放了东北全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
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6.6
1947.6
1948.9
共
195万
共
280万
共
430万
国
373万
国
365万
国
127万
1949.1
204万
国
358万
共
国共兵力变化示意图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长江
西路军
中路军
东路军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胜利进军——渡江战役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924-1927年
1927-1937年
1937-1945年
1946-1949年
第一次合作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合作
第二次分裂
成果
成果
危害
危害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解放战争爆发,祖国至今未能统一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争取得胜利
国共十年内战,社会动荡不安,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如今国共两党更须以民族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作出贡献。
请你根据时间轴提示,补充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过程(突出对应事件及其意义)
抗战胜利
1945.8
1945.10
重庆谈判
1946.6
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1947.3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战略防御
1947.6
政治和谈
1948.11
1949.4
1949.1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胜利进军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辽沈、 淮海、 平津战役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解放东北
解放长江以北
渡江战役
南京解放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战争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基础巩固
这场战争为什么被称为人民解放战争?
淮海战役中推小车的百姓
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副,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
——莫宏伟、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1948年5月25日,(19岁的董存瑞)参加隆化战斗……毅然托起炸药包抵住桥身炸毁暗堡,壮烈牺牲,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上
一个革命同志,他做事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不是为了被人奖励, 而是为了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 —— 董存瑞
人民利益为先的党,
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决定胜败的关键:民心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拓展提升
第
篇
三
得民心者得天下
章
课后作业
(一)“我身边的战争英雄”
1.查找资料了解家乡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及相关英雄事迹,或向长辈了解革命英雄的事迹;
2.选择其中一个撰写解放战争英雄故事。
(二)“革命歌曲大家唱”
1.查找资料收集解放战争时期其他相关歌曲并了解这些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2.学唱其中一首歌曲。
选做其中一个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