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5 06:02:15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一学期台金七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距今3万年前的大冰期,即更新世冰期,陆地上是硕大的哺乳动物盘踞的世界。当时的北美大
陆正处于貌似现代象的乳齿象、浑身披毛的猛犸象和佛罗里达洞熊的统治下。但是,它们的命运却
和恐龙相同,短短的几千年间,就有33属大型哺乳动物全部死光。令科学家们长期迷惑不解的是,
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群,尤其是北美的大型哺乳类为什么几乎同时发生大规模绝灭。
科学家们于1800年前后首次提出,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的绝灭与气候的变迁有关。今天,科学家
们又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角度考虑气候变迁对北美洲浦乳动物所施加的严重而广泛的影响:动物的生
境遭到毁坏,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锐减,从而被迫往北迁徙。气候变迁必然也杀害了不少新生
的幼仔,因为幼仔比成年的动物在抵御天气突变方面的能力要弱得多。
依照气候变迁学说的两位著名的倡导者一美国地质学家小伦德略和古生物学家格雷厄姆的说
法,气候变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在动物生境方面。若气温变化相当急剧,植物一对于动物的食物
源和栖居地均极重要一势必受到严重打击。由于植物不能很快地迁往气候适宜的地方,许多种植
物就得死亡,随即代之以突然涌现的变种植物。动物不适应这些新的混合植物食料,被迫迁徙。然
后,像剑齿虎这类以食草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随即转移。譬如,在北美洲以杉树嫩叶为食的乳齿象,
当气候转暖,导致杉树林大片死亡,而代之以阔叶落叶林时,必须迅速选择新的适宜环境。于是,
原在蒙大拿州圣路易斯附近的杉树林中生活的乳齿象,不得不迁往相当于今日新英格兰的这个地区
去寻找适宜生存的场所。
为了生存而迁徙必然带来许多新问题。譬如,原先共享一处生境的几种动物会朝着不同的方向
转移。如果有某种动物本来依靠另一种动物为食,迁居后可能发现新生境中没有吃惯了的食物而难
以生存下去。与此相反,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两种或几种动物被迫迁居到一处,有一些动物将会染上
由别的动物携带来的疾病一它们未曾得过的传染病,这就要求它们具有超常的抗病能力。
这个学说的提出者列举理由来阐明大哺乳动物所遭受的气候变迁之害。大哺乳动物比小哺乳动
物食量大,进食次数多,所以迁居新生境后所遇到的气候变迁的影响也比较严峻。同时,由于大哺
乳动物繁殖的孕育期比小哺乳动物长,因此繁育季节的天气变坏也会较严重地危害到大哺乳动物的
种的延续。
赞成气候变迁学说的科学家们拿出许多证据说明北美各地区植物生长发育所遭遇的气候骤然改
变。如有一类用显微镜观察经过强化学试剂处理的沉积物样品(目的是排除外来物混入的千扰)时
发现的化石孢粉证据,可以用于鉴定那些绝灭动物所吃植物种类的化石动物粪便(即粪化石)等。
科学家们还证明,有一些更新世动物当气候改变后,其生存范围有所变动。麝牛和驯鹿在今天
高二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一学期台金七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DA.“因气候变迁、人类过度捕杀大规模绝灭”错。气候变迁说和过度捕杀说只是提出的假说
还有待进一步证实。B.“提出者”错。原文是“倡导者”,而不是“提出者”。C.“因新生境无
惯食食物并染病而衰亡”错。原文中“新生境中没有吃惯了的食物而难以生存下去”以及“染上
由别的动物携带来的疾病”的是不同的动物,而非“以食草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
2.A“此”指代内容错。“此”指的是动物“原先共享一处生境”的情况。
3.B“如果没有…就不可能…”错。对克洛维斯文化的发掘只能证明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有可
能与之有关,但这不是过度捕杀说产生的充分条件,且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4.①这些词语标示作者对所阐述情况的揣测与不确定;②表现了科学著作严谨、准确的语言特点;
③体现了科学家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答出1点给1分)
5.①人类首次出现在美洲与哺乳动物走向灭绝同时,并不能说明动物绝灭一定是人类捕杀导致的:
②石矛与3种已经绝灭的大哺乳动物的骨骼在一起,只能证明3种动物遭到捕杀,不能证明这3
种动物绝灭是捕杀导致的,更不能证明其他30属动物的绝灭是因为捕杀:③峭壁下石矛、石球与
12具猛犸象骨骼在一起,只能说明北美早期人类的一次围猎活动,并不能证明所有猛犸象的绝灭
是因为捕杀。(答出1点给3分,答出2点给6分)
6.B“是因为牢狱那边的生活被自己曾经喜欢的人提及,使自己很难堪”说法错误,玛丝洛娃脸
红是因为她曲解了“那边”的含义,以为是巴诺伏一一她和聂赫留朵夫曾经相爱相识的地方,误
以为聂赫留朵夫要重提旧情,因而羞涩脸红。
7.C“依次展开描写”说法错误。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有交替,并不是“依次展开”。
8.①由堕落、庸俗变得有羞耻感,课文中玛丝洛娃面对有钱人媚笑,本文中却多次羞涩得脸红;②
由麻木变得有爱心,课文中玛丝洛娃对丧子轻描淡写,本文中为孩子的哭声感到不安,说明善良
和母爱被唤醒:③对聂赫留朵夫由冷漠怨愤转为信任。课文中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态度冷漠,
文本中多次提到玛丝洛娃的笑、脸红,说明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改观。(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
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9.①直接描写人物心理,多为作者的直接描述或人物的内心独白。譬如文段一“他不知道玛丝洛娃
今天情绪怎样,…不禁提心吊胆,神经紧张”就是作者在直接描述人物心理;再如文段一“‘她
身上起了什么变化?…聂赫留朵夫问自己,却怎么也无法回答”,这处描写就属于人物内心独
白式的直接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更利于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②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暗示心理。譬如文段一“她一看见聂赫留朵夫,脸刷地红起来,…
她的脸涨得越发红了”,不断通过玛丝洛娃的神态、动作暗示她此次和聂赫留朵夫见面时的拘谨、
羞涩等复杂心理。
③以环境暗示、烘托心理。譬如文段二开头对火车进站的环境描写,写出周围的人头攒动与喧嚣
鼎沸,渗透着安娜的特定心情,心绪不宁又难于回归平静。
④以人物本身的幻觉写心理。譬如文段二“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
旁边走过”“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
高二语文学科答案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