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结合我国疆域简图
1.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有( )
A.地跨南北半球
B.地跨北寒带和北温带
C.完全位于东半球
D.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国家
2.“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我国( )
A.海域面积宽广 B.东西跨经度广
C.地形复杂多样 D.南北跨纬度广
3.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位置最东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滇 B.粤 C.闽 D.台
我国的人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结合我国近十年的人口(数据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增长曲线图,回答4~5题。
4.我国人口总数减少出现在( )
A.2022年 B.2020年 C.2018年 D.2016年
5.应对以上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严格执行晚婚、晚育的国家生育政策
B.继续保持少生、优生的国家生育政策
C.适当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三孩
D.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实行强制生育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6~9题。
6.图中海域为(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7.不与海南省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越南 B.老挝 C.文莱 D.菲律宾
8.下列民俗活动与对应民族关联正确的是( )
A.泼水节—朝鲜族
B.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
C.晒佛节—藏族
D.端午节赛龙舟—傣族
9.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
A.西北地区
B.东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地区
结合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位于图中甲线上的山脉有( )
①昆仑山脉
②祁连山脉
③贺兰山脉
④横断山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乙地形区为(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2.某校地理老师在上课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假设丙地区没有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那么,这种地形变化会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你认为可能的是( )
A.温差变大 B.降水减少
C.降水增多 D.大陆性增强
结合我国陕西省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13~16题。
13.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湿润区
B.大巴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
C.全部位于暖温带
D.秦岭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基本吻合
14.图中某地理事物以北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片片,茶香四溢。该地理事物是( )
A.渭河 B.秦岭 C.汉江 D.大巴山脉
15.下列几组数据中,有可能为正常年份西安1月平均气温的是( )
A.﹣4℃ B.4℃ C.8℃ D.14℃
16.与渭河相比,汉江( )
A.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流量较大 D.汛期较短
结合“候鸟老人”漫画,回答17~19题。
17.图中“候鸟老人”现象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小 B.夏季南北温差大
C.冬季南北温差大 D.夏季普遍较凉爽
18.图中老人最可能来自( )
A.福州 B.昆明 C.成都 D.哈尔滨
19.形成图示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流量较大 D.人为因素
结合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20~22题。
20.据图可知,下列地区中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1.图中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是( )
A.西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东北三省 D.西北内陆地区
22.我国运用遥感卫星技术,能够提前准确预报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干旱 C.台风 D.泥石流
长江、黄河孕育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明。结合长江、黄河水系图,回答23~25题。
23.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将图中两条河流进行的比较,结果错误的是( )
A.黄河支流更多
B.都位于我国外流区
C.长江水能资源更丰富
D.长江中、下游更适合发展航运
24.枝城到城陵矶河段被称为荆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流量大
B.流域广、汛期长
C.湖泊调节洪水的能力差
D.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25.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
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③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
④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一年春景莫错过,最是花开好看时。”某旅行社推出“踏春旅行”精品路线游活动,从广州出发,回答下列问题。
(1)该路线的起点位于 省,中途经过的位于四川盆地的省会城市是 ,经过的离首都最近的直辖市是 。
(2)“一年春景莫错过,最是花开好看时”,旅行团从南到北 (早/晚),我国南北的踏春时间相差 个月,主要原因是 。
(3)旅行团成员在经过图中甲省级行政区时,最有可能看到的少数民族是 ,该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 。
(4)“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旅行团成员一路见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省遇到的少数民族种类最多。通过查找资料得知,我国少数民族具有“ ”的分布特点。
27.(10分)福州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做实验演示我国季风的影响,该小组同学在中国地形模型基础上模拟演示了影响我国的季风。他们采用加湿器“制造”湿润气流(图1),用小风扇“制造”风(图2),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1)林磊想要演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他应该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我国模型的 部和 部。
(2)朵朵想要演示我国的冬季风,她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我国模型的 部,并在风扇前放置了冒着冷气的雪糕。
【知识归纳】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海洋/陆地),带来的气流的性质是 (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4)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示意图(图3),A省级行政区受夏季风影响大,为 气候,B省级行政区受夏季风影响小,为 气候。北京的气候特征为 。
【拓展运用】
(5)我国青藏高原很少受寒潮影响,因为 。
(6)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28.(10分)共享单车的使用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相当普遍。某机构选取图中所示城市做市场分析。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答一点)。
(2)图中共享单车抽样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未参与此次市场分析的直辖市是 ,参与的城市中不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有 和 。
(3)参与调查的城市中,昆明市所占的比例最低。请从地形角度分析昆明共享单车使用率不高的原因: 。
(4)我国三大平原中,共享单车投放量最少的是 ,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29.(10分)从上海到西藏长达5000多千米的318国道,是一条美丽的景观长廊,被誉为“中国景观大道”。结合318国道示意图
(1)318国道东起于上海,向西经过 、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到达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 山脉;跨越了我国地势 级阶梯,地势起伏 ,地形种类丰富。
(2)318国道与纬线大致平行,跨越了我国 气候区和 气候区。从高温到高寒,从湿润到干旱,温度、湿度差异显著。
(3)318国道是一条人文巡礼之路,其沿线人口密度变化 ;它还经过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西藏,我们能感受到 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
(4)沿318国道去旅行,我们会发现江南水乡美如画,尤其房屋顶部坡度大 。
30.(10分)长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且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结合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是我国第一长河。
(2)河流特征深受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影响,请依次填写内容,完成框图。
① 、② 、③ 、④ 。
(3)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有“ ”之称。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这里分布有很多水电站,原因是 。
(4)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请你提出一条治理长江的合理化建议。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结合我国疆域简图
1.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有( )
A.地跨南北半球
B.地跨北寒带和北温带
C.完全位于东半球
D.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国家
【答案】C
【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解答】解:我国的领土全部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A错误;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B错误;我国完全位于东半球,故C正确;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半球位置。
2.“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我国( )
A.海域面积宽广 B.东西跨经度广
C.地形复杂多样 D.南北跨纬度广
【答案】B
【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53°N),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约73°E),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约135°E)。
【解答】解: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跨经度约60°,这就造成了同一时刻,不同的景象,因而出现了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的差异。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西时差大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知道我国疆域辽阔,东西距离长,跨经度广是解题的关键。
3.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位置最东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滇 B.粤 C.闽 D.台
【答案】D
【分析】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解: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其简称依此为云或滇、桂、粤、台。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区的位置和简称,理解回答即可。
我国的人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结合我国近十年的人口(数据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增长曲线图,回答4~5题。
4.我国人口总数减少出现在( )
A.2022年 B.2020年 C.2018年 D.2016年
【答案】A
【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解答】解:读我国近十年人口增长曲线图可知,我国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但2022年人口却出现了下降,即人口减少,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5.应对以上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严格执行晚婚、晚育的国家生育政策
B.继续保持少生、优生的国家生育政策
C.适当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三孩
D.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实行强制生育
【答案】C
【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适当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三胎,可以增加出生率,减缓人口老龄化问题。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在理解基础上分析解答。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6~9题。
6.图中海域为(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答案】A
【分析】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解答】解:读题图分析可知,菲律宾与我国隔南海相望,由此可以判断图中海域在南海,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临海,熟记知识点即可解答。
7.不与海南省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越南 B.老挝 C.文莱 D.菲律宾
【答案】B
【分析】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我国陆上邻国共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解答】解: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其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越南为邻,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熟记即可解答。
8.下列民俗活动与对应民族关联正确的是( )
A.泼水节—朝鲜族
B.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
C.晒佛节—藏族
D.端午节赛龙舟—傣族
【答案】C
【分析】各个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汉族的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解答】解: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而不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晒佛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赛龙舟是汉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而不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活动
9.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
A.西北地区
B.东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地区
【答案】D
【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解答】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属于基础题。
结合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位于图中甲线上的山脉有( )
①昆仑山脉
②祁连山脉
③贺兰山脉
④横断山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解答】解:据图可知,甲线是我国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主要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组成。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山脉分布,读图回答即可。
11.乙地形区为(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答案】A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据图可知,乙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形区分布,读图回答即可。
12.某校地理老师在上课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假设丙地区没有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那么,这种地形变化会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你认为可能的是( )
A.温差变大 B.降水减少
C.降水增多 D.大陆性增强
【答案】C
【分析】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所以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读图可知,丙位于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假设丙地区没有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那么,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可能会到达西北地区,会使西北地区的大陆性减弱,温差变小,降水增多。
故选:C。
【点评】考查了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试题新颖,要理解记忆。
结合我国陕西省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13~16题。
13.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湿润区
B.大巴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
C.全部位于暖温带
D.秦岭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基本吻合
【答案】D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示区域有秦岭,该区域位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大巴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秦岭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基本吻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的位置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4.图中某地理事物以北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片片,茶香四溢。该地理事物是( )
A.渭河 B.秦岭 C.汉江 D.大巴山脉
【答案】B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图中某地理事物以北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片片,茶香四溢。该地理事物是秦岭。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5.下列几组数据中,有可能为正常年份西安1月平均气温的是( )
A.﹣4℃ B.4℃ C.8℃ D.14℃
【答案】A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解: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秦岭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在0℃以上,西安位于秦岭以北,一月气温在0℃以下,最可能是﹣4℃。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根据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6.与渭河相比,汉江( )
A.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流量较大 D.汛期较短
【答案】C
【分析】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解答】解:汉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流量大,没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汛期长,渭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流量较小,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汛期较短,故与渭河相比,汉江流量较大。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渭河和汉江的水文特征,要分析理解解答。
结合“候鸟老人”漫画,回答17~19题。
17.图中“候鸟老人”现象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小 B.夏季南北温差大
C.冬季南北温差大 D.夏季普遍较凉爽
【答案】C
【分析】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自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解答】解: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将近50度。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短夜长,得到的太阳光热自然比南方要少;加之冬季风频频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到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所以,我国冬季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出现了“候鸟老人”。
故选:C。
【点评】考查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8.图中老人最可能来自( )
A.福州 B.昆明 C.成都 D.哈尔滨
【答案】D
【分析】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但夏季南北温差不大,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较低。
【解答】解: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哈尔滨位于我国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图中老人最可能来自哈尔滨。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9.形成图示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流量较大 D.人为因素
【答案】A
【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解答】解:我国南北跨纬度约50°,南北跨纬度大,冬季南北温差大,所以,形成图示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跨度大对气候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结合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20~22题。
20.据图可知,下列地区中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D
【分析】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条件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国家之一,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及持续积累给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解答】解:读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是我国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读图解答即可。
21.图中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是( )
A.西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东北三省 D.西北内陆地区
【答案】B
【分析】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日降水量可超过100~200毫米,甚至达500~600毫米。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解答】解:据图可知,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部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故选:B。
【点评】考查台风对我国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2.我国运用遥感卫星技术,能够提前准确预报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干旱 C.台风 D.泥石流
【答案】C
【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地质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以西南山区最为严重。
【解答】解: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要理解记忆。
长江、黄河孕育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明。结合长江、黄河水系图,回答23~25题。
23.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将图中两条河流进行的比较,结果错误的是( )
A.黄河支流更多
B.都位于我国外流区
C.长江水能资源更丰富
D.长江中、下游更适合发展航运
【答案】A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解:读图分析,长江支流更多;长江、黄河都位于我国外流区;长江水能资源更丰富;长江中、下游更适合发展航运。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长江、黄河的比较,理解解答。
24.枝城到城陵矶河段被称为荆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流量大
B.流域广、汛期长
C.湖泊调节洪水的能力差
D.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答案】D
【分析】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称为荆江。荆江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流不畅,容易积水,所以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称。
【解答】解:“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这一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荆江河段的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25.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
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③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
④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解答】解: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有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而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会使得湖泊调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分析理解解答。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一年春景莫错过,最是花开好看时。”某旅行社推出“踏春旅行”精品路线游活动,从广州出发,回答下列问题。
(1)该路线的起点位于 广东 省,中途经过的位于四川盆地的省会城市是 成都 ,经过的离首都最近的直辖市是 天津 。
(2)“一年春景莫错过,最是花开好看时”,旅行团从南到北 晚 (早/晚),我国南北的踏春时间相差 3 个月,主要原因是 我国南北跨纬度差异大 。
(3)旅行团成员在经过图中甲省级行政区时,最有可能看到的少数民族是 壮族 ,该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 。
(4)“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旅行团成员一路见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云南 省遇到的少数民族种类最多。通过查找资料得知,我国少数民族具有“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的分布特点。
【答案】(1)广东;成都;天津;
(2)晚;3;我国南北跨纬度差异大;
(3)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4)云南;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分析】(1)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京哈线等。
(2)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普遍高温。
【解答】解:读图可知,(1)从广州出发,该路线的起点位于广东省,经过的离首都最近的直辖市是天津。
(2)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差异大,南方纬度低;北方纬度高,南北的踏春时间相差3个月,踏春时间越来越晚。
(3)图中甲省级行政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旅行团成员在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有可能看到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4)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旅行团成员在云南省遇到的少数民族种类最多,我国少数民族具有“大散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
故答案为:
(1)广东;成都;
(2)晚;3;我国南北跨纬度差异大;
(3)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4)云南;大散居,交错杂居。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我国省区的划分及省会城市的名称、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结合教材知识点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27.(10分)福州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做实验演示我国季风的影响,该小组同学在中国地形模型基础上模拟演示了影响我国的季风。他们采用加湿器“制造”湿润气流(图1),用小风扇“制造”风(图2),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1)林磊想要演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他应该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我国模型的 东南 部和 西南 部。
(2)朵朵想要演示我国的冬季风,她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我国模型的 西北 部,并在风扇前放置了冒着冷气的雪糕。
【知识归纳】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海洋 (海洋/陆地),带来的气流的性质是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4)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示意图(图3),A省级行政区受夏季风影响大,为 亚热带季风 气候,B省级行政区受夏季风影响小,为 温带大陆性 气候。北京的气候特征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拓展运用】
(5)我国青藏高原很少受寒潮影响,因为 青藏高原地势高,受冬季风影响小 。
(6)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西北地区距海遥远,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被山脉阻挡,难以到达,受夏季风影响小 。
【答案】(1)东南;西南;
(2)西北;
(3)海洋;温暖湿润;
(4)亚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青藏高原地势高,受冬季风影响小;
(6)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被山脉阻挡,难以到达,受夏季风影响小。
【分析】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的特点是温暖湿润。
【解答】解:(1)我国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温暖湿润。林磊想要演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2)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西伯利亚一带的冷空气,使南北温差加大,她将加湿器和小风扇放在我国模型的西北部。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海洋,即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
(4)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示意图(图3),A省级行政区江西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距海较远,降水少。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
(5)我国青藏高原很少受寒潮影响,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
(6)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被山脉阻挡,受夏季风影响小。
故答案为:(1)东南;西南;
(2)西北;
(3)海洋;温暖湿润;
(4)亚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性,冬季寒冷干燥;
(5)青藏高原地势高,受冬季风影响小;
(6)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难以到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
28.(10分)共享单车的使用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相当普遍。某机构选取图中所示城市做市场分析。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黑河 — 腾冲 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地形以平原和低缓的丘陵盆地为主 (答一点)。
(2)图中共享单车抽样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东多西少 。未参与此次市场分析的直辖市是 重庆 ,参与的城市中不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有 深圳 和 厦门 。
(3)参与调查的城市中,昆明市所占的比例最低。请从地形角度分析昆明共享单车使用率不高的原因: 昆明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许多地方不适合骑单车 。
(4)我国三大平原中,共享单车投放量最少的是 东北平原 ,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纬度高,冬季长,气候寒冷 。
【答案】(1)黑河;腾冲;地形以平原和低缓的丘陵盆地为主;
(2)东多西少;重庆;深圳;厦门;
(3)昆明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许多地方不适合骑单车;水热条件好,紫色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4)东北平原;纬度高,冬季长,气候寒冷。
【分析】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我国有众多的城市,不同城市的位置不同。
【解答】解:读图可知,(1)共享单车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相当普及,此线以东地形以平原和低缓的丘陵盆地为主,沿海或近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2)图中共享单车抽样城市的分布规律是东多西少;未参与此次市场分析的直辖市城市是重庆。
(3)参与调查的城市中昆明市所占比例最低,昆明位于云贵高原,因此昆明的共享单车使用率不高。
(4)我国三大平原中,东北平原纬度高,共享单车投放量最少。
故答案为:
(1)黑河;腾冲;
(2)东多西少;重庆;厦门;
(3)昆明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4)东北平原;纬度高,气候寒冷。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地形区、气候分布及人口分布状况,读图理解解答。
29.(10分)从上海到西藏长达5000多千米的318国道,是一条美丽的景观长廊,被誉为“中国景观大道”。结合318国道示意图
(1)318国道东起于上海,向西经过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到达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 喜马拉雅 山脉;跨越了我国地势 三 级阶梯,地势起伏 大 ,地形种类丰富。
(2)318国道与纬线大致平行,跨越了我国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和 高山高原 气候区。从高温到高寒,从湿润到干旱,温度、湿度差异显著。
(3)318国道是一条人文巡礼之路,其沿线人口密度变化 大 ;它还经过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西藏,我们能感受到 藏 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
(4)沿318国道去旅行,我们会发现江南水乡美如画,尤其房屋顶部坡度大 降水多,房屋顶部坡度大,有利于雨水排泄 。
【答案】(1)长江中下游平原;喜马拉雅;三;大;
(2)亚热带季风;高山高原;
(3)大;藏;
(4)降水多,房屋顶部坡度大,有利于雨水排泄。
【分析】(1)318国道向西到达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即喜马拉雅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四川盆地再到青藏高原。
(2)与30°N纬线基本平行,跨越了我国的季风气候区和非季风气候区,从高温到高寒,从湿润到干旱。
(3)318国道沿线人口密度变化大。
(4)这里降水多,房屋顶部坡度大,有利于雨水排泄。
【解答】解:(1)318国道沿线东起于沿海地区,向西到达位于青藏高原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跨越三级阶梯;从“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再到“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
(2)该国道与30°N纬线大致平行,跨越了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高山高原气候区,从湿润到干旱、湿度差异显著。
(3)318国道沿线人口密度变化大。它还经过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游览山河美景的同时。
(4)沿318国道去旅行,我们会发现江南水乡美如画,房屋顶部坡度大。
故答案为:
(1)长江中下游平原;喜马拉雅;三;大;
(2)亚热带季风;高山高原;
(3)大;藏;
(4)降水多,房屋顶部坡度大。
【点评】本题以“318国道示意图”为资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318国道沿线的地形、气候、人口状况,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0.(10分)长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且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结合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 唐古拉山脉 (山脉),注入 东 海,是我国第一长河。
(2)河流特征深受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影响,请依次填写内容,完成框图。
① 西高东低 、② 800 、③ 中下游 、④ 无 。
(3)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有“ 水能宝库 ”之称。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河段,这里分布有很多水电站,原因是 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
(4)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请你提出一条治理长江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唐古拉山脉;东;
(2)西高东低;800;中下游;无;
(3)水能宝库;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4)退耕还林还草。
【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东海。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河流落差极大,为我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江阔水深,为我国南方之交通大动脉,当前长江的干支流的通航里程已达到9.6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半,年货运量大约占全国河流总运输量的70%,被称为“黄金水道”。
【解答】解:(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受我国地势①西高东低的影响,长江流域地跨我国的三级阶梯,河流径流量大;上游落差大,③中下游河段地势地平,利于航运,最冷月的平均温度在0℃以上。
(3)长江水能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上游落差大;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宜昌以下的中下游河段,有“黄金水道“之称,原因是位于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
(4)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严控污染物排放;实施全流域禁捕计划,加强沿河巡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提高公民素质。
故答案为:
(1)唐古拉山脉;东;
(2)西高东低;800;无;
(3)水能宝库;上游,水流湍急;
(4)退耕还林还草。
【点评】本大题以长江流域图为材料,涉及长江的概况、水能开发、航运价值和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