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5 07:55:40

文档简介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 学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 35.5 K-39 Ca-40 Cu-64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请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NO3属于酸 B.SO2属于氧化物 C.Na2CO3属于碱 D.液态Cl2属于纯净物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溶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紫色 B.黄色 C.绿色 D.红色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 B.铜 C.氢氧化钠溶液 D.三氧化硫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乙醇溶液 B.氢氧化铁胶体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
5.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铁生锈 B.燃放鞭炮 C. 食物的腐败 D.用醋除水垢
6.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 MgSO4→MgCl2 B.FeCl2→Fe(OH)2
C. Fe2O3→Fe (OH)3 D.Na2CO3→NaOH
7.依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中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A.S2- B.SO2 C.S D.H2SO4
8.既能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CaCO3 B.AgNO3 C.NaHCO3 D.Al2O3
9.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
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10.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丢弃在废液缸中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D.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K+、NO3 、SO42- B.Na+、Cu2+、OH 、Cl
C.Na+、H+、CO32-、NO3 D.Fe2+、H+、SO42-、ClO
12.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需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X溶液、Y溶液,过滤,最终滴加稀盐酸调至中性。其中X、Y分别是
A.Na2CO3 Ba(NO3)2 B.Na2CO3 AgNO3
C.Na2CO3 BaCl2 D.BaCl2 Na2CO3
13.反应 3I2 + 6KOH 5KI + KIO3 + 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
A.1︰1 B.1︰5 C.5︰1 D.3︰2
14.吃饭时不宜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如虾、蟹、牡蛎等,其体内含有无毒的+5价的砷(As)元素)和某些蔬菜水果(如西红柿、土豆等,富含维生素C),否则它们之间容易反应,生成剧毒的As2O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D.含砷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15.下列化学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A.Na2O2与水反应 B.钠与水反应
C.Na2O与水反应 D.Cl2与水反应
16.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 + 3ClO-+ 4OH- = 2RO4n- + 3Cl-+ 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 3 B.+ 4 C.+ 5 D.+ 6
17.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
① I2+SO2+2H2O=H2SO4+2HI ;② 2FeCl2+Cl2=2FeCl3 ;
③ 2FeCl3+2HI=2FeCl2+2HCl+I2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18.下列对图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19.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溶解大理石:CO32-+ 2H+== CO2↑+ H2O
B.将Cl2通入Ca(OH)2溶液中:Cl2+2OH—== Cl—+ ClO—+ H2O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
2Na2O2+2CO2== 2Na2CO3+O2
D.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 Na2O2
20.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在水处理过程中,高铁酸钾转化为Fe(OH)3胶体,制备高铁酸钾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 2FeCl3
B.用FeCl2溶液吸收反应I中尾气所得产物可再利用
C.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
D.用K2FeO4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
21.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固体(NaHCO3),选用对固体加热的方法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C.CO2(HCl),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22.利用“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可将工厂排放的CO2收集并储存,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捕获与储存”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B.过程I中用NaOH溶液“捕获”排放的CO2
C.过程III和过程IV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D.上述过程中NaOH和Ca(OH)2能够循环利用
23.某小组同学探究金属Na与不同浓度HCl的反应,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装置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0.36%HCl 放入一小片金属钠 钠浮在液面上并来回移动,与水的反应剧烈程度相当;
实验2 36%HCl 放入与实验1表面积基本相同的钠 钠浮在液面上并来回移动,不如实验1剧烈;表面出现有白色固体;白色固体逐渐沉到烧杯底部,液体不沸腾;液面出现少量白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2不如实验1剧烈说明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不剧烈
B. 实验2液面上方的白雾是因为反应放热,加速浓盐酸的挥发,形成的白雾
C. 实验2白色固体是NaCl
D. 实验2不如实验1剧烈的原因是表面包裹白色固体,使得反应变慢
24.含Ba的三效催化剂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1个N2,转移电子数为5 个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
25.科研小组用氧化—沉淀法从废电池浸出液中去除铁:用MnO2氧化废电池浸出液中的Fe2+,再加适量Na2CO3调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研究发现pH对Fe2+的氧化率和铁去除率的影响如图1和图2所示。
已知:i.pH越大,H+的浓度越小;
ii. 酸性条件下MnO2被还原为Mn2+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由图1可知,Fe2+氧化率随浸出液pH增大而减小
B.若起始浸出液pH=1,MnO2与Fe2+反应一段时间后,浸出液pH会减小
C.Fe3+转变为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 3CO32 + 3H2O == 2Fe(OH)3↓+ 3CO2↑
D.推测若用NaHCO3调溶液pH也可以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6.(10分)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
(4)装置D用于收集Cl2,请将图中装置D的导气管补充完整。
(5)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7.(10分)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
(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③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4)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 ,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 。
28.(10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图为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资料:ⅰ.沉淀池中的反应为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
ⅱ.溶解度
物质 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
20°C溶解度/ g 36.0 21.7 9.6 37.2
(1)物质X是______(填化学式),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沉淀池中有NaHCO3析出,因为一定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B.滤液中主要含有NaCl、Na2CO3和NH4Cl
C.设计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工业可用纯碱代替烧碱生产某些化工产品,如用饱和纯碱溶液与Cl2反应可制得一种在生产生活中常用于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NaHCO3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某纯碱样品中含杂质NaCl,取质量为ag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物质,则此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9.(10分)KMnO4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有重要应用,其工业制备的部分工艺如下:
①将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气充分焙烧,
生成暗绿色(K2MnO4)熔融态物质。
②冷却,将固体研细,用KOH溶液浸取,过滤,得暗绿色溶液。
③向暗绿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为紫红色。
④将紫红色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KMnO4固体。
资料:K2MnO4为暗绿色固体,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近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Mn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1)①中粉碎软锰矿的目的是 。
(2)①中生成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3)②中浸取时用KOH溶液的原因是 。
(4)③中产生两种盐,写出③的方程式 ,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
30.(10分)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a2O2与水的反应。
操作 现象
向盛有0.2g Na2O2的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 剧烈反应,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得到的溶液a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向溶液a中滴入两滴酚酞 ⅰ.溶液变红 ⅱ.10分种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稍后,溶液变为无色
(1)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现象ⅱ中溶液褪色可能是溶液a中存在较多的H2O2,H2O2与酚酞发生了反应。
Ⅰ.甲同学通过实验证实了H2O2的存在:取少量溶液a,加入试剂 (填化学式),有气体产生。
Ⅱ.乙同学查阅资料获悉:用稀H2SO4酸化的KMnO4 (被还原为Mn2+)可以测定H2O2的含量,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则KMnO4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为探究现象ⅱ产生的原因,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向H2O2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振荡,加入5滴浓度为0.1mol·L-1 的NaOH溶液,溶液变红且产生气体,10分钟后溶液变无色,该过程无明显热效应。
Ⅱ.向0.1mol·L-1 NaOH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振荡,溶液变红,10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向该溶液中通入氧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从实验Ⅰ和Ⅱ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同学们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了溶液a中滴入酚酞后,H2O2与酚酞发生了
化学反应。实验方案是: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B A B D C A C C B A D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B D D C B C D C A D B
26.(10分,每空2分)
(1)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2)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3)浓硫酸
(4)
(5)Cl2 + 2OH-== Cl-+ ClO-+ H2O
27.(10分,每空2分)
(1)BaSO4、BaCO3
(2)Ag+ + Cl- = AgCl↓
(3)除去Ba2+和Ag+
(4)CO32- 或Na2CO3; 稀硝酸
28.(10分,每空2分)
(1) CO2 2NaHCO3 ==== Na2CO3 + CO2↑+ H2O
(2)AC
(3)2Na2CO3 + Cl2 + H2O == NaCl + NaClO + 2NaHCO3
(4)
29.(10分,每空2分)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2MnO2 + 4KOH + O2 ===== 2K2MnO4 + 2H2O
(3)保持溶液呈强碱性,防止K2MnO4发生歧化反应
(4) (4分)
30.(10分,每空2分)
(1) 2Na2O2 + 2H2O =4NaOH+ O2↑
(2) Ⅰ.MnO2
Ⅱ.2MnO4-+5H2O2+6H+=2Mn2++5O2↑+8H2O
(3)①碱性条件下,H2O2能与酚酞反应而O2不能
②加入MnO2,充分反应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入2滴酚酞后变红,10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