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5 06:41:54

文档简介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杭州 S9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数学学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DCBB ABBA
二、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AC 10. ABC 11.BC 12.BCD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
13. 5 14. 6
4
1 231
15. 16.
12 64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 10 分)
1 3 1
解析:(1)由斜率公式可得直线 AB的斜率 kAB ,---------3 分 4 2 3
3
AC 3 直线 的斜率 kAC 3, ---------3 分2 0
1
故直线 AB的斜率为 ,直线 AC的斜率为3 .
3
(2)当 D由 B运动到 C时,直线 AD的倾斜角增大且为锐角,
直线 AD的斜率由 kAB增大到 kAC,图略
1
所以直线 AD的斜率的变化范围是 ,3 3
---------4 分

18.(本题满分 12分)
2
解析:(1)因为M是棱 BC的中点,点 N满足ON 2NM,点 P满足 AP AN.3
2 2 1 2 1 OP OA AP OA AN 2 2

所以 OA ( ON OA) OA ON OA OM3 3 3 3 3 3 3
1 OA 4 1
1 2
(OB OC) OA OB 2 OC
3 9 2 3 9 9 . ---------6 分

(2)因为四面体OABC是正四面体,则 |OA | |OB | |OC | 1,

OA OB OB OC OA OC 1 1 1 1
2 2,
22 1 OP OA 2 2 OB OC


3 9 9
1 2 4 2 4 2 1 2
OA OB OC 2 OA OB 2 2 2OB 1 2 OC 2 OA OC
9 81 81 3 9 9 9 3 9
1
{#{QQABRQKAogigABIAABhCUwHiCEIQkACACKoOwEAAoAAAwAFABCA=}#}
1 4 4 2 4 2 33,

9 81 81 27 81 27 81

|OP | 33所以 . ---------6分
9
19(本题满分 12分)
解析:(1)选择①与直线 x 2y 5 0垂直,
1
则直线 l的斜率 k 1,解得 k 2,又其过点 P(1, 1),
2
则直线 l的方程为: y 1 2 x 1 ,整理得: 2x y 1 0;
选择②过点 (2, 3),又直线 l过点 P(1, 1)
k 3 1则直线 l的斜率 2,
2 1
则直线 l的方程为: y 1 2 x 1 ,整理得: 2x y 1 0;
选择③与直线 2x y 2 0平行,
则直线 l的斜率 k 2,又其过点 P(1, 1),
则直线 l的方程为: y 1 2 x 1 ,整理得: 2x y 1 0;
综上所述,不论选择哪个条件,直线 l的方程均为: 2x y 1 0 . ---------4 分
(2)根据(1)中所求,可得直线 l的方程为: 2x y 1 0,又M (3, 1),
设点O关于直线 l的对称点为Q x, y ,
y x y Q 4 2则 ( 2) 1

,且 2 1 0,解得 , ; ---------2 分x 2 2 5 5
显然 |MN | |ON | MN QN QM ,图略
当且仅当Q,N ,M 三点共线时取得等号; ---------2 分
QM k 7 7又直线 的斜率 ,故其方程为: y 1 x 3 7 10,即 y x
11 11 11 11
-----------2 分
联立 2x
1 13
y 1 0 ,可得点N的坐标为 , 时,使得 |MN | |ON |最大. ---------2 分
15 15
20.(本题满分 12分)
解析:(1) ABC中, AC 3, AB 4,BC 5,所以 AB AC,
在直三棱柱 ABC - A1B1C1中, AA1 平面 ABC, AB 平面 ABC,所以 AA1 AB,
2
{#{QQABRQKAogigABIAABhCUwHiCEIQkACACKoOwEAAoAAAwAFABCA=}#}
又因为 AA1 AC A, AC 平面 ACC1A1, AA1 平面 ACC1A1,
所以 AB 平面 ACC1A1, A1C 平面 ACC1A1,所以 AB A1C . ---------4 分
(2)由(1)知, AA1 平面 ABC, AB 平面 ABC, AC 平面 ABC,
所以 AA1 AB, AA1 AC,又 AB AC,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1 分
3
则D , 2,02
, A1 0,0,3 ,B1 0, 4,3 ,C 3,0,0 , A1C 3,0, 3 , A B 1 1
0,4,0
---------1 分
r
设平面 A1B1C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 y, z ,

n A1C 3x 3z 0 x z n 则 ,解得 ,令 z 1,则 1,0,1 , ---------3 分
n A1B1 4 y 0 y 0

CD 3 , 2,0

2
---------1 分

CD n
3
D 设 到平面 A 31B1C的距离为d ,得 d
n
2 2 .
2 4
---------2 分
21.(本题满分 12 分)
解析:(1)证明:设 AC∩BD=O,连接 OF,如图.由于 EF∥AO,EF=AO,所以四边
形 EFOA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AE∥OF.由于 AE 平面 BFD,OF 平面 BFD,所以 AE∥平
面 BFD. ---------4 分
(2) 依题意,平面 EAB⊥平面 ABCD,∠BAE=120°,以 A为原点,以 AB,AD所在
直线分别为 x,y轴,过点 A且垂直于平面 ABCD的直线为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 分
3
{#{QQABRQKAogigABIAABhCUwHiCEIQkACACKoOwEAAoAAAwAFABCA=}#}
如图所示,设平面 EAB 的法向量为 m= (0,1,0) ,E (-1,0, 3) ,C (2,4,0) ,
D(0,4,0) A→F A→E E→F A→E 1 A→C → →, = + = + =(0,2, 3) ,DC =(2,0,0) ,DF =
2
(0,-2, 3) .
设平面 FCD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 ,
n·D→C=2x=0,
则 故 n=(0, 3,2) . ---------4 分
n·D→F=-2y+ 3z=0,
设平面 EAB与平面 FCD的夹角为θ,
m·n
3 21
则 cos θ=||m|·|n|| = = . ---------2 分
7 7
22. (本题满分 12 分)
解析:(1)因为 cos 2A+cos 2C=1+cos 2B,则 1-sin 2A+1-sin 2C=1+1-sin 2B,
所以 sin 2A+sin 2C=sin 2B,
a2 c2 b2 ABC B π则 + = ,所以△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 = . ---------4分
2
→ → →
(2)A→B ·A→C |= AB| ·|AC| ·cos A | |= AB 2=c2<1 ,所以 02 2
0 π,
而 a2+c2=1,所以设 c=sin θ,a=cos θ,θ∈ 4 , ---------1 分
1 1 1 1 sin θ+cos θ
所以 + = + = , ---------1 分
a c sin θ cos θ sin θcos θ
θ π+
令 t=sin θ+cos θ= 2 sin 4 ,t∈(1, 2) ,
又因为 t2=(sin θ+cos θ)2=1+2sin θcos θ,
2
sin cos t -1 1 1 2t ( )所以 θ θ 1, 2= ,所以 + = ,t∈ , ---------3 分
2 a c t2-1
2t 2
令 y= = ( )
t2-1 t 1
,t∈ 1, 2 ,

t
y t 1
2
因为 = - 在 t∈(1, 2) 上单调递增,所以 y= 1 在 t∈(1, 2) 上单调递减,t t-
t
2 1 1
所以 y> 1 =2 2 ,所以 + 的取值范围为
(2 2,+∞) . ---------2 分
2- a c
2
4
{#{QQABRQKAogigABIAABhCUwHiCEIQkACACKoOwEAAoAAAwAFABCA=}#}修改反馈:(1)选择题11题,C,D选项已用公式编辑过.
立体几何20题第1小题包含了线面垂直的证明,填空题14题改成了求线面角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杭州 S9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数学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4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已知集合M 1,0,1, 2 , N x x 2 2x 3 0 ,则M N ( )
A. 1,0,1 B. 0,1,2 C. -1 D. 1
1 i
2.已知复数 z (i为虚数单位),则 z的虚部为( )
2 i
3 3 3 3
A. B. i C. D. i
5 5 5 5

3.已知向量a (m, 2),b (4, 8),若a b ,则实数m 的值是( )
A.-4 B.-1 C.1 D.4
x21 2x 1
4.函数 y=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2
A.(-∞,1] B.[1,+∞) C.(-∞, 2] D.[ 2,+∞)
5.已知直线 l1 : ax 3y 3 0, l2 : 3x ay 1 0,则“ a 3”是“ l1 l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将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折起,并使得平面 ABC 垂直于平面 ACD,直线 AB 与 CD 所成的角( )
A.90° B.60° C.45° D.30°
3 2 1
7.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的棱长为 1,若点 P满足 AP AB AD AA1 ,则点 P到5 3 4
直线 AB的距离为( )
25 73 13 105
A. B. C. D.
144 12 12 15
8.设m R,若过定点A的动直线 x my 0和过定点B的动直线mx y m 2 0交于点 p(x, y),
高二数学学科 试题 第 1 页(共 4 页)
{#{QQABRQKAogigABIAABhCUwHiCEIQkACACKoOwEAAoAAAwAFABCA=}#}
则 PA PB 的最大值是( )
5
A. B.2 C.3 D.5
2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已知 A(-1,-2),B(2,4)两点到直线 l:ax+y+1=0的距离相等,则实数 a的值可能为( )
A.-4 B.3 C.-2 D.1
10.某校进行了一次创新作文大赛,共有 100 名同学
参赛,经过评判,这 100 名参赛者的得分都在
[40,90]之间,其得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得分在[40,60)之间的共有 40 人
B.从这 100 名参赛者中随机选取 1 人,其得分在[60,80)之间的概率为 0.5
C.估计得分的众数为 55
D.这 100 名参赛者得分的中位数为 65
11.已知 a>b>0,且 ab=1,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有( )
A. loga logb 0 12 2 B log
a b a b 2
. 2 log2 0 C. 2 2 4 D.b 0a
12.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AB=2,E,F,G分别为 B1C1,A1D1,CD的中点,O,P分别为
BE,CC1上的动点,作平面α∥BE截正方体的截面为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β不可能是六边形
B.存在点 P,使得 BE⊥FP
C.当α经过点 F,P时,点 D到平面α 2 6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3
D 6 5.OP+PG的最小值为
5
三、填空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
13. 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平面α与平面β的法向量分别为 u=(-2,0,5),v=(t,3,2),则 t值是________.
14. 在三棱柱 ABC - A1B1C1中,底面为棱长为 1的正三角形,侧棱 AA1 底面 ABC,点D在棱 BB1上,
且 BD 1,则 AD与平面 AA1C1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与纵坐标都在集合 A 0,1,2,3,4,5 内取值的点中任取一个点,此
点正好在直线 y 2x上的概率为 .
高二数学学科 试题 第 2 页(共 4 页)
{#{QQABRQKAogigABIAABhCUwHiCEIQkACACKoOwEAAoAAAwAFABCA=}#}
16.设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R, f x 1 为奇函数, f x 2 为偶函数,当 x 1,2 时,
f x ax3 bx.若 f 0 f 3 6 2023 ,则f .
4
四、解答题:本题共 6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 10 分)
已知 A 2,3 ,B 4,1 ,C 0, 3 .
(1)求直线 AB和 AC的斜率;
(2)若点 D在线段 BC(包括端点)上移动时,求直线 AD的斜率的变化范围.
18.(本题满分 12 分)
如图,正四面体(四个面都是正三角形)OABC的棱长为 1,M是棱 BC的中点,点 N满足
2
ON 2NM ,点 P满足 AP AN.3

(1)用向量OA,OB,OC 表示OP;

(2)求 |OP |.
19.(本题满分 12 分)
在下列所给的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加以解答.
①与直线 x 2y 5 0垂直;②过点 (2, 3);③与直线 2x y 2 0 平行.
问题:已知直线 l过点 P(1, 1),且__________.
(1)求直线 l的一般式方程;
(2)已知M (3, 1),O为坐标原点,在直线 l上求点 N坐标,使得 |MN | |ON |最大.
高二数学学科 试题 第 3 页(共 4 页)
{#{QQABRQKAogigABIAABhCUwHiCEIQkACACKoOwEAAoAAAwAFABCA=}#}
20.(本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 A1B1C1中, AA1 AC 3, AB 4,BC 5,点D是线段 BC的中点,
(1)求证: AB A1C
(2)求D点到平面 A1B1C的距离;
21.(本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多面体 ABCDEF中,四边形 ABCD是一个矩形,EF∥AC,AC=2EF,AB=AE=2,
AD=4,∠BAE=120°.
(1)求证:AE∥平面 BFD.
(2)若平面 EAB⊥平面 ABCD,求平面 EAB与平面 FCD的夹角的余弦值.
22.(本题满分 12 分)
在△ABC中,a,b,c分别为角 A,B,C的对边,cos 2A+cos 2C=1+cos 2B且 b=1,
(1)求角 B的大小;
(2) A→B ·A→C <1 1 1若 ,求 + 的取值范围.
2 a c
高二数学学科 试题 第 4 页(共 4 页)
{#{QQABRQKAogigABIAABhCUwHiCEIQkACACKoOwEAAoAAAwA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