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5 07:5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
2023年11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供参考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l 35.5 Fe 56
第Ⅰ卷 (选择题共64分)
选择题(16小题,每题4分,共6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合成不粘锅涂层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没有副作用
D.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分子式:HClO B.中子数为7的氮原子:
C. C1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球棍模型: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Fe B.CO2 C. NaCl D. C12H22O11(蔗糖)
4.下列除杂试剂(括号里为杂质)选择合理的是
A.CO2(SO2):饱和Na2CO3溶液 B.NH3(H2O):浓硫酸
C.CH4 (C2H4):酸性KMnO4溶液 D.Cl2 (HCl):饱和NaCl溶液
5.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将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
B.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C.合成氨工业中,加压更有利于氨气的生成
D. 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6.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番茄中制成水果电池(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外电路转移2 mol电子时,产生22.4 L气体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OH-+H+=H2O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2H+ =H2O+CO2↑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BaSO4↓
8.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下列操作不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
A.实验中取用稍过量的NaOH溶液
B.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器
C.测量过盐酸的温度计立即测NaOH溶液的温度
D.将NaOH溶液缓慢倒入盛有盐酸的内筒
9.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 X
Y Z
A. X的最高正价为+7价 B.原子半径:XC. WZ4分子中含有极性键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
10.设N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 g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分子总数为0.1NA
C.0.1 mol/L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是0.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0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11.下列物质制备原理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氯气:4HCl(浓)+MnO2Cl2↑+MnCl2+2H2O
B.工业生产铁:Fe2O3+3CO2Fe+3CO2
C.工业制备金属铝:2AlCl3(熔融) 2Al+3Cl2↑
D.实验室制备氨气: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
12.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0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x+yC. 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增大
13.工业上可利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该可逆反应分两步进行,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NH2COONH4是中间产物
B.总反应的决速步是反应Ⅰ
C.使用催化剂不能减小总反应的焓变
D.若反应Ⅱ生成的水为气态,则E2变大
14.粗食盐中常含有少量Ca2+、Mg2+、,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i的目的是除去Mg2+ B.沉淀2为BaSO4
2.过程1中加入的试剂X为Na2CO3 D.操作X为蒸馏
15.己知N2(g)+3H2(g)2NH3(g) △H=-92.4 kJ/mol,若断裂1 mol H-H、 1 mol N-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 kJ、391kJ,则断裂l molN≡N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A.431kJ B.649kJ C.945.6kJ D.869 kJ
16.某课外兴趣小组用浓度均为0.1 mol/L的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反应温度/°C 液体体积/mL
Na2S2O3 稀硫酸 H2O
① 25 10 20 0
② 25 V 20 5
③ 50 10 20 0
A.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B.实验①和②是探究Na2S2O3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V=10
C.实验①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③的反应速率更快
D.该实验可通过产生浑浊的时间或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反应的快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6分)
17. (12分)图中烃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D是一种高分子材料,此类物质大量使用易造成“白色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G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关于上述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B的一氯代物有2种
c.用方法③制取C时的原子利用率高 d. D属于纯净物
(3)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会立即对准受伤部位喷射物质c (沸点12.27 ℃)进行应急处理。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H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某同学设计以E和G原料制备H的实验装置如图,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可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18. (12分)工业上以煤炭为原料,通入一定比例的空气和水蒸气,经过系列反应可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原料气。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和O2的反应体系中:
反应Ⅰ:C()+O2(g)CO2(g) △H= -394 kJ/mol
反应Ⅱ:2CO(g)+O2(g)2CO2(g)△H2=-566 kJ/mol
反应Ⅲ:2C(s)+O2(g)2CO(g) △H3=______kJ/mol。
(2)已知C(s)+H2O(g) =CO(g)+H2(g) △H=+131 kJ/mol,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
②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该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____________
a.增加炭的用量 b.适当升高温度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d.通入一定量的氮气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2
1 650 4 2 1.6 1.6 5
2 900 2 1 0.4 0.4 3
①实验1中从反应开始到达平衡时,v (H2O)=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一定温度下,下列说法中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填编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c.v正(CO)=v逆(H2O)
d. CO2、H2的浓度相等
19. (12分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Ⅰ.制备Fe(OH)2:
设计如下实验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Fe(OH)沉淀,选用稀硫酸、铁粉、NaOH溶液进行实验,
(1)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实验时,先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K,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使稀硫酸与铁粉反应,一段时间后,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K,制得白色Fe(OH)2沉淀,且沉淀能持续一段时间不变色。
Ⅱ.配制80 mL 0.2 mol/L FeCl3溶液:
(2)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简外,还需_________。
(3)用托盘天平称量FeCl3的质量为__________。
Ⅲ.实验室模拟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并从废液中回收Cu和FeCl3溶液的流程如图所示:
(4)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5)试剂X在反应中体现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6)可选用的试剂Z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NO3 b.KMnO4(H+) c. H2O2 d.Cl2
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23年11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1-16. (64分)
1-5:DBCDD 6-10:CBAAA 11-16:CCBDC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6分)
17. (12 分)
(1) CH2=CH2 (2分);羧基(2分)
(2) ac (2分)
(3)加成反应(2 分)
(4)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2 分,条件占1分) 饱和碳酸钠溶液(2 分)
18. (12分)
(1) -222 (2分)
(2)①(2分) ②bc(2分)
(3)①0.16 mol/(L·min) (2分) ②放热(2分) ③bc (2分)
19. (12分)
(1)隔绝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2分) 打开(1分) 关闭(1分)
(2)100 mL容量瓶(1分)
(3)3.3 (2分)
(4)2Fe3++Cu=2Fe2++Cu2+ (2分)
(5)还原性(1 分)
(6)cd (2分)
注:1.书写方程式时,化学式有错0分,未配平扣1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的0分;
2.专有名词有错字不给分;
3.合理答案均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