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新课导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
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
记 念 刘 和 珍 君
鲁 迅
三·一八惨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梳理刘和珍的相关事件,概括其精神品质
3、品读语言,感受鲁迅悲愤交织的复杂情感
4、面对“三一八”惨案,鲁迅的思考
5、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一、回顾作者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16部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主要作品
一、回顾作者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与之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结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二、写作背景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执政府请愿。段祺瑞执政府竟然命令卫队向请愿人群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制造了著名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段祺瑞执政府为了掩盖自己的血腥罪行,发布了颠倒黑白的指令,走狗文人陈西滢也跳出来为刽子手开脱罪责,制造流言,毁谤请愿者。
二、写作背景
李大钊是请愿的领导者之一,被士兵用棍棒打伤。
中共北方区负责人陈乔年这一天在执政府前被卫兵用刀刺伤。
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为三月十八日国务院残杀事件忠告国民军》《对于大残杀的感想》《可哀与可怕》《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国的女子》《闲话四则》《死法》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
鲁迅先后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空谈》《如此“讨赤”》《无花的蔷薇之三》等文章,控诉执政府的血腥暴行。
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
知识链接:三·一八惨案后的文学界与教育界
因病动手术的梁启超先生也在医院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愤慨。
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
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学生的血还洒在他身上。作为屠杀的见证人,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
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
刘半农也写诗悼念死难学生,并经赵元任作曲后传唱全城。
著名报人邵飘萍的《京报》,接连发表消息,深入地报道惨案真相。同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杀害。
知识链接:三·一八惨案后的文学界与教育界
知识链接:"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1912-1928)于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形成。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段祺瑞)、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三大派系。各派系在列强的支持下,先后爆发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者则把持北洋政府实权,以中央政权的名义发号施令,谋求自身利益。由于政权更迭频繁,被形象地称"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特别是政治方面,腐败、专制、独裁几乎是这一阶段的代名词。然而,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如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壮大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知识链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
杨荫榆,江苏无锡人。曾留学日本和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获教育专业硕士学位。1924年被任命为北京子师范大学校长。她深受欧风美雨的熏陶,一味强调秩序风,限制学生思想和行动的自由。1925年,女师大学生自治向杨荫榆递交了要她去职的宜言,她借故宣布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下半年,女师大学潮日炽,杨榆被免职。1927年,杨荫榆至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占苏州,要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面对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她还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一天,几个被日军追逐的妇女逃至杨荫榆家,杨荫榆勇敢地站出来同日军交涉保护了这些中国妇女。1938年1月16两名日军把她诱出家门,将其杀害。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记念"现在写作"纪念",是对人表示怀念。"君",对人的尊称。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
三、文题解读
文学常识:写人记事散文的特点
特点 解析
1.写真实片段 所写的内容为真人真事,不是虚构或夸饰的;叙事可完整也可零散,而零散的更多见,不像小说那样有完整的虚构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环境背景等。
2.抒真情实感 写人记事散文虽然重在记叙,但是抒情必不可少。作者在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的同时,还表达出自己对人物、事件的情感判断。作者的个性气质、情感襟怀都在文中充分显现出来。
3.章法自由 一方面精彩,愈散愈痛快淋漓;另一方面散而有法,散中见整,呈现出对立统一的奇妙景象。
4. 语言个性化 散文语言因作者感情而生辉,因作者学识而生味,因作者才华而多姿多彩。反过来,读者可以从散文作品的语言中窥见作者的状况,可以通过知人论世发现作家散文语言生成的缘由。
liáo dàng fěi dí
寥落 长歌当哭 菲薄 洗涤
lìn àn dié dié
赁屋 黯然泣下 喋血 蹀血
lù yǔn fēi dàn
屠戮 殒身不恤 绯红 不惮
zì chuāng hái jié ào
浸渍 惩创 尸骸 桀骜
Cuán pū mǒ ē
攒射 立仆 抹杀 托体同山阿
四、初读文本
读准字音
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当作哭泣。
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
明珠投暗:比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集团,也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四、初读文本
成语积累
五、再读文本,梳理思路
一、二:悼念逝者,叙述写作缘由
纪念逝者
揭露敌人(政府/所谓的学者文人)
警醒庸人
三、四、五:回忆过往及叙述死难的经过
追述平生事迹
概述遇难事实
详写遇难经过
六、七:思考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激励奋然前行
刘和珍是谁?
为什么要记念她?
写文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一、二:介绍写作缘起和目的
( 为什么写)
三、四、五:叙述生平及遇难过
(写了什么)
六、七:总结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写的作用)
记念刘和珍君
写作思路
写作思路:
交代写作缘由——叙述刘和珍事迹——议论惨案教训和意义
五、再读文本,梳理思路
六、品读文本,分析人物
1.阅读一、三、四、五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和表现(抓关键词)。这些主要反映刘和珍哪些性格、品质?
事迹 表现 性格品质
事迹一:预定《莽原》杂志
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要求进步,追求真理
(2段)
六、品读文本,分析人物
1.阅读一、三、四、五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和表现(抓关键词)。这些主要反映刘和珍哪些性格、品质?
事件二:参加师大学潮
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温和善良、敢于斗争、有责任心
(7段)
六、品读文本,分析人物
1.阅读一、三、四、五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和表现(抓关键词)。这些主要反映刘和珍哪些性格、品质?
事件三:徒手请愿牺牲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爱国热忱,勇于担当
(14段)
六、品读文本,分析人物
1.阅读一、三、四、五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和表现(抓关键词)。这些主要反映刘和珍哪些性格、品质?
六、品读文本,分析人物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1.阅读一、三、四、五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和表现(抓关键词)。这些主要反映刘和珍哪些性格、品质?
事迹 表现 性格品质
预定《莽原》全年
毅然
追求进步,渴望真理
参加师大学潮
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
嫉恶如仇,敢于反抗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
请愿被杀害
欣然
爱国热忱
有责任心、卓识远见
温和善良
2.为什么鲁迅要反复提及刘和珍君的四次微笑?
六、品读文本,分析人物
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7段)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8段)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15段)
被虐杀
被污蔑
作用:
1、反复、强调,突出刘和珍的温和善良的性格。
2、对比、衬托,突出执政府的残暴和反动文人卑劣。
3、表达作者对刘和珍的敬意。
3.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
爱国青年 反动势力 庸人
刘和珍、四十多被害青年、数百死伤、猛士 段祺瑞政府、走狗文人、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无恶意的闲人
开悼念会,纪念死者 作“流言”攻击、 污蔑请愿活动 饭后的谈资
悼念,尊敬,称她们为“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控诉暴行,痛斥无耻 痛心
唤醒
六、品读文本,分析人物
知识储备: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一、常见设题方式
1.作品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与××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
二、五个入手角度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关系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知识储备: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形象(性格)形成的历史,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鲜明的个性。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①全面、恰当、实事求是;②注意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③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特征;④把握人物形象(性格)的发展变化。
知识储备: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4.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形象(性格)——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许多小说作品刻画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考生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三、答题模板
1.综合表述式:××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2.分点列举式一:①特点一+分析。②特点二+分析。③特点三+分析。
3.分点列举式二:①从……体现出……特点一。②从……体现出……特点二。③从……体现出……特点三。
知识储备: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①思想进步,追求真理。她毅然预定《莽原》全年,表现她自觉、坚定地追求思想进步。
②勇于反抗,乐观温和。她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却她并不桀骜锋利,而是常常微笑,态度温和。她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既勇猛顽强又温和善良。
③正义果敢,有责任心。“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她担忧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说明她关心母校命运,体现了思想的深沉和胸怀的博大。
④勇敢坚强、忠贞爱国。“欣然前往”执政府门前请愿,说明她勇敢坚强,拥有一腔爱国热情。
六、品读文本,探讨惨案
1.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自愿的,突显出刘和珍的爱国,不怕牺牲,同时驳斥“受人利用”说
致人于死地,凶残,卑劣到了极点
揭露了执政府的卑劣与凶残,
表现了爱国学生的英勇壮举。
偷袭,可见刘和珍他们毫无提防,驳斥了执政府的“暴徒”说
有组织有预谋的一场屠杀行动,驳斥了“自我防卫”说
用意
六、品读文本,探讨惨案
2.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先写概况,即伤亡情况,接着写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形成强烈的反差,其中的荒谬性不言而喻,愤怒的控诉就如火山爆发。
然后写刘和珍参加请愿是“欣然前往”的,最后写段祺瑞执政府怎样用枪弹和棍棒虐杀刘和珍等人,这些反差强烈的事实就成为驳斥反动派流言、痛斥反动派恶行的铁证。
六、品读文本,赏析语言
【点拨】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的意义包含词语的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等;
理解短语的意义要注意短语的丰富内涵和隐喻、象征的意义。
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
(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3)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4)依托手法挖掘。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
【考点点拨】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文章例题
理解词的意义包含词语的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等;理解短语的意义要注意短语的丰富内涵和隐喻、象征的意义。 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3)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4)依托手法挖掘。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
"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哀痛者"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
"幸福者"指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深层意蕴: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六、品读文本,赏析语言
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把作者的愤怒感情推向顶点。“惨象”和“流言”对举,“目不忍视”和“耳不忍闻”并提,概括尽了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残暴无耻和死难青年横遭虐杀的惨状。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什么作用?
六、品读文本,赏析语言
2.“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在那个压迫的年代,大多数的国人都选择沉默,但终归有人不愿意忍受如此屈辱的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是对反动派的警告,人民会站起来反抗;“在沉默中灭亡”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一味忍受只能灭亡。
依稀:模糊。微茫:隐约。本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在这“非人间” 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他们也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而唤醒;而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行。
1.“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怎样理解这句话?
六、品读文本,赏析语言
2段: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段: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5段: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12段: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13段: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22段: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1.文章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该如何理解?
六、品读文本,赏析语言
说
不说
痛惜赞颂爱国青年
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
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悲愤至极,难于言说
不欲敌人快意
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
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悲
愤
激励
手法运用
①全文是以作者的感情为线索,把叙述、议论、抒情有机地融合
文章脉络 文章内容 表达方式
叙述写作的缘由(1、2) 悼念逝者
唤醒生者
交往始末
遇害事实
殉难经过
死难的教训和意义 (6、7) 经验教训
死难意义 叙述为主
抒情为主
叙述为主
夹叙夹议
叙述为主
议论为主
烈士的印象及
死难经过(3、4、5)
②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揭露真相。
③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主旨概括
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的叙述,歌颂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反抗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抨击反对军阀屠杀人民的凶残卑劣和走狗文人造谣中伤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吸取教训,奋起斗争。
作者的情感是深沉的既有对烈士的哀悼、赞美与惋惜之情;又有自己对死者的敬意和内疚;既突出地表现了对反动派的极度愤懑和无以言说的憎恶之情;又有对民众间存在着的愚昧思想的唾弃和抨击;作者号召人们起来革命,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光明前景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