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卷 2023.11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14岁小女孩能吃、能走、能讲,且智力正常,但她的身高与4岁大的小女孩相当。据此判断该女孩幼年时期( )
A.肾上腺素分泌不足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2.氯吡脲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使黄瓜膨大的作用,但过量使用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会使果实畸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氛吡脲可在植物细胞内合成 B.氯吡脲可能促进黄瓜细胞分裂
C.氯吡脲与受体结合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D.应依据推荐浓度施用氯吡脲
3.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 )
A.大脑皮层语言区的H区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
C.大脑皮层语言区的V区 D.大脑皮层语言区的S区
4.如图是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其中“+”表示兴奋,“-”表示抑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神经细胞可能与肌肉连接
B.丙兴奋可导致乙细胞相应部位膜上氯离子通道开启
C.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b、c两点均不能发生膜电位变化
D.图示连接方式有利于对运动的精准控制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是突触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②③④共同构成了一个突触
B.兴奋只能从甲→乙,并使乙产生兴奋
C.甲细胞释放①中物质时,其内线粒体活动增强
D.①中物质释放到③中的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6.光、温度、重力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会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温度会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等生命活动
C.光敏色素是植物唯一的接受光信号的分子
D.重力是调节植物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
7.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B.②内渗透压下降会使②渗入①的量减少而引起组织水肿
C.③内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D.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多种物质
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
B.用乙烯利处理未成熟的香蕉果实,可加速其成熟
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无子番茄
D.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
9.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手接触烫的东西时,会不自觉缩手(情况1)或主动不缩手(情况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情况1没有大脑皮层参与,情况2有大脑皮层参与
B.从接触烫的物体到产生痛觉需要经历完整的反射弧
C.情况1和2可反映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D.情况2对应的突触数量通常比情况1要多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给新冠病毒(2019-ncov)患者直接输入正常人的T细胞能提高其免疫力
B.受惊吓时,惊吓刺激可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通过反射使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人体剧烈运动后导致肌肉酸胀乏力,说明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
D.某人向别人诉说针刺感觉的过程与大脑皮层的S区无关
11.下列有关人体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摄取抗原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巨噬细胞只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C.浆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
D.B细胞的活化一般需要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
12.下列关于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对血糖有调节作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B.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都能催化有关蛋白质合成,促进机体生长
C.雌激素和雄激素分泌过多都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D.各种激素都需要借助体液定向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器官
13.右图是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液体④处的O2浓度大于液体②处
B.正常情况下,液体①处的CO2浓度大于液体⑤处
C.正常情况下,液体①的渗透压和液体④的渗透压大小基本相同
D.正常情况中,饭后6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与①处相比有所升高
14.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植物横向放置以后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
A.mi
D.本实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血浆胰岛素剂量增加可以抑制体内血糖合成
15.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体可通过激素调节来维持稳态。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幼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但不含乙烯
B.水稻患恶苗病体现了植物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C.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提高开花期传粉不充分的油菜产量
D.植物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16.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研制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康复者再次接触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B.相应的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
C.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
D.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17.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液体是内环境中占比最大的成分
B.d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水分流向b,使得b的渗透压增大
C.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b和c
D.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被分解发生在b中
18.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有体温调节中枢,又有渗透压感受器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a、b、c、d的分泌均会增加
C.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和内脏代谢活动增强
D.寒冷刺激使垂体后叶分泌的激素e减少,尿量增加
19.(—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是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的一种主要转运蛋白(如图所示)。血钠和血糖浓度均能调节的功能,高血钠会减少钠的重吸收,而高血糖会增加钠的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运输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蛋白种类不同
B.正常机体摄入过量钠盐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
C.肾小管中的钠盐浓度影响葡萄糖的重吸收
D.糖尿病患者的活性可能受到抑制
20.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二、综合题(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60分)
21.(14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
(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者之间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不同。
(2)有些细菌入侵人体后,其产生的毒素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人体将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离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2.(16分)2020 年 5月 14日开始,武汉给1100万居民检测新冠病毒,规模与速度无与伦比,是举世无双的壮举。研究发现正常人体感染 COVIP-19病毒后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 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VIP-19 侵入人体后,还会引发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此时对于已经侵入宿主细胞的 COVIP-19,抗体_________(能/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时就需要__________识别并与被 COVIP-19 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 ,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3)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23.(15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题干所述外,列举两个植物生长素两重性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而根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地媒体披露,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嫩黄瓜在种植时被涂抹了避孕药(其主要成分是类雌性激素),请判断此类做法是否有效果?有效果请说明有什么效果?如无效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15分)抵抗素和瘦素均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抵抗素和瘦素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1分)
(2)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抵抗素与胰岛素生理作用的关系,实验时对健康小鼠进行不同处理并测定其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给对照组小鼠输入葡萄糖后,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抵抗素能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胰岛素的作用。试提出一种抵抗素作用机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胰岛素能促进瘦素的分泌,而瘦素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二者之间形成___________调节机制。瘦素具有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作用,X蛋白质缺失会导致小鼠对瘦素不敏感。为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计划向12周龄不同组小鼠的腹腔内连续5天注射瘦素(5ug/g体重),检测小鼠每日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情况,请补充完善下表。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体重 摄食量
甲 ①_______________(1分) ②____________(1分) 减少 减少
乙 X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小鼠 注射瘦素 增加 ③______(1分)
丙 正常小鼠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_______(1分) 正常
答案第1页,共2页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
答案
1.C
【详解】A、肾上腺素分泌不足不会导致儿童身材矮小,A不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儿童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导致呆小症,B不符合题意;
C、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其分泌不足会导致儿童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导致侏儒症,C符合题意;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导致儿童智力低下,D不符合题意。
2.A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详解】A、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所以氛吡脲不可在植物细胞内合成,A错误;
B、氯吡脲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使黄瓜膨大的作用,所以推测氯吡脲可能促进黄瓜细胞分裂,B正确;
C、氯吡脲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与特定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调节生命活动,C正确;
D、由题干可知,氯吡脲过量使用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会使果实畸形,所以应依据推荐浓度施用氯吡脲,D正确;
故选A。
3.A
【详解】病人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说明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故选A。
4.C【详解】A、神经细胞末梢能与肌肉或腺体形成效应器,因此图中甲、乙神经细胞可能与肌肉连接,A正确;
B、丙兴奋可导致乙细胞相应部位膜上氯离子通道打开,乙神经细胞产生抑制,B正确;
C、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丙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点发生膜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乙神经细胞产生抑制,c点不发生膜电位变化,仍然是外正内负,C错误;
D、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甲和丙神经细胞产生兴奋,乙神经细胞产生抑制。这种连接方式有利于对运动的精准控制,D正确。
5.B
【详解】A、图中的①表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间隙,④表示突触后膜,②③④共同构成了一个突触,A正确;
B、兴奋只能从甲→乙,可使乙兴奋或抑制,B错误;
C、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因此线粒体活动增强,C正确;
D、①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③突触间隙中可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D正确。
6.C
【详解】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和分布,进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调节作用,A正确;
B、温度会影响开花,同时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等几乎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等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B正确;
C、光敏色素和光合色素都是植物中接受光信号的分子,C错误;
D、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D正确。
7.D
【详解】A、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在细胞内,即③,A 错误。
B、②为组织液,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过多造成的,当组织液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回流增多,导致组织液变少,不能形成组织水肿,B错误;
C、③为细胞内液,若产生乳酸,乳酸会被①内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引起pH的剧烈变化,C错误;
D、体液①为血浆,血浆中含有胆固醇、氨基酸、尿素、CO 等物质,D正确;
8.C
【详解】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引起植株增高,还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A正确;
B、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用乙烯利处理未成熟的香蕉果实,可加速其成熟,B正确;
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的柱头,可得到无子番茄,C错误;
D、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D正确。
9.B
【详解】A、不自觉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为脊髓,主动不缩手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
B、反射的完成是基于完整的反射弧,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没有经历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
C、主动不缩手说明大脑皮层能调控低级中枢,从而控制不自觉缩手这一动作,反映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C正确;
D、主动不缩手受大脑皮层控制,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整个过程更为复杂,所对应的突触数量也会更多,以便能完成更为复杂的反射活动,D正确。
10.B【详解】A、正常人的T细胞未接受过新冠病毒抗原的刺激,不具有更强杀伤力,给新冠病毒(2019-ncov)患者直接输入正常人的T细胞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不能提高其免疫力,A错误;B、受惊吓时,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以及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进而通过反射使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B正确;
C、人体剧烈运动后导致肌肉酸胀乏力,是由于肌细胞无氧呼吸积累大量乳酸引起,但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能中和乳酸以维持pH的稳态,内环境稳态没有遭到破坏,C错误;
D、大脑皮层的S区是控制人的说话功能,某人向别人诉说针刺感觉的过程与S区有关,D错误。
11.D
【详解】A、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
B、巨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
D、体液免疫中,B细胞的活化一般需要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D正确。
12.C
【详解】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水平而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水平升高,它们之间的作用相反,属于拮抗作用,A错误;
B、动物激素是信息分子,不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
C、雌激素和雄激素分泌过多都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此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
D、各种激素都需要借助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器官,D错误。
13.B
【详解】A、正常情况下,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因此④组织液处的O2浓度大于②细胞内液处,A正确;
B、正常情况下,组织细胞释放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因此①动脉端处的CO2浓度小于⑤静脉端出口处,B错误;
C、正常情况下,①血浆的渗透压和④组织液的渗透压大小基本相同,C正确;
D、正常情况中,饭后6小时,血糖浓度降低,人体肝细胞分解肝糖原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故①处的葡萄糖浓度小于⑤处,D正确。
14.A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图中a点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且促进作用也大于b侧,因此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a侧生长素浓度X应介于m和n之间,即mB、a侧生长素的浓度是促进生长,i点的浓度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B错误;
C、n点之后的生长素浓度虽然大于m点,但促进作用小于m点,与b侧生长情况不符合,C错误;
D、a侧生长素的浓度是促进生长,i点之后的浓度是抑制生长,D错误。
15.D
【详解】A、乙烯的合成部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中,幼根中除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外,也含有乙烯,A错误;
B、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产生的,而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不是植物体产生的,不属于植物激素,B错误;
C、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由于油菜产量是收获油菜种子的数量,故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并不能提高油菜的产量,C错误;
D、植物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还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16.D
【详解】康复者再次接触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A错误。相应的浆细胞通过分泌抗体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B错误;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用于接种预防,但病毒不能在组织液中增殖,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C错误;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后,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有特定mRNA的合成,D正确;。
17.D
【详解】A、体液中a细胞内液所占的比例最大,但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中d血浆所占的比例最大,A错误;
B、d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渗透压降低,水分流向组织液,将导致b的渗透压减少,B错误。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组织液和d血浆,C错误;
D、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部分,为组织液,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被分解发生在b中,D正确;
18.D
【详解】AB、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二者都能促进细胞代谢,使产热增加。A下丘脑既有体温调节中枢,又有渗透压感受器,A正确;B正确;
C、c是甲状腺激素,可促进骨骼肌和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促进产热增加,C正确;
D、寒冷时,a、b、c、d激素增加,使产热增加;水平衡调节过程中,因为通过皮肤散失的水分减少,因此e抗利尿激素减少,使尿液增加,但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D错误。
19.D【详解】A、据图可知,图中运输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蛋白种类不同,分别是SGLT2和GLUT2,A正确;
B、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的分泌,从而维持水盐平衡,正常机体摄入过量钠盐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对钠离子的吸收减少,B正确;
C、结合题图可知,Na+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可协助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葡萄糖的运输与钠离子有关,故肾小管中的钠盐浓度影响葡萄糖的重吸收,C正确。
D、糖尿病患者不能正常摄取、利用葡萄糖,推测其可能是因为GLUT2的活性受抑制,D错误;
20.C
解析 图中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e是记忆T细胞,细胞f是浆细胞,细胞g是记忆B细胞,因此⑤是细胞免疫,⑥是体液免疫;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f是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故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g;HIV侵入人体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破坏作用,尤其是细胞免疫;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
21.(1) 组织液 血浆 蛋白质
(2)组织水肿
(3) 8 组织液 HCO3-、HPO42-
22.(1)不能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免疫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
23.(1) II d 顶端优势(棉花摘心植株去顶)、根的向地性
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高,反过来抑制生长素促进植物伸长的作用。(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乙烯含量增多抑制生长)
(2)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3)无效果,(1分)植物无接受动物激素的受体,对植物细胞不起作用 (2分)
24.(1) 蛋白质(1分)
(2) 时间和有无抵抗素 增大 减弱 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胰岛素受体的活性等,合理即可)
(3) 反馈 正常小鼠(1分) 注射瘦素(1分) 增加(1分) 正常(1分)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