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林柯依
尤毅轩
李桓宇
张晗壹
付启菡
竺辰泽
夜间飞行的秘密
学习活动一: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一读课文旁边、课文后面的问题,想想:这些问题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
蝙蝠 苍蝇 铃铛 荧光屏
①在一件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jì xì)着许多铃铛。
②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jì xì)呢?
系
读读下面的问题,想一想:哪些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把相应的序号圈出来。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
2.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3.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4.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
5.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6.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7.飞蛾、萤火虫、猫头鹰,他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读读下面的问题,想一想:哪些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把相应的序号圈出来。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
2.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3.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4.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
5.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6.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7.飞蛾、萤火虫、猫头鹰,他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联系生活经验
课文写法
联系生活经验
学习活动二:
1.默读课文,选择1-2个角度提出问题,写在课文旁边或后面。
2.组内交流,选择大家最想解决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并张贴在黑板上。
3.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是......提出的。
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学习活动三:默读第7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句,借助下图或用自己喜欢的图示,讲一讲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为导引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语文要素: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基于核心素养 整合语文要素 创设真实情境 注重语言实践
真实的任务情境:“最佳提问手账”评比活动
单元教学目标:学习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课时 学 习 内 容
2 学习如何制作“手账”;结合单元页学习日积月累,激发提问及制作手账的兴趣。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学习针对课文全文和部分内容提问。制作“提问手账”。
2 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引导学生多角度提问,结合阅读材料(《它们是茎,还是根?》《冰的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迁移运用提问策略。继续制作“提问手账”。
2 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继续学习多角度提问,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重点学习筛选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对“提问手账”内容进行筛选,完善“提问手账”。
1 学习《蝴蝶的家》,综合运用提问策略,并尝试解决问题。结合《霜的工作》,继续实践运用提问策略,尝试解决问题。
1 结合交流平台,展示、评选“最佳提问手账”......
《夜间飞行的秘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学习多角度提问 教学难点:针对写法提问
学习活动一:
读读下面的问题,想一想:哪些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把相应的序号圈出来。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
2.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3.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4.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
5.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6.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7.飞蛾、萤火虫、猫头鹰,他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借助问题清单 学习提问角度
学生自主提问 小组交流展示
学习活动二:
1.默读课文,选择1-2个角度提出问题,写在课文旁边或后面。
2.组内交流,选择大家最想解决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并张贴在黑板上。
3.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尝试解决问题 探索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