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旧知回顾
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洋流名称。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三节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资料,理解海—气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3.通过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分析,能够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2、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学时间:3分钟
自学内容:阅读教材图文内容
自学任务:
根据导学案提示,阅览课本,
找出问题答案并完成学案
自学 沉浸思考
海—气相互作用
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其中的水热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
展学 精讲点评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大气降水
水汽凝结
87.5%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
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
展学 精讲点评
展学 精讲点评
海水蒸发吸热
长波辐射
海洋吸收70%
海洋表层存储85%的热量
水汽凝结放热
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使海水失去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水汽凝结时,将它从海洋中带来的热量释放出来。
大气通过风力驱使
海水运动
展学 精讲点评
3、海洋对大气温度具有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滞后效应及对气温起和缓作用)
1、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4、海洋是地球表层最大的碳储存库
2、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主要通过潜能输送、 以水汽为载体进行海—气间的热量交换)
5、海-气之间氧气交换(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的两叶肺)
【小结】
展学 精讲点评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量平衡
蒸发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降水
水汽输送
91%直接进行海上内循环
水汽输送
9% 的水汽参与海陆间大循环
降水
蒸 发
世界海洋每年约有45万立方千米海水被蒸发
通过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等水循环,使全球的水量达到动态平衡。
展学 精讲点评
组学 互助讨论
展学 激情展示
自由展
要求
面向同学 声音洪亮
动作迅速 大胆质疑
规范用语:我提问 我回答 我质疑 我补充
展学 激情展示
展学 激情展示
1、读图4-3-5,填写下表(单位:10 km )
458
降水
蒸发
119
降水
505
蒸发
72
119
505
505
47
119
47
径流
径流
2、比较收入量和支出量,说明收支数据特点及其原因。
3、计算海洋蒸发量占全球降水量的百分比,说明其意义。
全球海洋和陆地年降水量之和为577000立方千米,全球海洋和陆地年蒸发量之和为577000立方千米,这两个数据相同。
从数量说明海洋和陆地总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相同,维持了水量的平衡。
原因是海—相互作用使得地球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蒸发量,总体水量基本不变。
海洋年蒸发量(505000立方千米)约占全球年降水量(577000立方千米)的87.5%,说明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水汽,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展学 激情展示
思考:
1.指出北半球低、中、高纬度海洋热量的收支差异。
2.根据热量收支情况,赤道会不会越来越热,极地会不会越来越冷?为什么?
热量收支:低纬度大于中、高纬度
低纬度:热量盈余;中高纬度:热量亏损
不会。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将热量从低纬度地区输送到中高纬度地区,维持着全球热量平衡。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海—气相互作用与热量平衡
低纬度
高纬度
展学 精讲点评
综上所述,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动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的意义
大气环流
大洋环流
展学 精讲点评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水温低于西部。
正常状况下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温度有何不同?
是指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
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顺时针)
暖海
冷海
展学 精讲点评
分析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正常状况下,赤道太平洋两岸温度东低西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热量交换)最终产生热力环流。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
2. 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下降,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
环流方向不变,但强度增加
展学 精讲点评
分析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正常状况下,赤道太平洋两岸温度东低西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热量交换)最终产生热力环流。
3. 说明环流的变化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降水会进一步减少,更加干旱;而西岸降水会进一步加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展学 精讲点评
概念: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的现象。大约每隔2~ 7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1 ~2年,发生年份称为厄尔尼诺年。
“圣婴”
厄尔尼诺现象
异常高温
展学 精讲点评
每隔几年,东南信风突然减弱,甚至转为西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冷海水上涌现象减弱甚至消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海区温度异常升高,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非正常年份(逆时针)
东部水温高于西部,形成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
西部转为下沉气流,气候由温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展学 精讲点评
秘鲁寒流减弱
上升流削弱
饵料减少,
鱼类大量死亡
鸟类失去食物来源,大量死亡或迁徙
海洋捕捞业衰落,经济萧条
对秘鲁渔场的影响
展学 精讲点评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东部地区:
(1)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少雨干旱(南涝北旱)
(2)长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迟
(3)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
(4)全国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
(5)登陆我国台风变少
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
展学 精讲点评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现象。
成因:东南信风加强,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东部底层海水上泛,致海水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
拉尼娜现象
“反厄尔尼诺”
“小女孩”
异常高温
异常低温
非正常年份(顺时针)
展学 精讲点评
降水增多,洪涝灾害加剧。
太平洋西部:
秘鲁寒流增强, 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增多,渔场增产。
降水更少,加剧干旱危害。
太平洋东部:
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
(1)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
(2)我国东北春夏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
(3)我国南方易发生干旱,华北洪涝(南旱北涝)
(4)冬季较寒冷,寒潮多发,南方易出现冻雨、风雪
拉尼娜影响
展学 精讲点评
【小结】
展学 精讲点评
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A.缓解全球变暧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B
A
诊学 当堂检测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
3.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 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 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 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C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则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 )
A.印度尼西亚 B.澳大利亚东部 C.非洲南部 D.秘鲁沿海
5.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干旱和森林大火的地区,最可能出现在( )
A.印度尼西亚 B.秘鲁 C.美国 D.埃及
D
A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某次考察的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若船只于A处出发时是夏季,经过6个月后到达
C处,则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海洋向大气提供热 B.大气向海洋提供热能
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
D.此时C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提供热能
7.海洋对大气温度具有调节作用,原因是( )
A.热容量大 B.含有盐类物质
C.有洋流 D.面积大,体积大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