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体会本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赏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学习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而若要达此目的,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为此,本设计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系列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后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想邀请各位朋友与我一起再次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再访济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它别样的气息。来,我们出发吧。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在冬季,这个城市带给你的最直观的感受是——温晴。
那么这个城市温晴的特点在第一自然段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对比,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这“三无”的城市带给人们的整体感受便是温晴)
板书:三无之城
二、说读课文——发现温晴。
1.听配乐朗诵,看视频。
2.如果用一种色调作为济南的冬天的代表,你会选择什么颜色?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自由表述。
大家都选择的是暖色调,因为温晴。那么你都从哪些方面看到了冬天温晴的景致的呢?
3.小结济南冬天的不同侧面的特点。
城之美 山之美 雪之美 水之美——暖阳、暖城、暖山、不结冰的水
4.如果让你一种形象形容冬天的济南,从文中你看到了哪些形象?
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 引导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段,体会温晴的特点,(守护摇篮的母亲、细致周到的护士、秀美优雅的女子、娇美害羞的少女、俏媚柔情的女子)
5.大家找的真好——怎一片温晴了得!
板书:处处暖色
在这段说读训练中,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这篇文章写的是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欣赏温晴。
借着这片温晴,济南市想推荐自己成为中国北方冬日最佳居住地,他们报送的参选材料就是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现在,麻烦各位评委品读此文,看看冬天的济南能否获此殊荣。
学生活动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文中找寻语句来说明。
提示:
1.文章中仅出现的一次对人的描述,请学生采访并续写。
2.学生可能会找到的语句:
(1)第二段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体会拟人的修辞以及关键字词的使用)。
(2)摇篮一句。
(3)两个“卧”。
(4) 水一段 强调水的特点 暖、亮、清。
3.指导朗读。
学生活动2:冬天的济南我们并未去过,只读此文我们也并无生疏之感,反而感到亲切,生动,除了文中使用了一些优美的字词外,这还得益于文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找找文中都有哪些修辞手法呢?(比喻、拟人)
多媒体:分别说说下面四个比喻为什么用的好:“小摇篮”、“带水纹的花衣”、“小水墨画”、“空灵的蓝水晶”。
明确:“小摇篮”表现的是秀美的山形地貌和舒适的冬暖环境。
换句读: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十分暖和”。
“带水纹的花衣”展现的是雪后山色的斑斓和飘逸美好的情韵。
“小水墨画”写出了山村的疏朗点缀和色彩的古朴淡雅。
“空灵的水晶”让我们看到了天光水色的清净和温晴泉城的靓丽色彩。
这四个比喻句,它们以小喻大,以小写大,以美写美,让济南的冬天充满了诗情画意。哪一课也用到了这样的写法?(《春》)
济南的冬天可以获此殊荣吗?
板书:多有美景
四、赏读课文——感受温晴。
1.既然济南获得了此殊荣,现在我们受济南电视台委托,为他们拍摄一段视频,来表现此段画面。
2.教师配乐朗诵第4段,学生闭目倾听并提出思考问题。
(1)这集着重要表现什么特点?
(2)请为此集宣传片起一个片名。
3.说说你都听到了哪些景物?你们小组商量一下要怎么拍?
(多媒体)温馨提醒:注意画面的色彩,找寻合适的景物并关注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变化。
4.好!开始讨论,交流汇报。
5.在拍摄之前,我们再一起来读一下宣传资料。
板书:点点妙形
五、回读课文——探知温晴。
疑点:对结尾的理解。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济南的冬天会特别美呢?
原来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四年,是他坎坷的人生历程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他称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正是这份深情使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温晴”。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这种温晴也恰恰是作者内心温情的体现,所以我们给这幅对联的横批是:
板书:温晴温情
六、课堂整理——颁奖。
今天我们在实践活动中体味的是文章的一种读法:理解一篇,欣赏一点,精读一段。大家掌握的都不错,所以临近下课,我们要开始今天的颁奖仪式,济南凭借着它温晴的特点,被评为中国北方冬日最佳居住地奖;老舍先生在此文中凭借着比喻、拟人、精妙的词语与句式被评为最佳文采奖;各位同学,你们获得的是最佳发现奖:在这节课中我们一起说读课文、品读课文、妙读课文、回读课文,大家体悟发现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更感受到了这背后也蕴藏着一片“温情”。
七、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老舍的《济南的秋天》
2.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关键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不妨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吧。请以“ 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