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导学案(共22张PPT)统编版(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导学案(共22张PPT)统编版(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6 15:48:1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
五四运动

诞生
中国共产党
让我们追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新征程
新天地
新开端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新征程
新天地
新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巴黎和会1919.1-6
废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
01
取消“二十一条”
02
收回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原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03
中国代表要求:
结果: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
转让给日本
(二)过程及结果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口号
阶段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起
结果 6月5日起
北京
上海
学生
工人、学生、商人
游行、罢课
"三罢"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
反帝反封
第二阶段
五四风雷 新开端
探究: 五四运动有何影响?青年人的爱国运动彰显的斗争精神使五四运动闪耀着哪些重要的历史价值?
是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
是敢为天下先,永不低头的精神
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① 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
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问题探究:
新征程
新天地
新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探究: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共党人是如何勇担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大业的重任?
习近平:
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
中国共产党诞生
1、标志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 上海-(嘉兴)南湖
内容:
①通过了党的纲领
②决定党的中心任务
③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2、意义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习近平在中共成立95周年大会的发言
共产党的诞生带来了什么开天辟地的新希望?
新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1
新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2
新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
新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4
(1)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一大” 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 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陈独秀
★ 1922年召开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对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材料: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1922年 中国共产党二大
反帝反封建
检测任务2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
A.1919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22年
2.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说: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强调农民阶级主力军地位
C.主张国民革命实施国共合作 D.重视革命武装力量的作用
C
A
探究: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凝聚力量’复兴国家与民族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新征程
新天地
新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民党合作。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共两党合作的必要性。
国共两党合作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新高潮:
1926北伐战争
(1)目的:
(2)对象:
打倒列强,除军阀
(反帝反封建)
吴佩孚、孙传芳、
张作霖三派军阀
国民政府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3)成果:
歼灭部分军阀势力、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过程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风雷
无产阶级创立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无产阶级参与领导革命——国共合作与大革命
敢问路在何方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19——1927)
习近平:
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 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



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导学案
【课标要求】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史料和教材,概括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合作探究,说出五四运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2:通过阅读史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并通过梳理中共一大和二大的内容,说明中国共产党逐渐成熟的表现,从而增强对中共党的政治认同。
学习目标3:通过阅读教材,结合预习任务3,梳理国民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凝聚力量”复兴国家与民族的主要表现。
【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1】和【检测任务1】,达成【学习目标1】
完成【学习任务2】和【检测任务2】,达成【学习目标2】
完成【学习任务3】和【洁厕任务3】,达成【学习目标3】
【教学重点】掌握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国民大革命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
【学法建议】
1、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于简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史实,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2、学习方式。要重视阅读课本,在阅读课本过程中要做到自主、全面、扎实,要有所勾画、标注;要积极研读学历案中的材料和探究活动,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认识,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为救亡图存和国家复兴而做出的努力。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1:五四风雷 新开端(预计12min)
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五四运动背景。
探究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不乏爱国主义,从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过零丁洋》诗篇、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郑成功收复台湾、邓世昌壮烈殉国,都洋溢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只有五四精神才第一次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启蒙与救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传统的爱国主义具有了现代性的神髓。这是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独特性所在,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文化觉醒的重要体现。
——胡伟《从近代史到现代史的转折点》(解放日报2019年5月14日)
材料二: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其中很多都是介绍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如《晨报》《民国日报》。
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请回答: 五四运动有何影响?青年人的爱国运动彰显的斗争精神使五四运动闪耀着哪些重要的历史价值?
检测任务1: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纪念大会上讲道: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次大会纪念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建议从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革命范畴等角度对比)
学习任务2:日出东方 新天地(预计15min)
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共产党的诞生带来了什么开天辟地的新希望?
检测任务2: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
A.1919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22年
2.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说: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强调农民阶级主力军地位
C.主张国民革命实施国共合作 D.重视革命武装力量的作用
学习任务3:国共合作 新征程(预计8min)
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民党合作。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共两党合作的必要性。
探究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主义对北伐战争开始是持“中立”态度的,但随着北伐胜利进军,受其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直系军阀迅速败溃,特别是工农群众运动蓬勃高涨,他们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公然干涉中国的国民革命。1926年9月5日,英国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四川万县县城,屠杀中国军民,制造了“万县惨案”。1927年2月,美国建议将上海划为中立区。
材料二:不仅列宁相信,而且托洛茨基,甚至是斯大林都相信,俄国革命只有与世界革命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但也正是这样看似成熟于俄国革命的革命观念和革命经验,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严重脱离中国社会的实际。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
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检测任务3: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以下这两首歌曲
A.反映了寻求救亡之道的时代主题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最终胜利
C.体现了中共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D.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
2.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课堂收获】
一个开端:五四运动
一个政党:
一次合作:
一次革命:
一个高潮:北伐
【课后延展】建构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诞生、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之间的关联。
课后检测
1.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举办过六届,培养了800多名学员,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批干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
A.为革命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 B.反映出农民阶级领导革命的趋势
C.加速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D.说明农民运动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2.有学者认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几千年历史是黑暗的皇权专制的历史”“国民性需要改造”“个人解放”“民主科学”等“母题”已经建构,五四新文化运动只是将其“扩大化”为一场社会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A.维新变法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B.五四运动植根于思想启蒙的传承
C.辛亥革命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 D.新文化运动缺乏理论创新的动力
3.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引起了经历大革命失败并关注中国前途的学者们的思考,引发了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论战中,中国是否有过奴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起讫时间、特点以及接续其后社会的性质,即是否有“商业资本主义社会”。这反映出
A.先进人士对中国命运的思考 B.救亡和启蒙成为时代的主题
C.唯物史观主流地位已经确立 D.学界对时代的认识逐渐趋同
4.中共二大宣言指出“农民以独立耕种的小农和佃农、雇农占绝大多数,因为地主剥削和军阀暴征等因素,生活在贫困和痛苦之中,但他们有很大的革命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因素’,‘而且那大量的贫困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据此可知中共
A.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B.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已意识到农民是革命主力军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围绕如何处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发生了争论。一方坚持无产阶级应与资产阶级合作,可进入资产阶级政府担任官员;另一方反对合作,认为合作会导致放弃自己的原则,成为叛徒。后来双方都做了一定妥协。这
A.使新民主主义的道路得以确立 B.为国共合作留下政治空间
C.表明了革命奋斗目标尚未明确 D.否定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四年零三个月,涉及三十多个国家,卷入人口超过十五亿,参战人员多达七千多万。在一战期间欧洲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近代的欧洲和亚洲》
材料二 1918年2月1日,皖系引奉军入关,劫走大批直系军火;
1918年5月15日,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
1918年9月5日,上海永安公司在南京路正式开业;
1918年11月15日,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材料: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习近平在中共成立95周年大会的发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