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著有《刘梦得文集》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我被贬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已二十三年。”1、首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段解释——表达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意。2、颔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句段解释“怀念友人只能独自空吟《思旧赋》,回到家乡反而像烂柯人一样,很多人都不认识了。” ——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悲凉心境。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丰富诗歌的内容。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借向秀对嵇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借晋人王质的故事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句段解释3、颈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树前万颗绿树生机勃发。”“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遭贬),“千帆过”“万木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变化。
——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官途谪升的豁达开朗胸怀。句段解释4、尾联: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天听你赠歌一曲,暂且靠这一杯酒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励。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辛酸、愤懑怀恋、悲凉豁达坚强、乐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比喻积极进取、乐观豁达抒怀小结:
作者借由这首诗抒发了不能任由自己任意放纵,一味地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与友人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感慨很深,但读起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而相反是振奋。 赤壁
杜牧
折戟(ji)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咏史诗。——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杜牧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是一只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历史久远,并未销蚀,拿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辨认出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遗物。”句段解释这两句叙事,写诗人从前朝旧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已帮助,大乔小乔早就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
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
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小乔乃周瑜之妻。句段解释——由叙事引发议论,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借“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表示吴国的命运。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之情。小结:
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但诗人咏史,只是借题发挥,并非写历史鉴定。杜牧这样写,有借史事抒发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感的意思。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南宋政治家和诗人。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写作背景:
德佑元年(1275),元兵攻打南宋,文天祥起兵勤王。后兵败被俘,囚禁文天祥的船队经过零丁洋,元军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遂写下此诗以明志节,终以不屈被害。【作者作品简介】1、首联: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苦读经书,取得功名,在兵荒马乱、荒凉冷落的战斗中,度过了四个年头。”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句段解释 首联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频繁战斗四年。
而此时,南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句段解释2、颔联: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祖国河山支离破碎,像被狂风吹散的柳絮;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雨打的漂泊不定的浮萍。”——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生动形象。句段解释3、颈联: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在惶恐滩头诉说对国事的担忧,在零丁洋上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国家形势的危险和自己所处环境的孤苦。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前一个“惶恐”“零丁”:地名。
后一个“惶恐”“零丁”:表心情。
句段解释4、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无一死?只求留下一颗对祖国赤诚之心永垂史册。”
丹心:爱国之心,忠心。——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小结:
《过零丁洋》一诗,追忆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