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伊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4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蓝细菌和支原体均为原核细胞,下列为两者均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染色体
2.“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水深。”每年7~8月份是莲蓬采摘的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莲与荷塘中的青蛙都具有器官和系统
B.荷塘中的所有水草构成一个种群
C.莲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D.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3.细胞学说促进了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的融通,从而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B.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一切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细胞学说形成的技术支持之一是电子显微镜的诞生
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4.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及其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碳元素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B.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Na+可以维持细胞的兴奋性,因此摄入越多越好
D.细胞中的一些元素含量较少,但作用很重要
5.向梨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水浴加热,梨匀浆中会出现哪种颜色?
A.砖红色 B.紫色 C.红色 D.橘黄色
6.绿茶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茶类,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下列关于绿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晒干的茶叶中只含有机物,不含无机物
B.新鲜茶叶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C.新鲜茶叶细胞中C、O、N、Fe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D.茶叶细胞和人体细胞所含元素含量大致相同,但元素种类差异很大
7.糖类是人体每天需要摄入的物质,下列哪种糖类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A.葡萄糖 B.半乳糖 C.核糖 D.淀粉
8.纤维素等糖类被一些科学家称为“第七类营养素”,具有增加饱腹感、加速肠蠕动等特点,粗粮、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纤维素又叫膳食纤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纤维素是一种多糖
B.植物细胞壁含有丰富的纤维紫
C.纤维素是人体细胞中主要储能物质
D.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9.物质种类的概念图如下,下列选项中a、b、c所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A.a—糖类、b—二糖、c—几丁质
B.a—细胞中的无机物、b—水、c—自由水
C.a—细胞中的元素、b—大量元素、c—Zn
D.a—脂质、b—固醇、c—磷脂
10.人体进行运动时,体内脂肪与糖类的供能比例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强度 低 中 高
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 8:2 5:5 2:8
A.相比于等量糖类,脂肪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
B.当糖类代谢出现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C.中强度运动时,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相等
D.相比于低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
11.某种胶原蛋白是由三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相邻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该胶原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有亮氨酸、苯丙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胶原蛋白最多含有三个游离的羧基
B.该胶原蛋白中的亮氨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
C.该胶原蛋白经高温处理后遇双缩脲试剂不产生紫色反应
D.该胶原蛋白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游离的氨基中
12.下列物质不属于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H2N—CH2—CH2—COOHCOOH
C. D.
13.人体细胞中I、Ⅱ两种核苷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处的碱基可以为A、C或G
B.由I组成的物质一般为单链结构
C.由Ⅱ组成的物质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D.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均储存在I的排列顺序中
14.物质甲进行水解生成单体的过程如图所示,物质甲最可能是
A.脂肪 B.淀粉 C.蛋白质 D.DNA
15.物质X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X一般含有C、H、O、N、P B.物质X主要在核糖体上合成
C.甲具有亲水性,乙具有疏水性 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物质X密切相关
16.某细胞膜的结构如图所示,①~③为细胞膜上的结构或成分,④为细胞骨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①
B.细胞膜上的②均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C.③为双层磷脂分子,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D.④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17.在成人体内,相比于骨骼细胞,唾液腺细胞中数量更多或膜面积更丰富的细胞器是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I、Ⅱ、Ⅲ、IV是按照不同的特征对细胞器进行分类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中的细胞器均含有核酸
B.Ⅱ中的细胞器均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C.Ⅲ中的细胞器均含有磷脂分子
D.IV中的细胞器均可存在于一些植物细胞中
19.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时,①会高度螺旋化
B.②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③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0.细胞内的CO2浓度由于呼吸作用而升高时,CO2便通过扩散作用排出细胞,进入细胞外液。下列各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与CO2排出细胞的方式均相同的是
A.O2、乙醇 B.甘油、葡萄糖
C.抗体、氨基酸 D.水、Na+
21.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红细胞吸收的水分主要储存在液泡中
B.红细胞的细胞质的浓度低于NaCl溶液的
C.红细胞大量吸收水分导致细胞破裂
D.红细胞与NaCl溶液之间的水分子是单向流动的
22.某细胞吸收物质X与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物质X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胞吞 B.被动运输 C.主动运输 D.胞吐
23.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生理状态的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X和Y分别表示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后的细胞部分)长度和细胞长度。将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若X/Y的值越大,则不能推测
A.实验后细胞中的紫色越浅 B.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越低
C.实验后细胞的吸水能力越弱 D.实验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24.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不同温度下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根细胞吸收磷酸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该植物根细胞对磷酸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细胞外的磷酸盐浓度越高,根细胞吸收磷酸盐的速率就越快
D.4℃时,M点以后限制根细胞吸收磷酸盐的因素是磷酸盐转运蛋白数量
25.由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B.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时会消耗能量
C.由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 D.该过程只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图甲为生物界细胞种类概念图,图乙为两种不同的细胞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②处为__________。与①类型细胞相比,②类型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2)图乙中的A、B细胞分别属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①”或“②”)类型细胞。A、B细胞均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3)已知图乙中的A、B细胞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两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具体场所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其中B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是含有____________等相关色素。
27.(10分)脑啡肽是人体内的一种肽类神经递质,其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脑啡肽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酸,共有__________种R基。脑啡肽合成过程中形成肽键的场所是__________。
(2)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可将___________作为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一个标准。
(3)人食用蛋白质类食物时,经常对其进行炒、煮等高温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
28.(11分)通过对实验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显微镜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甲、乙两个视野,如图所示。
①由甲视野到乙视野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视野的亮度会___________(填“变亮”或“变暗”)。
②由甲视野到乙视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会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图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属于绿色植物细胞的一种,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2)1970年,科学家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3)洋葱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材料。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并不是理想材料,这是因为外表皮细胞___________。
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满足质壁分离的条件是a.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c.__________。
29.(10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过程,测得其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中首先出现放射性的具膜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a”、“b”、“c”或“d”),可以为该过程提供动力的是___________(填“a”、“b”、“c”或“d”)。
(2)由b到d,分泌蛋白通过____________进行运输。d的膜面积在图示过程中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基本不变”)。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不能用3H只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0.(10分)适量氮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NH4+是农作物根细胞吸收的主要无机氮源之一,相关转运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氮元素可用于合成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
(2)AMTs是一种通道蛋白。据图分析,根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吸收NH4+,当土壤中的NH4+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根细胞吸收NH4+的速率不再随着NH4+浓度增加而增加,此时限制根细胞吸收NH4+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NH4+进入根细胞后会分解为NH3和H+,根细胞可以通过H+-ATPase将H+运出根细胞,此过程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做出判断的依据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
(4)根细胞通过H+-ATPase排出H+的转运方式,对于根细胞的意义是________,从而保证根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华伊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
1.B【解析】蓝细菌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染色体,细胞膜是两者共有的结构,B项符合题意。
2.C【解析】莲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A项错误。荷塘中可能有多种水草,不一定属于一个种群,B项错误。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构成群落,D项错误。
3.A【解析】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B项错误。光学显微镜的诞生为细胞学说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C项错误。细胞学说只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项错误。
4.C【解析】Na+可以维持细胞的兴奋性,但不能摄入过多,C项符合题意。
5.A【解析】梨匀浆富含还原糖,若向其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则梨匀浆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项符合题意。
6.B【解析】晒干的茶叶中也含有无机物,A项错误。新鲜茶叶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项正确。新鲜茶叶细胞中C、O、H、N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Fe是微量元素,C项错误。茶叶细胞和人体细胞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D项错误。
7.D【解析】淀粉属于多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D项符合题意。
8.C【解析】纤维素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不是人体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项错误。
9.B【解析】几丁质是一种多糖,A项错误。Zn属于微量元素,C项错误。磷脂不属于固醇,D项错误。
10.A【解析】当糖类代谢出现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供能,但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项错误。中强度运动时,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不相等,C项错误。相比于高强度运动,低强度运动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D项错误。
11.B【解析】该胶原蛋白是由三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其R基中可能含有羧基,因此该胶原蛋白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羧基,A项错误。亮氨酸、苯丙氨酸等是必需氨基酸,人体只能从食物中获取,自身不能合成,B项正确。该胶原蛋白的相邻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其所含氨基酸的R基中可能含有S,因此该胶原蛋白的组成元素是C、H、O、N、S等,C项错误。胶原蛋白中的N主要存在于—CO—NH—中,D项错误。
12.B【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项符合题意。
13.A【解析】由图分析可知,I为脱氧核苷酸,Ⅱ为核糖核苷酸。由I组成的物质是DNA,DNA一般为双链结构。由Ⅱ组成的物质是R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少数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即Ⅱ的排列顺序中。综上所述,B、C、D项错误。
14.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物质甲水解生成的单体类型有5种,因此物质甲最可能是蛋白质,C项符合题意。
15.B【解析】物质X是磷脂,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项错误。
16.C【解析】一些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可通过通道(如胞间连丝)进行,A项错误。细胞膜上的
②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B项错误。④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D项错误。
17.C【解析】相比于骨骼细胞,唾液腺细胞的分泌功能旺盛,因此其含有更多数量的线粒体及膜面积更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项符合题意。
18.B【解析】Ⅱ中的细胞器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中心体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其主要与细胞分裂有关,B项符合题意。
19.C【解析】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C项符合题意。
20.A【解析】CO2排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O2、乙醇、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葡萄糖、氨基酸、Na+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抗体从细胞中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作用。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21.C【解析】红细胞没有液泡,A项错误。红细胞吸水涨破,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质的浓度高于NaCl溶液的,B项错误。红细胞与NaCl溶液之间的水分子是双向流动的,D项错误。
22.B【解析】物质X进入细胞不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的影响,说明该跨膜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B项符合题意。
23.D【解析】若X/Y的值越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越近,说明实验前的蔗糖溶液的浓度越低,实验后细胞液浓度越低,细胞的吸水能力越弱,质壁分离程度越小,D项符合题意。
24.A【解析】4℃时,M点以后限制根细胞吸收磷酸盐的因素是磷酸盐转运蛋白数量和温度,D项错误。
25.D【解析】图中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项错误。
26.(1)原核细胞(1分)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分)
(2)①(1分) ②(1分) 核糖体(1分)
(3)不相同(1分) 叶绿素、藻蓝素(2分)
【解析】(1)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可以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2)图乙中的A、B细胞分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者均含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3)图中A细胞含有叶绿体,B细胞不含有叶绿体,因此两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具体场所不相同。B细胞为蓝细菌,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7.(1)5(1分) 4(2分) 核糖体(2分)
(2)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2分)
(3)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人体内的蛋白酶水解,从而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合理即可,3分)
【解析】(1)图中肽链由5个氨基酸形成,脑啡肽共有4种R基。(2)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因此可将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作为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一个标准。(3)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人体内的蛋白酶水解,从而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28.(1)①增大(1分) 变暗(1分)
②减少(1分) 自养(1分)
(2)荧光标记法(1分) 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2分)
(3)①含有紫色色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颜色干扰(2分)
②c.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2分)
【解析】(1)由甲视野到乙视野,显微镜从低倍镜到高倍镜,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2)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荧光标记法,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3)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色素,容易造成颜色干扰。
29.(1)b(2分)c(2分)
(2)囊泡(2分) 基本不变(1分)
(3)若用3H只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则3H可能全部进入脱去的水分子中,从而无法根据放射性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过程(合理即可,3分)
【解析】(1)a、b、c、d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过程中,首先出现放射性的具膜细胞器是b,即内质网;可为该过程提供动力的是c,即线粒
体。(2)由b到d,分泌蛋白通过囊泡进行运输;d即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过程中基本不变。(3)亮氨酸羧基中的H在脱水缩合过程中可能会全部进入脱去的水分子中。
30.(1)核酸(1分) 蛋白质(1分)
(2)协助扩散(1分) AMTs的数量(1分)
(3)主动运输(1分) ①消耗ATP(或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2分) ②逆浓度梯度运输H+(1分)
(4)降低根细胞中H+浓度(2分)
【解析】(2)AMTs是一种通道蛋白,NH4+通过AMTs进入根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该过程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限制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转运蛋白的数量和浓
度梯度。(3)从图中可以得知,根细胞可以通过H+-ATPase将H+运出根细胞,此过程会消耗ATP,且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H+运出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