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打假“鲁迅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
人就是江湖。
——鲁迅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斗图!
——鲁迅
我实在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
——鲁迅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鲁迅
假的!
假的!
真的!
真的!
摘自鲁迅短篇小说《故乡》。
摘自1927年鲁迅致台静农的一封信。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那是一种学问和事业。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
1892年,入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
18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学开矿。
1902年,公费赴日本留学。
1904年,入仙台(日本)医学专门学校。
1906年,决定弃医从文。
1906年,不再入学读书,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
早期教育
鲁迅早期先后在哪些地方接受教育?
私塾
新式学堂
留学
新教润桃李
鲁迅
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 阶段 时期 成果
产生 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发展 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
进一步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
1904年 《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
洋务运动时期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制
甲午战争后
新教润桃李
材料二:《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课程与课时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图画
一年级 1 9 4 8 3 2 4 2 1
二年级 1 9 4 8 2 3 4 2 1
材料一:明清时期,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只限于八股文。 ——摘自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1、对比两则材料,分析近代新式教育的学习内容“新”在何处?
2、科举制废除后,在新式教育背景下,读书人不再以“学而优则仕”为唯一出路,他们可以从事哪些职业?
新式教育不再局限于儒家四书五经,科目设置更加丰富,逐步开设自然科学课程。
课堂练习
新教润桃李
读书人不再以“学而优则仕”为唯一出路 ,他们何去何从……
社会发展推动教育革新,教育的革新推动社会进步。
梁启超 张謇 陈独秀 詹天佑 毛泽东
唯物史观: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新教润桃李
1909年,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员。
1910年,任绍兴中学堂教员。
1912年-1925年,任南京政府教育部佥( qiān)事,兼任北京大学等学校讲师。
1913年,文言文小说《怀旧》发表于《小说月报》。
1918年1月,任《新青年》杂志编委。同年5月,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
1923年,自费200元在新潮出版社出版小说集《呐喊》。
迷茫的职业初期
归国后,鲁迅从事过哪些职业?
教师
政府职员
编委
作家
哪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平台?
新闻出版业
传播启民智
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中华书局
生活书店
解放区延安新华书店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是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传播启民智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传播启民智
活动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段《申报》卖报广告词,并推选一名“代言人”展示。
2、设计内容要求符合社会背景,体现历史时代感。
3、彰显小组特色,个人创新、表演等综合能力。
4、展示结束后,由同学们投票选出“卖报KING”,上台领取奖杯和奖品。
活动一:“卖报”大PK
传播启民智
丰富人民生活;
活跃社会经济;
启发民智,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
报纸在当时的作用:
传播启民智
1918年,新文化运动推进,发表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创造短篇小说《阿Q正传》。
1926年4月,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北洋军阀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
1930年,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被选为常务委员。
创作的“黄金时代”
笔墨写春秋
鲁迅分别在怎样的国内历史背景下,创作了以上作品?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齐白石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曹禺
巴金
老舍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狂人日记》、《阿Q正传》
《女神》
《子夜》
《雷雨》
《家》
《骆驼祥子》
《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
《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黄河大合唱》
《墨虾》、《蛙声十里出山泉》
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笔墨写春秋
中外文化的交融,带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推动了文艺的繁荣。
20世纪初,西方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定军山》《歌女红牡丹》 《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 《渔光曲》
笔墨写春秋
在物质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日趋丰富。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团结抗战。
笔墨写春秋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
《暴风骤雨》
歌剧《白毛女》
笔墨写春秋
1840年
1949年
1901年
1919年
1921年
1931年
1945年
鸦片战争
《辛丑条约》签订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
活动二:穿越百年,以纸为戎
活动规则:
1、在时间轴上任选一个时间节点(可自由添加其他节点)。
2、以文艺工作者的身份,为国家进步、民族振兴而创作。
3、展示你想创作的作品形式及要表达的主旨思想。
抨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侵略者、官僚资本主义……
传播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鼓励民心、传播希望……
社会现实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作品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现实与文艺创作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笔墨写春秋
唯物史观: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终年55岁。
笔墨写春秋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一九三四年
饥荒
礼教牢笼
封建愚昧
麻木无情
鲁迅所为之战斗的那个腐朽封建的“旧中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今天的中国,国富民强,人们安居乐业。
如今,我们重读“鲁迅”,又有何新的意义呢?
活动三:薪尽火传
笔墨写春秋
鲁迅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回归理性,守住“民魂”。鲁迅先生为民族灵魂而呐喊,坚守正义,绝无后退的精神,将继续引领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笔墨写春秋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