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自主检测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自主检测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5 23: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自主检测提升卷
考查范围:第1、2单元 (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们规定水刚好结冰的温度是 ,水沸腾的温度是 .
2. 、 等方法可以加快水的蒸发速度。
3.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 。泡中药冲剂时可以通过 、
等方法加快药剂溶解。
4.我们可以用 或 称量物体的质量。
5.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与往篮球里充气相比较,相同之处是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冰融化的快慢与周围的环境温度有关系。 ( )
2.白糖能溶解在水中,但溶解的质量是有限的。 ( )
3.我们可以利用铁屑可以被磁铁吸引的原理,将铁屑与木屑分离。 ( )
4.物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液体、气体微粒之间的距离不同。 ( )
5 .酒精灯的内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次之,外焰的温度最低。 ( )
6.我们可以通过搅拌来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 )
7.空气很容易泄露,但我们还是有办法收集空气。 ( )
8.打气简能给袋子充气,是因为打气筒将外面的空气转移到袋子里。 ( )
9.空杯子里没有任何物质。 ( )
10.空气之所以能够被压缩是由于空气里的微粒自身的大小改变。 (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水蒸气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 )。
A. 融化 B. 凝固 C.凝结
2.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并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 ( )
A. 用湿抹布或用沙土扑灭 B. 用嘴吹灭 C. 用水扑灭
3.2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食盐。
A.7 克 B.18 克 C.36 克
4.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刚好碰到容器的底部
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C.读数时,视线平视刻度
5.( )能将海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A.用滤网将海水中的食盐过滤出来 B.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剧烈摇晃
C.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太阳下暴晒
6.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
A.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B.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C.加热得更快
7.在同样体积的水中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
A.食盐溶解得更少 B.小苏打溶解得更少 C.两者一样
8.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B.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C.食盐和小苏打哪一个在水中溶解得多
9.一杯饱和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将杯底的盐分离出来。
A.往杯中加水 B.过滤 C.倒入蒸发皿中加热
10. 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和把气球吹大,这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 )。
A.都还是原来的物质 B.橡皮泥和气球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C.橡皮泥和气球都容易被压缩
11.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空气,下列理由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为动物呼吸提供氧气 B.空气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
C.空气不占据空间
12.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占据的空间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B.空气是无色、透明的 C.空气很轻,没有重量
13.17世纪时,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 )。
A.占据空间 B.能压缩 C.有重量
14.关于水和空气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无味、透明的 B.都会流动 C.都有固定的体积
15.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能观察到空气( )。
A.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毫升 B.很难被压缩
C.可以被压缩到0毫升
16.生活中,( )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A.吹肥皂泡泡 B.用吸管喝饮料 C.充气的篮球会弹起来
17.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北极的冰块太冷不会变成水蒸气 B.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中也有水蒸气
C.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18.“吹不大的气球”的实验结果是因为空气( )。
A.会被压缩 B.占据空间 C.有重量
19.冬天里,将盛有半杯热水的水杯拧紧后难以打开。这主要是因为( )。
A.杯盖受冷收缩 B.杯中的水受冷收缩 C.杯中的空气受冷收缩
20.小宇先将两个充满气的气球挂在天平的两端,调节至平衡,然后把左端气球口 稍稍打开,他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天平左端向下倾斜 B.仍然平衡 C.天平右端向下倾斜
四、简答题(共16分)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观察到下面描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积水,天晴了,地面的积水很快就不见了,积水到哪里去了呢 ”"放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有水珠出现。"
(1)积水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是水变成了 ,到空气中去了,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 .
(2)玻璃杯外面的水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是 遇冷形成的,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 .
2.请根据题目,补充完整实验的过程。(8分)
(1)请写出该实验探究的主题: .
(2)补充完整实验过程:(5分)
a .往水槽里面加水,至水槽的2/3处;
b.将纸塞到杯子 ,杯口 ;
C. (填“竖直”“倾斜”或“水平”)倒立,扣入水中;
d. (填“竖直”“倾斜”或“水平”)移除,擦干杯口;
e. 观察:纸 (填“变湿”或“没有湿”)。
(3)如果倾斜玻璃杯放入水槽,纸会 .
(4)实验结论: .
五、附加题(共14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走马灯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玩具,大约在11世纪就有关于它的记载。走马灯的外形多为宫灯状,内有纸轮风车(叶轮)以及剪纸人马等图案。点燃灯里的蜡烛,纸轮风车随之转动,灯屏上就出现了人马追逐的影像。走马灯是根据热空气上升产生推力的原理制成的。点燃灯内的蜡烛,被加热的空气体积膨胀的同时密度减小,在灯筒内徐徐上升。运动的热空气便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起来。
走马灯工作时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在这个过程中,热空气不断上升,下端的冷空气随即补充进来,从而循环往复。所以,只要蜡烛不灭,走马灯就会不停地转动。
(1)走马灯的转动是以( )为动力。
A.蜡烛 B.热空气 C.电力
(2)走马灯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 能。(4分)
(3)下面哪个现象与走马灯的原理有关 ( )
A.孔明灯升空 B.电风扇转动 C.水变成水蒸气
(4)当我们熄灭蜡烛,走马灯会( )。
A.越转越快 B.越转越慢最后停下 C.按原来的速度转动
(5)结合我们在“空气”单元学过的知识,说说风的成因。(4分)
.
参考答案
一、1.0摄氏度 100摄氏度 2.升高温度 加快周边空气流动
3.不同 搅拌 提高水温 4.天平 电子秤 5.还是原来的物质
二、1.√ 解析:温度升高,冰融化的速度加快。
2. √ 解析: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
3. √ 解析:磁铁可以吸引铁屑,不能吸引木屑。
4. √解析:固体、液体、气体微观上的差异就在于微粒之间的距离不同。
5. × 解析: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6.× 解析:搅拌可以加速食盐溶解,但不能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7.√ 解析:我们可以通过集气瓶、气球等收集空气。
8. √ 解析:打气筒本身不产生空气,将外界的气体转移到袋子里。
9.× 解析:空杯子中有空气。
10.× 解析:空气被压缩时,微粒自身大小不变,微粒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三、1.C 解析:本题考查“凝结”的概念。
2.A 解析:酒精酒出燃烧时,不能用嘴吹或者用水扑灭。 点 评:使用酒精灯时,要按要求规范操作,安全第一。
3.A 解析:10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食盐36克,则2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食盐7克。
4.C 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刻度液面齐平。
5.C 解析:海水在太阳下暴晒,使水分蒸发,可以使海水中的盐分分离出来。
6.B 解析: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使石棉网上的仪器受热均匀。
7.B 解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弱。
8.B 解析:研究的问题要具体。
9.B 解析:分离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和水,用过滤的方法。
10.A 解析:橡皮泥有固定的形状,不容易被压缩。
11.C 解析: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
12.C 解析:空气很轻,但也有质量,
13.C 解析: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有重量。
14.B 解析:水和空气都是无色的,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15.A 解析:空气不能被无限压缩。
16.C 解析:篮球碰到地面时,被挤压,空气压缩,恢复时产生弹力。
17.A 解析:低温时冰块也会缓慢升华成水蒸气。
18.B 解析:瓶子内原有的空气占据空间,使气球吹不大。
19.C 解析:杯中的空气受冷收缩,使杯盖难以打开。
20.C 解析:左边气体减少,重量减轻,天平向右倾斜,
四、1.(1)水蒸气 蒸发 (2)水蒸气 凝结
2.(1)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2)底部 朝下 竖直 竖直 没有湿
(3)湿 (4)空气占据空间
五、(1)B (2) 热 动 ( 3 )A (4)B (5)空气流动形成风(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以阅读 资料的形式,考查风的成因。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考查了课本上的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