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项练(3)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题专项练(3)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5 17:0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选择题专项练(上)
1
2
3
4
5
6
7
1.(2023·华中师大附中二模)《后汉书》中记载蔡伦造纸“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蔡翁碑》上刻有“砍其麻、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头、舂以舀、抄以帘、刷以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树肤”是指树皮,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麻头”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C.现代“鱼网”的主要成分是尼龙,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造纸术可用“沤、蒸、捣、抄”四个环节描述,其中“蒸”为“蒸馏”
D
解析 造纸术可用“沤、蒸、捣、抄”四个环节描述,其中“蒸”为“蒸煮”,使植物纤维软化,胶质溶解而与纤维分离,用于后续造纸,D错误。
1
2
3
4
5
6
7
2.(2023·北京西城区二模)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得新型的可化学循环的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标记*的碳原子被还原
B.可用银氨溶液检验化合物Ⅲ中的官能团
C.反应②和反应③都发生了π键的断裂
D.聚合物Ⅳ可以通过水解反应降解为小分子
D
解析 标记的碳原子上从连接溴原子变成连接ZnBr,根据溴的化合价为-1价,锌的化合价为+2价分析,碳原子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正确;醛基能用银氨溶液检验,B正确;反应②和反应③都发生了双键变成单键的变化,即发生了π键的断裂,C正确;聚合物Ⅳ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水解后生成的仍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小分子,D错误。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3.(2023·江苏南京二模)格氏试剂(RMgX)与醛、酮反应是制备醇的重要途径。Z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3CH2—中碳负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B.Y分子与Z分子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C.Z易溶于水是因为Z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D.以CH3COCH3、CH3MgBr和水为原料可制得Z
D
1
2
3
4
5
6
7
解析 CH3CH2—中碳负离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1=4,则杂化轨道类型为sp3,A正确;连接4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则Y、Z中与O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均为手性碳原子,B正确;Z含羟基,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则Z易溶于水,C正确;由流程可知,以CH3COCH3、CH3Mg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2C(OMgBr)CH3,然后与水反应生成(CH3)3COH,得不到Z,D错误。
1
2
3
4
5
6
7
4.(2023·山东济宁二模)某AgNO3浓差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使用前先将K与M连接一段时间,K再与N连接,当正负电极室中溶液的浓度相等时,电池将停止放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与M连接时,当电路中转移0.1 mol电子时,
乙室溶液质量减少17 g
B.K与N连接时,甲室的电极反应为Ag-e- ══ Ag+
C.若换成阳离子交换膜,电池将不能正常使用
D.K分别与M、N连接时, 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动方向相反
B
1
2
3
4
5
6
7
解析 K与M连接时,右侧乙室内Ag++e- ══ Ag,硝酸根迁出,当转移1 mol电子时,乙室溶液质量减少(108+62) g=170 g,则当电路中转移0.1 mol电子时,乙室溶液质量减少17 g,A正确;K与N连接时为原电池,甲室为正极区,电极反应为Ag++e- ══ Ag,B错误;若换成阳离子交换膜,若有1 mol电子转移,阳极1 mol Ag溶解、阴极析出1 mol Ag,1 mol Ag+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室,则两池中Ag+浓度将相同,开关与N相连时,不会产生电流、将不能正常使用,应选择阴离子交换膜电池,C正确;K分别与M、N连接时, 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动方向相反,D正确。
1
2
3
4
5
6
7
5.(2023·湖南娄底三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大 非金属性:S>C
B 将NaCl晶体分散在乙醇中,用激光笔照射 出现光亮的通路 该分散系为胶体
C 向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后)加盐酸 有气泡产生 Ksp(BaCO3)D 向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 溶液变红 氧化性:Ag+>Fe3+
B
1
2
3
4
5
6
7
解析 根据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可判断H2CO3的酸性比H2SO3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亚硫酸不是S元素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判断C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分散系中出现光的通路,即发生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的性质,B正确;在BaSO4沉淀中加入浓的Na2CO3溶液,只要Q(BaCO3)>Ksp(BaCO3),高浓度的碳酸根就会转化为BaCO3,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Ksp(BaCO3)1
2
3
4
5
6
7
6.(2023·山东菏泽二模)Rh(I)-3-羟基-2-硝基吡啶催化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催化剂活性,其机理如图所示。已知:TS1、TS2、TS3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反应过程中仅有σ键的断裂与形成
B.CO做配体时,C的配位能力小于O
C.增大Rh(I)-3-羟基-2-硝基吡啶的用量,甲醇的
平衡转化率增大
D.通过定量测定发现,反应过程中物质②含量最少,其可能原因是②→③为快
反应
D
1
2
3
4
5
6
7
解析 由题图可知,①→②反应过程中有碳氧双键生成,故有σ键和π键的形成,A错误;CO做配体时,C和O都含有孤电子对,因为C原子的电负性较小,所以更能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C的配位能力大于O,B错误;Rh(I)-3-羟基-2-硝基吡啶为催化剂,其用量不能改变平衡,不能使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错误;若②→③反应速率较快,物质②含量最少,D正确。
1
2
3
4
5
6
7
7.(2023·天津河西区二模)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Ka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忽略温度的变化),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CH3COOH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 的值增大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恰好中和后,溶液中c(Na+)相同
A
1
2
3
4
5
6
7
解析 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Ka分别为5.0×10-4和1.7×10-5,则酸的强弱为HNO2>CH3COOH。pH相同的两种酸,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由于相对弱的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比相对强的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多,则后来相对弱的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相对强的酸中氢离子浓度,故曲线Ⅰ代表CH3COOH溶液,A正确;b点氢离子浓度大于c点氢离子浓度,因此b点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大,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点>b点,B错误;从c点到d点,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不变,故溶液中 的值不变,C错误;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恰好中和后,由于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H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则醋酸溶液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多,故两溶液中c(Na+)不相同,D错误。
选择题专项练(下)
1
2
3
4
5
6
7
1.(2023·湖南怀化三模)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铵溶液呈酸性,可用于除铁锈
B.高铁酸钠(Na2FeO4)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葡萄酒的抗氧化剂
D
1
2
3
4
5
6
7
2.(2023·陕西铜川二模)脱落酸有催熟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脱落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该物质能与2 mol NaOH反应
B.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加聚、氧化反应
C.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分子式为C15H20O4
A
解析 该物质中含有1个羧基,1 mol该物质能与1 mol NaOH反应,A错误;脱落酸既有羧基又有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烷基碳原子为sp3杂化,分子内部有两个烷基碳原子周围连接其他碳原子,不可能共面,C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脱落酸的分子式为C15H20O4,D正确。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3.(2023·辽宁朝阳三模)下列符号或表征错误的是(  )
A.聚丙烯的链节:—CH2—CH2—CH2—
A
解析 聚丙烯的链节为—CH2—CH(CH3)—,A错误。
1
2
3
4
5
6
7
4.(2023·北京门头沟一模)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方法制备ClO2的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B.X溶液显碱性,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浓盐酸
C.电解池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Cl-+4OH--6e- ══ NCl3+4H2O
D.ClO2发生器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生成的ClO2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5.(2023·广东惠州一模)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明矾净水 明矾具有氧化性
B 小苏打用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气体
C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热的纯碱溶液水解显碱性
D 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厨余垃圾含N、P等元素
A
解析 明矾净水的基本原理是明矾在水中能电离出铝离子,铝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结合,产生氢氧化铝胶体,与明矾具有氧化性无关,A错误。
1
2
3
4
5
6
7
6.(2023·湖北大学附中二模)在一定浓度的溴水(pH=3.51)中通入乙烯,反应结束时溶液pH=2.36,该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用溴水除去C2H6中的CH2=CH2
B.溴水pH=3.51的原因是Br2+H2O H++Br-+HBrO
C.该反应过程中pH减小的原因是生成了氢溴酸
D.生成CH2BrCH2Br和CH2BrCH2OH的物质的量相等
D
1
2
3
4
5
6
7
解析 溴水可与乙烯反应生成液态CH2BrCH2Br使之留在洗气瓶内,达到除杂目的,A正确;溴水中存在Br2+H2O H++Br-+HBrO,反应生成酸,则pH<7,B正确;反应结束pH较开始减小,说明生成了更多H+,根据反应过程可观察到,生成BrCH2CH2OH的过程中,另一种生成物应为氢溴酸,C正确;根据反应过程,无法说明生成的CH2BrCH2Br和BrCH2CH2OH的物质的量相等,D错误。
1
2
3
4
5
6
7
7.(2023·福建莆田二模)常温下,用0.5 mol·L-1 NaHCO3溶液滴定25.00 mL 0.25 mol·L-1 CaCl2溶液,消耗NaHCO3溶液的体积与混合液pH关系如图所示。滴定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整个过程未见气泡产生。已知:碳酸=4.5×10-7,
=4.7×10-11;Ksp(CaCO3)=3.4×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1
2
3
4
5
6
7
解析 ab段pH升高,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A错误;滴定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整个过程未见气泡产生,说明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后,碳酸氢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结合图像可知,bc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B错误;b点pH最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