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生物必修1章末知识点总结集训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知识导图
复习指南
高考题
1.(2022·全国甲卷,4,改编)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
C.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
D.线粒体中的DNA能够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题点 (1)有氧呼吸的过程(必修1 P92~93)。(2)DNA的分布(必修1 P34):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3)核酸的功能(必修1 P3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故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可产生ATP,A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该阶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该过程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该过程不需要氧气的直接参与,C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含有少量DNA,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2.(2022·广东,13)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① 9 + 90 38
② 9 + 70 88
③ 9 - 70 0
④ 7 + 70 58
⑤ 5 + 40 30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
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
B.结合①、②组的相关变量分析,自变量为温度
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70 ℃,最适pH为9
D.尚需补充实验才能确定该酶是否能水解其他反应物
题点 (1)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必修1 P78):实验过程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作自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2)酶具有专一性(必修1 P82):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必修1 P84):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答案 C
解析 分析②③组可知,没有添加CaCl2,降解率为0,说明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A正确;分析①②变量可知,pH均为9,都添加了CaCl2,温度分别为90 ℃、70 ℃,故自变量为温度,B正确;②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pH为9,温度为70 ℃,但由于分组较少,不能说明最适温度为70 ℃,最适pH为9,C错误;该实验的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要确定该酶能否水解其他反应物还需补充实验,D正确。
3.(2021·海南高考)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 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
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题点 (1)ATP的结构式(必修1 P86)。(2)ATP的特点(必修1 P86):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3)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特点(必修1 P87):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和ADP的这种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4)ATP的合成途径(必修1 P87):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可以是光合作用也可以是呼吸作用,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可以是细胞呼吸,故ATP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
答案 B
解析 ADP与ATP的转化存在动态平衡,A错误;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细胞后,生成的ATP中只有末端磷酸基团含32P标记,腺苷没有放射性,且腺苷不含P,B正确,C错误;ATP与ADP相互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质,D错误。
4.(2020·山东等级考)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题点 (1)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必修1 P94):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2丙酮酸+4[H]2C3H6O3(乳酸)。(2)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必修1 P94、P92):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答案 B
解析 由于葡萄糖无氧呼吸时只能释放少量的能量,故“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吸收大量的葡萄糖来为生命活动供能,A正确;癌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时,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不会生成ATP,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故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C正确;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NADH,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NADH,故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D正确。
5.(2020·江苏高考)采用新鲜菠菜叶片开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B.研磨时加入CaO可以防止叶绿素被氧化破坏
C.研磨时添加石英砂有助于色素提取
D.画滤液细线时应尽量减少样液扩散
题点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1 P98、P99):(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2)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更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3)画滤液细线要细、直、匀,尽量减少样液扩散。
答案 B
解析 研磨时应加入CaCO3,其可以中和酸性物质,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错误。
6.(2020·天津等级考)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
B.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CO2
C.类囊体产生的ATP和O2参与CO2固定与还原
D.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
题点 (1)光合作用的过程(必修1 P103~104)。(2)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必修1 P101):在叶绿体内部巨大的膜表面上,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在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这是叶绿体捕获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
答案 A
解析 乙醇酸等同于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的糖,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A正确;该反应体系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不断消耗的物质有CO2和H2O,B错误;类囊体产生的ATP参与C3的还原,产生的O2用于呼吸作用或释放到周围环境中,C错误;该体系含有类囊体,而类囊体的薄膜上含有光合作用色素,D错误。
7.(2022·全国甲卷,29,改编)根据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等类型。C4植物的CO2补偿点比C3植物的低。CO2补偿点通常是指环境CO2浓度降低导致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环境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植物(如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相同的,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 (答出3点即可)。
(2)正常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其他部位,原因是
(答出1点即可)。
(3)干旱会导致气孔开度减小,研究发现在同等程度干旱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生长得好。从两种植物CO2补偿点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1)O2、NADPH和ATP
(2)自身呼吸消耗或建造植物叶片自身结构
(3)由于干旱会导致气孔开度减小,CO2吸收量减少且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C4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CO2,因此同等程度干旱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生长得好
8.(2021·全国乙卷)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一些植物(如植物甲)具有特殊的CO2固定方式。这类植物晚上气孔打开吸收CO2,吸收的CO2通过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于苹果酸脱羧和 释放的CO2。
(2)气孔白天关闭、晚上打开是这类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能防止 ,又能保证 正常进行。
(3)若以pH作为检测指标,请设计实验来验证植物甲在干旱环境中存在这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呼吸
(2)蒸腾作用散失较多水分 光合作用
(3)实验思路:植物甲在干旱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分别在白天和晚上测定植物甲叶肉细胞液泡中的pH,然后统计实验数据。预期结果:白天的pH高于晚上
解析 (1)白天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有氧呼吸,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ATP的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于苹果酸脱羧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
(3)由题干信息知,植物甲特殊的CO2固定方式是晚上吸收CO2,并生成苹果酸储存在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用于光合作用。据此分析,当晚上时液泡中因苹果酸的生成(或者量增加)液泡pH降低,而白天因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用于光合作用,液泡pH升高。所以,可通过比较白天和晚上液泡pH高低来确定植物甲固定CO2的方式。故实验思路为:取生理状态良好的植物甲,在相同的干旱环境中培养,分别检测并比较白天和夜间叶肉细胞中液泡(细胞液)pH高低(大小)。预期结果:叶肉细胞中液泡白天pH高于晚上。
9.(2020·山东等级考)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相关装置及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
(1)该系统中执行相当于叶绿体中光反应功能的模块是 ,模块3中的甲可与CO2结合,甲为 。
(2)若正常运转过程中气泵突然停转,则短时间内乙的含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若气泵停转时间较长,模块2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也会发生改变,原因是 。
(3)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的积累量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植物,原因是 。
(4)干旱条件下,很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由于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在沙漠等缺水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答案 (1)模块1和模块2 五碳化合物(或C5)
(2)减少 模块3为模块2提供的ADP、Pi和NADP+不足
(3)高于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
(4)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CO2的吸收量减少
解析 (1)叶绿体中光反应阶段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再转化成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题图中模块1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模块2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两个模块加起来相当于叶绿体中光反应的功能。在模块3中,CO2和甲反应生成乙的过程相当于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因此甲为五碳化合物(或C5)。
(2)据题干可知乙为C3,气泵突然停转,大气中CO2无法进入模块3,相当于暗反应中CO2浓度降低,短时间内CO2浓度降低,C3的合成减少,而C3仍在正常还原,因此C3的含量会减少。若气泵停转时间较长,模块3中CO2的量严重不足,导致暗反应的产物ADP、Pi和NADP+不足,无法正常供给光反应的需要,因此模块2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也会发生改变。
(3)在植物中糖类的积累量=产生量-消耗量,光合作用产生糖类,呼吸作用消耗糖类,而在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中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因此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的积累量要高于植物。
(4)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保住水分会将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CO2的吸收量减少,因此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10.(2019·全国卷Ⅰ)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 。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答案 (1)增强
(2)降低 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
(3)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
再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
解析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增大,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增大,则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叶片气孔开度减小,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供应,暗反应减弱,其光合速率降低。
(3)欲设计实验验证“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则自变量为ABA的有无,那么该实验选用的材料是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干旱处理前后都测定叶片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再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一组用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