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 题 少年闰土
1.内容分析
本文是鲁迅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第一课时: 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初步感知鲁迅的语言特点,读通全文。(重点) 感知小说内容,梳理人物关系及变化。(重难点) 梳理小说情节,感知闰土所讲的“新鲜事”。(重点)
3.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认识鲁迅,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了解鲁迅名字 (1)出示视频,认识鲁迅 资料1:鲁迅相关视频(杭州警察厅抓周树人,鲁迅反问抓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躲过追捕) 提问:同学们,视频中的这个人是谁呢?鲁迅是谁?周树人又是谁? 点拨: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所以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也就是写文章时候用的名字。周树人是鲁迅的原名。 (2)了解笔名,探究来由 过渡:同学们,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出自《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用到我们现在的学习中,老师想说:读其书,识其文,不知其人可乎?也就是说我们学习文学作品,要先了解作者本人以及作者写作的背景。不去了解作者的话,就读不懂他的文章作品,也就难免出现前面视频中的笑话。那我们今天就要先来了解一下鲁迅先生其人。 引导:在中国文学史上,使用笔名最多的作家当首推鲁迅先生。根据学者的不完全统计,鲁迅先生一生用过的笔名约有一百四十多个,而“鲁迅”这个笔名是他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上课前,同学们也查找了资料,关于“鲁迅”这个笔名由来的说法有很多,谁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说法? 预设1:我找到的说法是——鲁迅的母亲叫鲁瑞,鲁迅的小名儿叫迅哥儿,取了母亲的姓氏,加上自己的小名,就有了这个“鲁迅”这个笔名。 预设2:我找到的说法是——鲁迅觉得自己比较愚鲁、笨拙,做事情便更需要勤奋补拙、迅速飞奔,有笨鸟先飞的意思。所以他起了“鲁迅”这个笔名来警示自己,愚鲁便要迅行。 齐读:鲁迅。 搜集资料,了解鲁迅著作 过渡:鲁迅这个笔名是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鲁迅先生用这个笔名写下了不少著作。 引导:同学们,通过课前查阅过的资料,来说一下关于鲁迅用这个笔名写过的作品。 提问:鲁迅用这个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什么? 预设: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 提问:鲁迅用这个笔名还发表过哪些著名的小说? 预设:《故乡》《阿Q正传》《祝福》等。 提示:《呐喊》和《彷徨》是小说集。《故乡》和《阿Q正传》等收录在《呐喊》中;《祝福》等收录在《彷徨》中。 点拨:鲁迅用这个笔名还写了一系列散文诗,比如我们下篇文章要学到的《好的故事》 了解《故乡》,揭示本课题目 引导:鲁迅在1921年创作了短篇小说《故乡》,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截取自《故乡》,编者给这个片段起了个名字叫—— 齐读:《少年闰土》(板书:少年闰土) 预学反馈,了解白话文 检查字音,读准生字词,小组互查。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小组合作读一读以下生字词,注意红色字的读法,互查读音情况。 学生质疑,了解白话文,读通文章。 引导: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写于1921年,距离现在已经约有100年的时间了。一个世纪前,人们说话写文的语言,跟我们现在有点差别。同学们,请你找到文中语言文字上的差别。 (1)质疑“错别字” 质疑:《少年闰土》里有很多错别字,比如“项带银圈”中的“带”,应该是戴帽子的“戴”。 提问:有没有同学找到其他类似的字呢? 交流:师生问答,并出示以下“错别字”。 提示:鲁迅先生写作的时代,的、地、得在当时是不作区分的; 他、她、它在当时也常常部分,大都写作“他”。 点拨:鲁迅写这篇小说的时候,中国文学正处在一个文言文写作和白话文写作交替的重要时期。有的人写作还是用文言文,鲁迅先生这时候已经开始用尝试用白话文写作。所以他的小说当中,会留有一点文言文和当时白话文的印迹。现在我们看起来是错别字,在当时这样写都是正常的。 了解“方言字” 引导:除了这些“错别字”,你们还发现有什么字读起来不太顺口吗? 交流:师生问答,并出示以下“方言字”。 出示: 点拨:鲁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在他用白话文写的文章中,往往会带有绍兴方言的意味。我们在读鲁迅的作品时,就需要多读。 整体感知,探知人物关系 过渡:也希望同学们多读一读读这篇《少年闰土》,现在大家先来齐读一下课文的题目。——齐读《少年闰土》 出示自学要求,阅读小说,想一想两个少年之间的关系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点拨。 (1)“我”和闰土相识时的关系。 预设:“我”和闰土最开始认识的时候,是主仆关系。(板书:主仆) 依据:第二段 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我家只有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时,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提示: 了解“少爷”的含义——旧时(解放时期以前),官宦人家、书香世家、有钱人家的儿子。 了解“忙月”的含义——参考课文中的解释。 点拨:初识时,“我”的身份是主人家的少爷,闰土的身份是“我”家忙月的儿子,属于我家的仆人。“我”和闰土属于主仆关系。 (2)“我”和闰土相识后的关系。 预设:“我”和闰土相识后,成了朋友。(板书:朋友) 依据:第四段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点拨:少年闰土见到别人都很害羞,但唯独不怕“我”,常与“我”说话,不到半日,就和“我”很熟悉了,说明我们之间说了很多话。 (3)“我”和闰土分别时的关系。 预设:“我”和闰土分别时,亲如兄弟、难舍难分。(板书:亲如兄弟) 依据:最后一段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点拨:正月过去后,“我”与闰土不舍得分别,两人都哭,分别后两人还互送礼物。 “我”和闰土关系的变化 过渡:随着故事的发展,小说中人物的关系会发生变化,读小说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发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的变化。 引导:“我”和闰土从“主仆关系”到“朋友关系”用了多长时间?——不到半日。 引导:“我”和闰土从“朋友关系”到“亲如兄弟”用了多长时间?——一个月(正月)。 点拨:整篇小说,“我”和闰土从“主仆关系”到“朋友关系”,再到“亲如兄弟”,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亲如兄弟,少年鲁迅和闰土之间一定说了很多的话,做了很多事。 梳理情节,探究“新鲜事” 过渡:“我”与闰土这一个月说了这么多话,做了这么多事,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主要记述了闰土说的令“我”难忘的四件新鲜事。 合作探究,梳理“新鲜事” 出示共学要求,探究闰土给“我”讲的“四件新鲜事”。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点拨。 事件一: 指名朗读:读一读第一件事。 交流新鲜:找一找哪里新鲜。 ①鸟儿新鲜,都是一些没见过、没听过的小鸟——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②事件新鲜,这是一些平常未曾遇到过的事情——闰土在雪地里捕捉鸟雀。 概括事件:雪地捕鸟。(板书:雪地捕鸟) (4)写法提示:(学生尝试学一学闰土捕鸟)同学们听了这段话,一听就能够按照闰土的方法进行“雪地捕鸟”,是为什么?——因为鲁迅用了一系列动词写清楚了闰土捕鸟的方法。圈画动词:扫、支、撒、缚、拉、罩。 再读文段。 事件二: 指名朗读:读一读第二件事。 交流新鲜:找一找哪里新鲜。 贝壳新鲜,都是一些没见过、没听过的贝壳——鬼见怕、观音手。 概括事件:海边捡贝。(板书:海边捡贝) 事件三: 指名朗读:读一读第三件事。 交流新鲜:找一找哪里新鲜。 ①动物新鲜,都是一些没见过、没听过的动物——獾猪、猹。 ②行为新鲜,现在看来正常的、之前不是这样——管西瓜一般要管贼,但这里过路的人摘西瓜不算偷,不管贼,管畜生。 ③事件新鲜,这是一些平常未曾遇到过的事情——闰土在西瓜地用胡叉刺猹。 概括事件:瓜地刺猹/看瓜刺猹。(板书:瓜地刺猹) 事件四: 指名朗读:读一读第四件事。 交流新鲜:找一找哪里新鲜。动物新鲜,是没有见过的鱼——跳鱼儿。 拓展:跳鱼儿,常常出现在滩涂(潮水退后的泥泞地)。 概括事件:看跳鱼儿(板书:看跳鱼儿) 齐读: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瓜地刺猹、看跳鱼儿 自主探究,品读“瓜地刺猹” 过渡:这篇小说主要写了闰土讲给“我”听的四件新鲜事,对“我”来说,闰土的新鲜事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新事物的大门。那么,哪一件事在“我”印象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让我永远也忘不了? 出示自学要求,探究对“我”最深的那件“新鲜事”。 学生分享,老师引导点拨。 事件:瓜地刺猹 预设1: 点拨:一提到闰土,鲁迅脑海里就浮现出闰土在瓜地刺猹的画面。 预设2: 点拨:相较于其他三件事,“瓜地刺猹”这件事写得更详细,在闰土讲述的时候,“我”的两次打断也表现了“我”的强烈兴趣。 预设3: 点拨:鲁迅在写完这件事后,对这件事写出了自己议论和感慨。四件事情中,只有这一件事是危险的,因为猹是要咬人的。 借助插图,品读“瓜地刺猹”。 借助插图,分析人物动作。 分析:站着讲故事的是——少年闰土;坐着听故事的是——少爷鲁迅。 点拨:听闰土讲故事时,少爷鲁迅的动作——坐在凳子上托腮听,表示他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角色扮演,指导学生朗读。 总结:少年闰土言语中的新鲜事——瓜地刺猹,让少年的“我”十分感兴趣,这样危险、冒险的经历,是“我”所没有过的,但是却十分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