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6 16:0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怒发冲冠, 八千里路云和月。 何 时 灭!
凭 栏 处、 莫 等 闲, 驾 长 车,
潇潇雨歇。 白了少年头, 踏破贺兰山缺。
抬 望 眼, 空 悲 切! 壮志饥餐胡虏肉,
仰天长啸, 靖 康 耻, 笑谈渴饮匈奴血。
壮怀激烈。 犹 未 雪。 待 从 头、
三十功名尘与土, 臣 子 恨,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 江 红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成标准】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北宋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难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影响
【核心素养】
1.通过时空定位和史料实证,了解北宋集权的背景,掌握北宋集权的措施。
2.通过史料分析,北宋集权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史料实证,阐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通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理解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内容。辩证的看待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唯物史观)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赵匡胤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
“……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
以防弊之政,定立国之法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
以图证史
《雪夜访普图》
何弊?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武将专权
如果你是此时宋太祖,你首先会怎么做?
《神童诗》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北宋实现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初统治者吸取五代十国的历史教训
藩镇割据
君弱臣强
武将专权
收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分权——分化事权,相互制约
崇文抑武——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2、措施
方镇太重
收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加强中央集权
削实权
制钱谷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 节度使逐渐演变为虚衔
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各州税收大部分上交朝廷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
收精兵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电驻,不使常在一处。”“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惰。”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2、措施
君弱臣强
分权——分化事权,相互制约
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
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皇帝
中书门下(政事堂)
同平章事(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行政
三司
枢密院
财政
三司使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
(执政)
军政
台谏
御史中丞
知谏院
监察
御前会议
政府
枢府
三司
三衙
殿前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调兵权
统兵权
分化将权:枢密院和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
分化相权:设三司、参知政事、枢密使分割宰相财政权、行政权和军政权。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君弱臣强
分权——分化事权,相互制约
地方设置“四监司”、“通判
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2、措施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武将专权
崇文抑武,文人治国
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崇文: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不杀言官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劝学文——宋真宗
富豪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种粟。
安屋不用加高粱,
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
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与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2、措施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立祖宗之法
政治特点
措施
史料
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
分化事权 相互制约
崇文抑武文人治国
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
(行政、财政、军事)
中央:分化将权、分化相权(二府三司制)
地方:设“四监司“ “通判”
杯酒释兵权
提倡文治 ,扩大科举规模,
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宋太祖: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
太宗即位诏书:宋体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真宗即位制书:先朝庶政,书有成规,务在遵行,不敢失坠。
仁宗登极赦:凡百机务,书有成归,谨当奉行,不敢失坠。
英宗即位诏:在于庶政,悉有成规,惟谨奉行,罔敢废失。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积极:
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消极:
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影响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979年
高粱河之战
986年
雍熙北伐
1005年
辽宋澶渊之盟
1044年
宋夏议和
兄弟国
对外
积弱不振
二、内忧外患与变法运动
1、内忧外患
北宋官员增长情况
北宋财政出现了什么问题?
北宋中期年度财政收支
北宋军队数量变化
冗官
冗兵
冗费
内部
积贫难疗
二、内忧外患与变法运动
1、内忧外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范仲淹
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吏治方面)
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吏治方面)
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吏治方面)
择官长(慎选地方长官)(吏治方面)
均公田(官员等级职田)(吏治方面)
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经济方面)
修武备(整治军事战备)(强兵方面)
重命令(重视朝廷号令)(法治方面)
二、内忧外患与变法运动
2、庆历新政
政府赚取利息
领域 措施 内容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强兵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减轻百姓负担
政府赚取差价
调节物价
可持续发展
利国利民
二、内忧外患与变法运动
3、王安石变法
领域 措施 内容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募役法 纳钱代役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强兵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系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 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2、加重百姓负担
3、措施过于急骤
4、用人不当
缺乏时代土壤
5、引发了新旧党争
你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1、具有前瞻性,具有先进性,
结果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
二、内忧外患与变法运动
3、王安石变法
(1127-1279)
(1127-1279)

三、南宋偏安
1127年,南宋建立
宋金之战,岳飞抗金
1141年,绍兴议和
宋金对峙,南宋偏安
(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
(二)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三)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
   ——澶渊之盟( 1005年)
(一)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
(二)南宋对金称臣;
(三)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称为“岁贡”
——绍兴议和(1141年)

三、南宋偏安
尽管南宋在地理上偏安一隅,朝中主和派与主战派亦争论不休,但总的来说比北宋时期更为繁荣。它占据了中国经济的中心地带,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南宋大大缩减了兵费开支,同时扩大了官僚队伍……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大定之治
金世宗在位期间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弊政。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制,兴文学。积极发展经济,…为中国北方恢复了经济,实现了大定之治的繁荣鼎盛景象,被百姓誉为为"小尧舜"。
奠,元
三、南宋偏安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堂总结
两宋
政治军事
北宋
南宋
北宋初期
:偏安
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文官任知州,通判相监督
转运财政权,禁军收精兵
分化事权
内外相制
二府三司制,四监司通判
重文抑武
文人治国
杯酒释兵权,文官任枢密
科举规模大,士人地位高
集权统一,文教发展效率低下,财政负担政风保守,战斗力弱
影响:
北宋中后期
社会危机
应对措施
:边防危机与财政危机
积贫积弱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仁宗与范仲淹)
改革吏治
——失败
(神宗)
理财为主
——富国实现
强兵有限
民众负担
最终失败
富国强兵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