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2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5 17:2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2 常用逻辑用语
1.2.2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基础知识
尝试与发现
你能说出命题s:“3的相反数是-3”和t:“3的相反数不是-3”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吗?它们的真假性如何?
1.命题的否定
可以发现,命题 s 是对命题 t 的否定,命题 t 也是对命题s的否定。而且,s 是真命题,t 是假命题。一般地,对命题 p 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 p”,读作“非 p”或“p的否定”。
如果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命题的否定就是一个假命题;反之亦然。
例如,=3 是一个真命题,那么≠3 就是一个_______命题

2.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下面我们来探讨如何对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进行否定。
若记s:“存在整数是自然数”,则不难看出,这个命题的否定是 s:“不存在整数是自然数”。这里的命题 s 实际上是个存在量词命题,而且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s: x∈Z, x∈N
而命题 s可以表述为“每一个整数都不是自然数”,因此 s是一个全称量词命题,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s: x∈Z, x N
显然,这里的 s 是一个真命题,而 s是一个假命题。
若记r:“存在实数的平方小于0”,则不难看出,这个命题的否定是 r :“不存在实数的平方小于 0”。这里的命题 r 也是一个存在量词命题,而且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r:______________
x∈R ,x <0
而命题 r 可以表述为“每一个实数的平方都不小于0”,因此 r是一个全称量词命题,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r:______________
显然,这里的r是一个_______命题,而 r是一个______命题
x∈R, x ≥ 0


一般地,存在量词命题“ x∈M,p(x)”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
x∈M, p(x) 
若记s:“每一个有理数都是实数”,则不难看出,这个命题的否定是 s:“不是每一个有理数都是实数”。这里的命题s实际上是一个全称量词命题,而且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s: x∈Q, x ∈ R
s: x∈Q, x R
而命题 s 可以表述为“存在一个有理数不是实数”,因此 s 是一个存在量词命题,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显然,这里的 s 是一个真命题,而 s 是一个假命题。
尝试与发现
记 r:“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用类似的方法,研究r和 r的关系、符号表示以及真假性。
若用 A 表示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B 表示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则
r: x∈A, x∈B
r: x∈A ,x B
因为 2 是素数且 2 不是奇数,所以 r 是假命题, r是真命题。
一般地,全称量词命题“ x∈M,q(x)”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
x∈M, q(x) 
思考:写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和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应注意什么?
提示:(1)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一个存在量词命题,给出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时既要否定全称量词,又要否定性质,所以找出全称量词,明确命题所提供的性质是对全称量词命题否定的关键。
(2)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一个全称量词命题,给出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时既要否定存在量词,又要否定性质,所以找出存在量词,明确命题所提供的性质是对存在量词命题否定的关键。
典例精析
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所得命题的真假:
(1) p: x∈R,x ≥-1;
(2) q: x∈{1,2,3,4,5},<。
(3) s:至少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解:(1) p: x∈R,x <-1,由p是真命题可知 p是假命题。
(2) q: x∈{1,2,3,4,5}, ≥ 。将集合中的元素逐个验证,当x=1时不等式成立,因此 q是真命题。
(3) s:所有直角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因为有一个内角为 30°的直角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所以 s是假命题。
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所得命题的真假:
(1)p: a∈R ,一次函数 y=x十a的图象经过原点。
(2)q: x∈(-3,+∞),x >9。
解:(1) p: x∈R,一次函数 y=x+a的图象不经过原点。因为当a=0 时,一次函数 y=x+a 的图象经过原点,所以 p是___________命题。
(2) q: x∈(-3,+∞) ,x ≤9。因为x=0 时,x =0<9,所以 q是真命题。

基础自测
1.命题“ x∈R,|x|+x2≥0”的否定是(  )
A. x∈R,|x|+x2<0
B. x∈R,|x|+x2≤0
C. x∈R,|x|+x2<0
D. x∈R,|x|+x2≥0
解析:命题“ x∈R,|x|+x2≥0”是全称量词命题,其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所以命题的否定是 x∈R,|x|+x2<0。
C  
2.“ m,n∈Z,使得m2=n2+2 020”的否定是(  )
A. m,n∈Z,使得m2=n2+2 020
B. m,n∈Z,使得m2≠n2+2 020
C. m,n∈Z,有m2≠n2+2 020
D.以上都不对
解析:命题“ m,n∈Z,使得m2=n2+2 020”是存在量词命题,其否定为全称量词命题,所以命题的否定是 m,n∈Z,有m2≠n2+2 020。
C  
3.设命题p: x∈(-1,1),|x|<1,则 p为(   )
A. x∈(-1,1),|x|<1  B. x∈(-1,1),|x|≥1
C. x∈(-1,1),|x|≥1  D. x (-1,1),|x|≥1
解析:命题p是全称量词命题,其否定 p为 x∈(-1,1),|x|≥1.
B  
4.设命题p:有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 p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命题p是存在量词命题, p为任意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5.命题“ x<1使得x2≥1”是_____命题。(选填“真”或“假”)
任意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真 
典例剖析
写出下列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思路探究:把存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然后否定结论。
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归纳提升:1.存在量词命题否定的步骤
(1)改变量词:把存在量词换为恰当的全称量词。
(2)否定结论:原命题中的“有”“存在”等更改为“没有”“不存在”等。
2.存在量词命题否定的真假判断
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其真假性与存在量词命题相反;要说明一个存在量词命题是真命题,只需要找到一个实例即可。
对点训练
将本例(2)改为:q:存在x∈R,x2-x-1<0,写出它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
写出下列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
(1)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都平行;
(2) a∈R,方程x2+ax+2=0有实数根;
(3) a,b∈R,方程ax=b都有唯一解;
(4) n∈N,n2≤2n.
思路探究: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然后否定结论。
解析:(1)存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边不都平行。
(2) a∈R,方程x2+ax+2=0没有实数根。
(3) a,b∈R,使方程ax=b的解不唯一或不存在。
(4) n∈N,n2>2n。
归纳提升:1.全称量词命题否定的步骤
(1)改变量词:把全称量词换为恰当的存在量词。
(2)否定结论:原命题中的“是”“成立”等改为“不是”“不成立”等。
2.全称量词命题否定的真假判断方法
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其真假性与全称量词命题相反;要说明一个全称量词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对点训练
写出下列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并判断所得命题的真假:
(1)p: x∈{-2,-1,0,1,2},|x-2|≥2;
(2)q: x∈R,x3+1≠0;
(3)r:所有分数都是有理数。
解析:(1) p: x∈{-2,-1,0,1,2},
|x-2|<2.例如当x=2时,|x-2|=0<2, p是真命题。
(2) q: x∈R,x3+1=0。
例如当x=-1时,x3+1=0,所以 q是真命题。
(3) r:存在一个分数不是有理数。由r是真命题可知 r是假命题。
写命题的否定时忽略隐含的量词
典例剖析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可以被5整除的数,末位数字是0;
(2)能被3整除的数,也能被4整除。
错因探究:本题易忽略命题中存在的隐含量词,如“可以被5整除的数”实际上含有全称量词“任何一个”,注意要在否定时改为“存在”.事实上,对于(1),通常会错解为“可以被5整除的数,末位数字不是0”,而原命题为假命题,错解中命题的否定也是假命题,故此命题的否定错误;(2)的易错点与(1)相仿,易错解为“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被4整除”。
解析:(1)省略了全称量词“任何一个”,命题的否定为:存在可以被5整除的数,末位数字不是0。
(2)省略了全称量词“所有”,命题的否定为:存在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被4整除。
误区警示:由于全称量词往往省略不写,因此在写这类命题的否定时,必须找出其中省略的全称量词,写成“ x∈m,p(x)”的形式,再把它的否定写成“ x∈M, p(x)”的形式。要学会挖掘命题中隐含的量词,注意把握每一个命题的实质,写出命题的否定后可以结合它们的真假性(一真一假)进行验证。
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为假命题时求参数问题
典例剖析
已知命题p为假命题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时,通常等价转化为 p是真命题后,再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1)存在量词命题为真命题求参数范围(值)的问题,常以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为载体进行考查,一般在题目中会出现“恒成立”等词语。解决此类问题,可构造函数,利用数形结合法求参数范围(值),也可用分离参数法求参数范围(值)。
(2)存在量词命题为真命题求参数范围(值)的问题中常出现“存在”等词语,对于此类问题,通常是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参数,然后分离参数,并利用条件求参数范围(值)。
已知命题p:“ x∈R,x2-2x+m≤0”是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思路探究:命题p的否定 p一定为真命题,可以通过分离参数法,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通过求最值得出m的取值范围;也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转化为Δ与0的关系,解不等式求解。
解析:方法一: p: x∈R,x2-2x+m>0,是真命题,
即m>-x2+2x=-(x-1)2+1,x∈R恒成立,
设函数y=-(x-1)2+1,由二次函数的性质知,
当x=1时,y最大值=1,∴m>y最大值=1,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
方法二: p: x∈R,x2-2x+m>0,是真命题,
设函数y=x2-2x+m,由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知,
只需方程x2-2x+m=0的根的判别式Δ<0,即4-4m<0,得m>1,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