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6 16:0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课文结构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二、边疆之变——海陆形势与对外经略
三、政权之变——清朝崛起与明清易代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明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明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时空观念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一)建立政权
1、1351年,元朝红巾军起义爆发;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陷大都,元朝灭亡。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二)废除丞相制度
材料一: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①历史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教训
材料二:胡惟庸…独相数岁,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 《明史·胡惟庸传》
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②根本原因:相权太大,威胁皇权
1、原因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二)废除丞相制度
皇 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左右丞
①1380年诛杀丞相胡惟庸
(诛其人,解决人的问题)
2、措施
②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废其制,解决制度的问题)
③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永不立,永久解决制度的问题)
中书省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材料三: 宰相制度的废除,改变了长期以来君主通过丞相管理国家的历史。此后君主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同时也说明持续千年的君相之争的结果是君权兼并相权,君权取得了完全胜利。这样皇帝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材料四:明代自永乐帝后,宦官权势开始增强。皇帝为强化权力,而通过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控制。明代的特务机构,有部分是由宦官控制的;宦官还控制着一些经济部分;宦官通过充任监军等。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了祸根
3、影响
(二)废除丞相制度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材料六: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材料五: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
③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
(二)废除丞相制度
3、影响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三)设内阁
1、原因: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
2、确立:
明成祖时,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充当秘书,形成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内阁,内阁官员称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3、内容:
上报奏章
内阁票拟
皇帝批红
4、发展:
明朝中后期,有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三)设内阁
宰相制 内阁制
相 同 不同 权力来源
职权(有无决策权)
对皇权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决策权,统领百官
侍从咨询为主,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秘书机构),不是法定、正式的中央一级决策或行政机构。内阁作为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材料七:明代内阁和司礼监所分配的权力是动态的,有利于皇权的稳固与政治的稳定,但同时,开启了明代宦官擅权与明代“党争”的开端,决定了明代政治的走向。
—据刘晓东:《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明代监阁体制探赜》
(四)宦官专权
上报奏章
内阁票拟
皇帝批红
司礼监
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重,出现首辅专权
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重,出现宦官专权
辅助皇帝批红
掌握特务机构
实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废丞相、设内阁、宦官专权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中央
地方
改行省,设三司
三司互不统属,直接对朝廷负责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内阁
布政司
按察司
都指挥司
司礼监
二、边疆之变——海陆形势与对外经略
1368年
建立明朝
明朝建立
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1519—1522年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
16世纪中叶
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租住权
1644年
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
世界文明
二、边疆之变——海陆形势与对外经略
(一)海疆形势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
(2)目的:
①政治:“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②经济:拓展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中国与海外诸国所进行的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薄来厚往,倍偿其价。
(1)概况:
15世纪前期,郑和7次远航海外,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二、边疆之变——海陆形势与对外经略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
(3)评价:
吕思勉:自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对于南方的航行,更为熟悉,华人移殖海外的渐多。
《殊域周咨录》: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积极:领先欧洲,加强中国与南洋的联系,宣扬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消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成本高于收益,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
二、边疆之变——海陆形势与对外经略
(一)海疆形势
2.戚继光抗倭
材料八: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谢杰《虔台倭纂》
思考:“倭寇”由什么人组成?为何明初以来倭患愈演愈烈?
海禁政策
(经济封锁)
东南民间走私猖獗
明清王朝禁阻民间人士非经过官方许可,私自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
抗倭斗争
东南沿海形势稳定
戚继光、俞大猷
朝廷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二、边疆之变——海陆形势与对外经略
(一)海疆形势
3.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1)原因:
(2)表现:
■16C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濠镜澳租住权
■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荷兰人登陆台湾
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的扩张
1662年郑成功率军将荷兰人逐出台湾,收复了宝岛。
二、边疆之变——海陆形势与对外经略
(二)陆疆形势
蒙古族
女真族
藏族
修长城、战争、册封 、互市
设奴儿干都司、册封
册封、设立行都指挥使司
有何具体方略?
方略有何特点?
有何历史意义?
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怀柔”
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民族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三、政权之变——清朝崛起与明清易代
1600前后
时 间
1616年
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进攻明朝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李自成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
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1636年
1644年
17世纪
60年代
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课堂小结
一. 制度之变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建立政权
废除丞相
设立内阁
官宦专权
二. 边疆之变
海疆形势
陆疆形势
三. 政权之变
内忧外患
明清易代
阉党乱政
东林党争
朕就是不想上朝
皇帝昏庸
政治黑暗
社会动荡
官员腐败、盘剥百姓、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明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课后作业
1.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宰相掌控 B.废除宰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宰相分权制度 D.宰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B
2.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3.明朝的朝贡贸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政府还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这些做法( )
A.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B.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需要
C.确保了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D.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
D
4.“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
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朝贡贸易的弊端 B.外贸无利可图
C.倭寇日益猖獗 D.海禁政策的实行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