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7课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概念解释: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是国家对老百姓进行经济和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思考:结合教材导入分析,为什么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
(1)掌握人口变动情况,征发赋税徭役(根本目的)
(2)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
(3)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等级特权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一)商周时期
——萌芽
材料:据甲骨文的记载,早在商代,就已进行了人口登记。当时
以人丁为基本登记单位,目的是征集士兵,称为“登人”制度,
是户籍制度的最初来源。
(二)战国时期
——大规模制定户籍
1、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编排户口。
2、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法。
《商君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二)战国时期
——大规模制定户籍
思考: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制定户籍的原因?
①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②政治:加强诸侯国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根本: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材料:对于国家来说,人口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封建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人口作为主要劳动力和生产力衡量的标准,更是重中之重。加之中国古代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逐渐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也使得人口统计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户籍管理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随着朝代更替,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三)秦朝
——分类登记
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四)汉朝
1、西汉
——编户齐民
(1)管理:
(2)登记:
(3)维护:
丞相助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编户齐民: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资产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年龄
资产
籍贯
相貌
姓名
身份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四)汉朝
1、西汉
——编户齐民
材料: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
——吴钩《户籍上的中国》
①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提供稳定的兵源;
②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4)评价:
2、东汉
——户籍散乱
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
(1)原因: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五)魏晋南北朝
1、西晋:
2、东晋:
3、东晋后期和南朝:
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思考:东晋户籍制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①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
②土地兼并,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依附地主阶级。
③为保障赋役征发,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魏晋时期连年战争,产生大量流民
鼓励生产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六)隋唐时期
1、隋朝:
“大索貌阅”
“输籍定样”
又称"输籍法",是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
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①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也打击了地方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
②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
作用:
2、唐朝:
(1)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2)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
称为“刮户”。
585年,北方地区当年即新增男丁443000人,新编入户籍的达1641500人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七)宋元时期
1、宋朝:
宋代“不立田制”,土地兼并严重,按人头纳税易致赋税不均,故纳税根据土地来算,相应的户籍制度与土地融合,适应了土地私有的社会发展要求。
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
(1)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与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思考:宋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延续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②“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
④城市化与商品经济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2)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
(3)开放的户籍制度:客户、商人、佣工和流民都可以流动。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七)宋元时期
1、宋朝:
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
(1)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与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2)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
(3)开放的户籍制度:客户、商人、佣工和流民都可以流动。
(4)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上升。
思考:客户比例下降,主户比例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①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
②契约关系发展,不抑兼并政策,土地流转买卖频繁;
③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客户地位提高;
④商品经济发展。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七)宋元时期
思考:中唐至两宋时期,户籍制度有何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唐前期均田制之下,有“人”即有“田”,到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后,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宋初,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政策,“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使土地的流转空前加快。与此相适应,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与地主的契约关系,使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之前代有所放松……这样,大量的佃农亦涌入城市。
变化:赋役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户籍产生主、客户的区别。
影响:①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使逃离本乡的农民有了合法身份,且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③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七)宋元时期
2、元朝:
诸色户计
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思考: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诸色户计”?
①元代疆域辽阔,人种民族种类繁多,因此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户籍。划分标准多样。
②“诸色户计”能够最大程度的获得最多最有效人力、财力、物力和军力,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调配以应对突发情况。
③另外按照民族的划分标准,在政治上满足了少数民族的需要,赢得本民族的支持,以此巩固统治。
◎忽必烈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八)明清时期
1、明朝:
(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
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3)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黄册
◎鱼鳞图册
(4)推行户帖制度。
黄册、户帖、鱼鳞图册
黄册以户为主,使赋役之法确定,不易紊乱逃逸,重在征发徭役;
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簿,以田土为主,确定土地所有权,清理隐匿,重在征收田赋。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八)明清时期
2、清朝:
相对松弛到永停编审
(3)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712年,规定以1711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
“摊丁入亩”
雍正帝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人头税彻底废除
①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自由劳动力增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②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彻底割裂,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战国 秦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秦 分类:百姓户籍、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 编户齐民:丞相及各级地方政府主管,户为单位
晋 分黄籍、白籍;后期增加土断:白籍土著化,增加赋役
隋 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唐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刮户”。
宋 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元 诸色户计:按职业等划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带有民族压迫色彩)
明 继承元制,分民、军、匠籍等;造黄册列各户人、田、房。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清 基本沿袭明制;摊丁入亩→永停编审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①历史悠久,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
②多重性: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③地域性:限制人口流动。
④等级性:带有宗法伦理色彩,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⑤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世袭。
特点:
发展趋势:
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②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③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④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②财政危机,统治者改革;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⑤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⑥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材料:我国古代户籍制度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而产生的,与国家的政治控制能力的提高、国家形态的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维持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统治的一项根本性制度。户籍制度三位一体功能的不断嬗变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户籍制度的发展嬗变,充分说明了户籍变化的根源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维持政治统治的需要,其变化路径是沿着国家、对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而行进的,具有相应的内在政治逻辑。
贰: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一)历代基层组织
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1、目的:
征发赋役、维护社会稳定
2、特点:
3、发展历程:
秦汉
唐朝
明朝
①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
②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讼狱、赋税;设游缴,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③乡官、里正、亭长一般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实行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贰: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二)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1、概况:
2、发展历程:
秦汉
唐朝
北宋
明朝
清朝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保甲制,王安石推行保甲制度,源于唐朝的邻保制度。
十家牌法,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面生可疑之人,向官府举报。
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保、甲两级建制实现对乡里社会的渗透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贰: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唐 乡里制度 邻保制度
北宋 乡里制度 保甲制
明 里甲制 十家牌法
清 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拓展: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演变趋势和原因
① 由乡里制向保甲制
② 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而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1)趋势
(2)原因
①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②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③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贰: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材料: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士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①地方自治色彩鲜明;②宗法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③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④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⑤注重儒家的伦理教化。
作用:①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②保证了赋役征发;③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④促进基层经济发展。
叁: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原因
①自然: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②政治: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活动,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维护统治。
③思想:践行儒家仁政思想。
④经济: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周臣(明)《流民图》(局部)
材料1: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材料2: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叁: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二)措施
实施者 措施 侧重点
政府
(主体)
民间
(辅助)
宗族
慈善
组织
①建立仓储制度:
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
②尊老养老:
秦皇帝赐老人鸠杖;明优抚高年平民。
③抚恤鳏寡孤独群体:
唐朝开始专设机构,如唐设养病坊、宋设福田院、元设众济院、明清设养济院
宋朝开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如北宋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堂、善会等机构
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
叁: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思考: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请说明理由。
《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原因:①显示出古代政府对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重视;②为了保证人口繁衍与生产力的发展;③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不能落实的原因:①古代生产力还未达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根本);②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剥削对象予以全力救助(这种救助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时有时无,覆盖面和力度都很有限);③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
叁: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材料1:中国古代社会的救济措施在解决贫困人民的经济问题,鼓励传统道德行为和加强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材料2: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散发相关的药剂,并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积极:①经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②政治: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③思想:弘扬传统道德。
局限:①具有迷信色彩。②各自为政,缺少合作。③缺少较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范。
肆:课堂总结
赋役制度向土地摊派户籍作用减弱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控制加强
民间救助的作用逐渐增大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