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6 16:0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明万历年间,京师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软弱,自私,虽然对杜十娘也是真心爱恋,但又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富商孙富的挑唆,最终出卖了杜十娘,酿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剧。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宝黛
美猴王
梁山好汉
杜丽娘、柳梦梅
思考:谁给了他们反叛的勇气?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仇英 南都繁会图 ◎
(一)新现象
1.农业
思考1:谭晓的“良田”中可能会种植什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新航路开辟→高产作物粮食传入→粮食产量提高
思考2:根据材料,指出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谭晓还有哪些收入来源?
经济作物种类增多,种植广泛
产品初级加工、副业
多种经营方式
(一)新现象
1.农业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思考1:以上两则材料描绘的是何时、何地、何产业?
思考2:找出相关语句,说明其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思考3: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在此时、此地、此产业?
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
江南农业发展 →自由劳动力出现
江南纺织业发展→手工工场出现
新的经营方式
雇 佣
(一)新现象
2.手工业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白银大量流入
长途、大额贸易发展
商业资本集聚
商人群体形成(晋商、徽商)
工商业市镇兴起(功能、地位)
(一)新现象
3.商业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商品:
2.货币:
4.商人:
5.市镇:
农业、手工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白银大量流入
商人群体形成(徽商和晋商)
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3.规模:
长途、大额贸易发展;商业资本集聚
(一)新现象
3 .商业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并不比西方晚多少,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教学设计丛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优势
政治:专制统治日益僵化
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朕早夜勤毖,研求治理,念民生之本,以衣食为天……欲令寰宇之内,皆敦崇本业……
——《耕织图》序
(二)局限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材料1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
材料2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焚书》卷3
问题①:王守仁心学思想形成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主要观点?
问题②: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他的思想与王守仁的思想有何联系?
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南宋陆九渊创立了心学。
主要观点:“致良知”,“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观点:“童心说”,否定儒家经典和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联系:在陆王心学的基础上,不断发挥“良知”的主观性,从而大大发展了心学的思想解放和平等、叛逆倾向。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 宇宙观 认识“理”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
认识论 实现“理”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相同 ①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都强调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维护专制统治。
程朱理学VS陆王心学
致良知,知行合一
心即是理
格物致知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问题③: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思想观点: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还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被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背景: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社会矛盾尖锐;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他们的思想并不占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依然是程朱理学。
1.小说 (市民 文学) 《水浒传》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章回体体裁。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神话小说
《红楼梦》 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 志怪小说
2.戏曲 (京剧) 汤显祖、孔尚任 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依据教材,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三、小说与戏曲
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
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
思考:为什么明清小说繁荣?
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壮大。
社会
印刷术、造纸术完善,书坊迅速发展;文化的进一步普及;
思想
早期启蒙思想批判封建专制,一定程度解放思想
三、小说与戏曲
①经验总结性著作多
②以实用科技为主
③西方近代科技传入
四、科技
①传播西方科学技术,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②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
③只在极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影响有限
④闭关自守导致中断。
西学东渐
四、科技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社会经济
体制与管理
思想文艺
科技与交流
中国
世界“质”的巨变……
中国“量” 的发展
发展
巨变
传统与守旧中的发展
【总结】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社会有何变化?
农业 ①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输入中国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手工业 ①南方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自由雇佣)
商业 ①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②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
③商帮形成(晋商、徽商)
④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思想文化 ①明朝中期:陆王心学→明朝后期:李贽反正统思想→明末清初:反对君主专制、追求经世致用
②明清小说戏曲繁荣;科技领域著作总结
对外关系 对进步的外来科技成果持排斥态度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农业品种及经营方式
手工业经营方式
货币、商人、市场
冲击传统的等级观念、冲击重农抑商观念
本质没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