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四
生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单体之间通过肽键连接的、且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又由神经元分泌的物质是( )
A.胰岛素 B.乙酰胆碱
C.通道蛋白 D.抗利尿激素
2.露营是一种热门的户外活动。在露营时我们要注意( )
A.爱护植物,因为它全身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垃圾应该分类投放
C.看到公园的花朵很美丽便摘回家欣赏 D.只能使用纯电动、天然气车辆
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将得到的沉淀物加入到与原实验等量的培养液后再次进行搅拌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与原实验上清液相比,含量不可能增加的是( )
A.35S B.32P C.31P D.32S
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与该原则相符的是( )
A.溶酶体可以合成大量的酸性水解酶,得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叶绿体和线粒体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
C.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等有关
5.腐食食物链是食物链的一种,腐食食物链从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粪便中的有机物等开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腐食食物链中鹰获得的能量最少 B.该腐食食物链不参与构成食物网
C.该腐食食物链中的信息单向传递 D.该腐食食物链的能量不来自太阳能
6.小明同学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A.装置1中土豆片含过氧化氢酶,可以持续不断地提供氧气
B.装置2应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将软管插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中
C.装置1和装置2中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由蓝变绿再变黄
D.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温度等其他条件的控制
7.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取F2中绿色圆粒豌豆自然繁殖一代,统计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理论上应为( )
A.1种,1 B.2种,3:1
C.2种,5:1 D.2种,8:1
8.3月4日,2023年全国竞走大奖赛(第1站)暨世锦赛及亚运会选拔赛在黄山市举行,鸣枪开赛时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会有明显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心率加快是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机体产热明显增多,但产热量和散热量仍基本维持平衡
C.行进过程中摆臂动作信号会传到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
D.机体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9.当毛虫啃食欧洲玉米时,它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3-石竹烯,引来寄生蜂。寄生蜂会将卵产在毛虫体内,几周后卵孵化的同时也就杀死了毛虫。但人工损伤或摘去叶片后,该植物不会出现上述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石竹烯属于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
B.该信息能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
C.该信息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与人工损伤叶片相比,害虫唾液中的某种物质可引发植物产生该种挥发性物质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10、11题:
研究表明,有氧情况下,人体癌细胞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但产生的ATP总量却无明显差异,二者产生的CO2的量有较大差异。
10.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关于人体癌细胞中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形成ATP,如蛋白质合成
B.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也会依赖厌氧呼吸产生ATP
C.合成ATP所需能量不一定来源于放能反应
D.ATP合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11.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分解葡萄糖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且产生的CO2量多于正常细胞
B.将肝癌细胞产生的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中,可根据溶液变黄的时间判断其呼吸作用的强度
C.癌细胞主要进行厌氧呼吸,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从而导致合成的ATP少于需氧呼吸
D.癌细胞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时均产生[H],但只在需氧呼吸过程消耗[H]
12.用数学方法分析果蝇数量的增长规律,可得出其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口瓶底部铺一层2cm厚的棉花,用两层密封薄膜扎紧瓶口
B.若果蝇数量不易直接计数时,可先在培养瓶内放入乙醚棉花团,麻醉后倒出计数
C.在实验条件下,用水果培养果蝇,其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增长
D.在广口瓶内培养果蝇过程中,其增长率逐渐降低
13.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育的,①应为诱变育种
B.菌种在发酵罐内发酵是整个过程的中心环节
C.环境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
D.⑥⑦过程中对发酵产品分离、提纯要根据产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
14.已知感染病毒W的小鼠会死亡,选用不同小鼠进行如下3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分组 小鼠类型 实验操作 小鼠状态
实验1 注射灭活病毒W两周(小鼠R) 注射未被灭活的病毒W 存活
实验2 中性粒细胞完全缺失(小鼠S) 注射小鼠R的血清,次日注射未被灭活的病毒W 存活
实验3 B细胞完全缺失(小鼠T) 注射灭活的病毒W,2周后注射未被灭活的病毒W 存活
A.实验1中,记忆细胞能识别病毒W抗原
B.实验2中,针对病毒W抗原的抗体发挥了作用
C.实验3中,清除病毒W的是辅助性T细胞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针对病毒W发挥作用
15.荔枝的冬梢是影响翌年开花结果的因素之一。“出冬梢、春无花,夏无果”,幼龄树早花或花量大是造成花而不实的弊病根源。研究表明,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施用对荔枝具有一定的控梢促果的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喷洒不同浓度乙烯利对荔枝抽穗的影响
浓度/(mg·L-1) 对照 500 1000 2000 3000
花穗长度/cm 22.02 19.4 16.59 15.85 15.78
每穗平均花量/朵 1238 1079 1023 630 317
雌花比率/% 10.06 11.74 11.79 30.14 46.42
抽穗率/% 93.73 91.46 86.87 54.97 53.71
A.乙烯利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B.乙烯利能为荔枝生长提供能量,也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实验浓度范围内,乙烯利能抑制花穗伸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D.荔枝经处理后,雌花比率随抽穗率的提高而提高
16.2019年1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一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猕猴。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5只生物节律紊乱的猕猴,用于研究生物节律机制,技术流程如图所示(①②表示操作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核移植操作前,应对成纤维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B.①是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去核,去核前需要先将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至MI时期
C.②可以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形成重组胚
D.该技术得到的敲除BMAL1基因的克隆猕猴的遗传物质与猕猴甲相同
17.转座子是基因组中可移动的DNA片段,玉米Ac转座子能编码转座酶而自主转座,Ds转座元件只有与Ac转座子同时存在时,才能从原位点切离并插入到新位点中。研究者利用玉米转座子系统构建烟草突变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推测Ds转座元件不具有编码转座酶功能
B.可构建同时含有Ac/Ds的基因表达载体
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烟草细胞
D.Ds与其被插入的基因间发生基因重组
18.减数第一次分裂(MI)前期如图所示。下列减数分裂过程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同时变化的时期是只发生在MI末期
B.由①②一对同源染色体内的4个姐妹染色单体构成一个四分体
C.若在a和a’之间发生不对等交换、a'和b之间发生对等交换、b’和c之间发生交换,其变异分别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
D.b’和d’能存在同一个精子中依赖于MI后期和MⅡ后期染色体的组合
19.由于某目的基因酶切后的末端为平末端,载体E只有产生黏性末端的酶切位点,需借助中间载体P将目的基因接入载体E。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工作
B.为了便于该目的基因接入载体E,可用限制酶XhoI和SmaI切割载体P
C.载体P只能作为中间载体,是因为其没有表达该目的基因的启动子与终止子
D.若受体细胞表现出抗性基因的相应性状,表明重组载体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20.下图表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ⅢI6的电泳结果含有900kb和200kb的条带,则可确定其性别
B.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Ⅲ6患该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4
D.1100kb是正常基因的条带,900kb和200kb是致病基因被切成的条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2023年11月2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三批次的福岛核污染水,预计将持续17天。此次的排放量与前两次大致相同,仍为7800吨左右。研究表明,在福岛核事故后,某些大型鱼类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比底栖鱼类和无脊椎动物高出一个数量级。
如图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1)海洋生物群落区别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
(2)测算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3)图乙中分解者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具体生物)所同化的能量;B表示能量的含义是__________。
(4)由于资源有限,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____________。这种竞争促使物种进化出不同的______________特征,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_____,在同一水域中共存。
(5)放射性物质的长期效应会通过______________传递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核污染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如图甲,放射性物质在水中被水生生物摄取,并逐渐富集在____________(具体生物)。
(6)核污染水还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破碎和物种灭绝。一旦物种灭绝,则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稳定性会下降,其进一步扰乱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2.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等极端条件,到现在 仍然无处不在。在一个健康人体内,病毒的含量也有约3×1012个,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未感到不适,这归功于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下图表示人体对抗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相关物质(c为抗体、由H分泌),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其中B为辅助性T细胞。根据图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F细胞受到病毒抗原的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信息,并在a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细胞;此过程不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免疫。
(2)a为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免疫应答及调节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某人在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后,体内发生了“细胞因子风暴”,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是由于其分泌过程中存在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3)b为颗粒酶和穿孔素等,能迅速进入靶细胞并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由此判定E为________细胞,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4)HIV能够突破的屏障有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该屏障的特点是__________。HIV主要侵染细胞(图中B细胞),并有部分靶细胞被裂解,该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___________,该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很长,推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3.气孔开放与保卫细胞中积累K+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水稻叶片保卫细胞细胞质膜上OSAI蛋白受光诱导后活性提高,泵出H+,然后激活K+进入细胞,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保卫细胞的内壁(靠气孔侧)厚而外壁薄,较薄的外壁易于伸长,向外扩展,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____________。该情况下,④的含量短时间内将会_____________,进而可将更多的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据图1可知,K+进入保卫细胞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
(3)水稻保卫细胞和根细胞的质膜上均有OSAI蛋白分布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构建出OSAI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水稻,并通过实验证明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和突变型水稻,为探究其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转基因水稻、野生型水稻和OSAI基因突变型水稻部分生理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
结合图1、图2中的信息,试分析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较高的机理:____________。
①转基因水稻保卫细胞的细胞膜上OSAI蛋白含量较多,光照后促使保卫细胞________________,从而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增多,光合效率提高。
②转基因水稻根部细胞膜OSAI蛋白含量较多,有利于______________的吸收,促进_______________的合成,大大提高暗反应速率。
24.低温冷害是限制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揭示水稻耐冷机制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低温会___________细胞膜流动性,引起膜上Ca2+离子通道开放,Ca2+以______________方式大量进入细胞,使植物感知低温信号并作出应答,但是长时间低温胁迫可引起细胞内活性氧积累,过量活性氧会造成______等生物大分子损伤,诱导细胞死亡。
(2)W63蛋白是一种转录因子,参与水稻低温胁迫应答。研究者构建水稻W63基因敲除突变体,将幼苗放入低温培养箱培养,植株存活情况如图1,叶片活性氧含量测定结果如图2。
W76蛋白是调控活性氧清除基因表达的一种转录因子,其表达量在冷处理后的W63基因敲除突变体中显著升高。结合图1、图2,阐述W63和W76在水稻低温胁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
(3)W76通常具有转录抑制作用,b148蛋白具有转录激活作用,二者可形成蛋白复合体。后续研究发现,与bl48的结合使W76具有了转录激活活性,且二者形成的蛋白复合体增强了彼此的转录激活活性。GD基因编码的GD蛋白与特定DNA结合域(序列)结合,与GD蛋白结合的转录因子就可以足够靠近启动子进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研究者构建多种表达载体,导入水稻原生质体中,检测荧光素酶活性。选择选项的序号填入表格,将验证b148与W76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并预期丙组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组别 表达载体类型 实验结果
甲 ①、②
乙 ___________
丙 ___________
丁 -
戊 ①、③、④
(4)水稻在我国广泛种植,但每年因低温冷害导致我国水稻减产300~500万吨。基于上述研究,请为培育耐冷型优质水稻提供一个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
25.小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抑制色素的合成。有尾与无尾受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类基因型个体致死现象。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P F1 F2
① 白色无尾雌、黑色有尾雄 灰色有尾雌:灰色无尾雄=1:1 黑色有尾:灰色有尾:白色有尾:白色无尾:灰色无尾=1:2:1:1:2
② 灰色有尾雌、黑色有尾雄 灰色有尾雌:黑色有尾雌:灰色有尾雄:黑色有尾雄:灰色无尾雄=5:5:4:4:1 ?
(1)无尾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组合①中F1灰色无尾雄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数目为_________个,F2无黑色无尾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组合②中亲本雌鼠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取组合②F 中的灰色有尾雌鼠与灰色无尾雄鼠随机交配,则F2中黑色有尾雌鼠占________。
(4)已知小鼠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探究控制有毛和无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不考虑X、Y同源区段),并判断有毛和无毛的显隐性,现有纯合的有毛和无毛的小鼠雄、雄个体若干只,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①实验思路:选择__________个体进行_________,得到F1,观察并统计F1,个体的表型及比例。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I:若_________,则控制有毛和无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II:若_________,则控制有毛和无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6.嗜神经性α疱疹病毒能够突破宿主屏障而感染神经元,并在胞体内大量繁殖进而完成进一步的扩散和在胞体中建立潜伏感染。研究发现,该病毒无论是感染神经元还是进一步扩散的过程都会经历沿轴突或树突传导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嗜神经性α疱疹病毒感染神经元过程中突破的屏障有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该屏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裂解被感染的神经元,机体的作战方式为细胞免疫,该过程中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____________,机体清除神经细胞内感染的嗜神经性α疱疹病毒的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该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很长,推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嗜神经性α疱疹病毒对轴突或树突的损伤将直接影响兴奋的传导,树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分析题干可知疱疹病毒具备的____________两大特点,最终可导致神经损伤。
(4)在临床医学上可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预防该病的感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杭州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四
生物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A 6.A 7.C 8.B 9.B 10.B
11.B 12.D 13.A 14.C 15.C 16.D 17.D 18.B 19.C 20.C
21.(1)(群落的)物种组成
(2)(单位时间)各营养级
(3)底栖动物和底栖植物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4)食物、栖息地和繁殖资源 适应性 生态位
(5)食物链(和食物网) 鸟和某些大型鱼类
(6)抵抗力
22.(1)免疫器官 H 细胞
(2)正反馈
(3)细胞毒性T 识别并裂解靶细胞
(4)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通过细胞因子(淋巴因子)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传递
细胞毒性T细胞没有识别出被HIV病毒侵染的相关细胞
23.(1)开放 增加 NADPH和ATP
(2)H+浓度差/H+电化学势能
(3)两种细胞均有OSAI基因,并且能正常表达
(4)K+吸收增多(渗透压升高),气孔开度增大 CO2 铵(NH4+)谷氨酸和R酶
24.(1)降低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蛋白质、核酸
(2)敲除W63基因,W63蛋白减少→对W76表达的抑制作用解除,W76表达增加→促进活性氧清除基因表达→有效缓解因低温胁迫导致的活性氧含量积累→细胞死亡率降低,植株存活率升高
(3)乙:①⑤丙:①④⑤丁:①⑥图中丙与戊实验结果相近
(4)敲除W63基因;过表达W76基因(或“b148基因”,或“活性氧消除基因”);激活活性氧消除系统
25.(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F1雌性有尾,雄性无尾,尾形遗传与性别相关,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无尾为隐性
(2)2 bbXdXd或bbXdY致死(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的纯合子致死)
(3)BXD:BXd:bXD:bXd=4:1:4:1: 3/26
(4)纯合的有毛雌、无毛雄和纯合的无毛雌和有毛雄 正反交实验 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 F1的表型 正反交实验 结果不同结果相同的杂交组合的F1对应的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