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顾店中学语文集体备课包课件+音频、动画、视频素材 人教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2桥之美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大顾店中学语文集体备课包课件+音频、动画、视频素材 人教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2桥之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5 10:04:15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桥之美吴冠中制作者:大顾店初中语文备课组
备课人: 张文忆 程恭乐 1.认识桥的美学价值,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4.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目标 煞风景 点缀
颐和园 驻足 险峻
晓风残月 前瞻后顾
纤细 飞瀑流泉 着重 脂粉xiānpùzhuózhī检查预习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现代著名画家。
油画代表作
《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
中国画代表作《长城》
《春雪》
《狮子林》。
  作者是怎样看待桥的美的?文中哪一句话
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要求:1、要集中注意力,尽量做到不指读, 不回读,不发出声音读。
2、对默读内容作最大限度的有效记忆。 课文选了哪些例子说明桥的美?
请从文中找出依据,自己总结也可。 1. 找出文中意蕴丰富的语言,体味句子的修辞。
形式:小组讨论,组内派代表发言
经典语句: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 ”形容小河两岸苇丛的严实,苇丛不会 “ ”,也不会做“ ”,这是用 的修辞写法,生动地突出当桥出现在密密的芦苇中,拱桥的弧线与方桥的直线与苇丛形成鲜明的 ,打破了这里的单调与沉闷,使个画面豁然开朗,从而表现了桥的形式作用.
合作探究《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从美学角度发掘桥在不同的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属于( )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文字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属于( )说明文。用科学、平实的语言进行说明。属于( )说明文。介绍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属于( )说明文。2.比较《中国石拱桥》与《桥之美》在内容与语言上的不同☆作者对桥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
哪些审美原理?提示:可从对比、变化、和谐几方面考虑景物的美,美在与周围景色的融和、映衬、呼应;注意到点、线、面的搭配;既和周围景物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你能结合生活实例,证明这些审美原理吗?
例:一块草坪,像一块绿色的地毯,如果开上三五朵小花,地毯便活了。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1.完成《12.桥之美》的同步训练。
2.预习《13.苏州园林》
? 熟读课文,扫清生字词。
?了解作者。布置作业教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