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26分)
1.读拼音,写词语。(9分)
(1)钱塘江 dà cháo( )是天下 qí guān( ),我一直 pàn wàng ( )着去看一看。
(2)nóng lì( )八月的乡村,zhuāng jia( )地里的dào gǔ( )、果园里的水果都快 chéng shú( )了,空气里弥漫着 pú tao( )的xiāng tián( )气息。
2.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据:①按照;②占有;③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④凭借,依靠。
(1)如果我们捡到东西据为己有,那丢东西的人得多着急呀! ( )
(2)议论文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 ( )
(3)病人要依据医生开的药方用药。( )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山崩地( ) 人声( )沸 ( )天卷地 风平浪( )
横( )江面 响彻云( ) 若( )若现 ( )耳欲聋
4.选择恰当的选项。(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闷雷滚动”中的“闷”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闷热 B.沉闷 C.闷头 D.闷声不响
(2)下面词语中,与“声音”无关的词语是( )
A.悄无声息 B.窃窃私语 C.若隐若现 D.低声细语
(3)依次将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正确的一组是( )
A.镇静 平静 静寂 B.平静 镇静 静寂 C.平静 静寂 镇静
①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②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__的,是梦幻的。
③火灾到来时,消防队张指导员__地指挥大家安全撤离。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参加珠心算比赛的小选手很厉害,个个称得上神机妙算。
B.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C.一到节假日,大街上便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D.气急败坏的歹徒亮出了匕首。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选项是( )和( )
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B.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C.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D.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二、积累运用。(19分)
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秋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大胆想象,照样子,把下面描写景色的句子改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例:每个小水塘都倒映着月亮的影子。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①细雨洒在绿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墙上爬满了葡萄藤。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放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早晨雾气迷蒙,但在这白茫茫的雾中,许多的生机已经开始迸发向上了。
①你瞧,一簇簇的花儿在争奇斗艳。②伴着泥土的清香,小草开始发,柳树开始生长。③一只只鸟儿在枝头唱歌,松鼠跳上枝头。④清晨的森林片生机盎然。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3.《浪淘沙》中“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与《观潮》中的哪句相关?( )(2分)
A.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
B.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C.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5分)8
(1)《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了大潮的壮观景象。( )
(2)《秋晚的江上》中“驮”字一方面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进一步渲染了景致,表现了作者绮丽的想象。 ( )
大山()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受当地特殊气候的影响。( )
(3)《走月亮》是一篇抒情散文,“走月亮”指人们在月明之夜散步的情景。( )
(4)看到夕阳照入深林,青苔绿油油的,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在《鹿柴》中的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
5.读机票,完成下面的练习。(3分)
(1)读机票可知,馨予即将从___坐飞机到____。你可以提醒她在2月__日前收拾好行李。
(2)机场要求至少提前40分钟办理登机手续,所以馨予应该在当日( )之前办理完登机手续。
A.17:15 B.16:35 C.15:55
(3)馨予要找的登机门编号是_____,她的座位号是_____。
三、阅读理解。(25分)
(一)走月亮(节选)(12分)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1.选段中第一处省略号表示( ),第二处省略号表示( )。(2分)
A.列举的省略 B.引文的省略 C.语意未尽 D.说话时断断续续
2.文中说“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阿妈讲的故事可能是( )(2分)
A.牛郎织女 B.嫦娥奔月 C.孟姜女哭长城 D.白蛇传
3.为什么溪岸上“月光闪闪”,果园里却是“月影团团”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文段中所写的溪岸、石拱桥、果园、庄稼地和菜地之外,“我”和阿妈还有可能走过哪里?看到了什么景象?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黄果树_____瀑(13分)
①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②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③瀑布激起的水花,( ),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④黄果树瀑布虽然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选择最能体现短文特点的字,把短文题目补充完整。(游 观 听)(1分)
2.把下列两个短句分别还原到文中,将字母填在文中括号内。(2分)
A.如雨雾般腾空而上 B.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3.短文先写远听____,再写近观____,接下来写谷底,真切感受到瀑布____的气势。(3分)
4.第①②段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特点。用“____”画出一个描写声音的句子,这句话表现了瀑布的( );用“~~~”画出一个描写形状的句子,这句话表现了瀑布的( )。(4分)
A.一泻千里 B.声势浩大 C.宽阔巨大 D.滔滔不绝
5.如果你是黄果树风景区的小导游,请你用一句话向游客介绍黄果树瀑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表达。(30分)
同学们,名山大川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海洋馆可以让我们认识神秘的海洋世界,游乐场可以让我们尽情地放松自己······请选择你认为最美的一个地方写一篇习作。
题目: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要求:1.内容生动,句子流畅。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