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修复后的安徽和州刘禹锡故居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学常识
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作者及写作背景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突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贬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德馨鸿儒苔痕案牍xīnhóng rútáidú调素琴tiáo3、字词句疏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组合作学习1、查找资料,逐字逐句翻译全文。
2、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揣摩文章主题,看看作者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3、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 翻译课文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灵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主旨句: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主题: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托物言志: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 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引申1:既然“陋室不陋”,甚至应当称“雅室”,那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表现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的句子。景色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引申2: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以古人自比,衬托出“陋室不陋”,自己德行高洁。研读课文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山 水比喻起兴山 仙
水 龙
陋室 德馨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陋室不陋景——环境优美人——交友高雅事——生活闲适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7、“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只引用下句?前面直接用诸葛亮与扬雄自比为君子,所以下句直接引用下句,反诘点题。8、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安贫乐道,高洁伟岸9、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比喻起兴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美(清幽景)生活情趣(高雅事)引古贤以自况反诘点题交友高雅(不俗人)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君子之德)小结课文四、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引古人自况,陪衬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