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5 21:2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与地面获取热量有关的热传递环节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雾霾的出现,引起图中②③环节的变化是(  )
A.②③都减弱
B.②③都增强
C.②减弱,③增强
D.②增强,③减弱
3.相邻两日,后一日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增大,则天气变化最可能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由晴转阴 D.由阴转晴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4~5题。
4.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说明(  )
A.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5.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7月1日,敦煌的光热电站调动了3 700多面定日镜,拼组巨幅党徽为建党百年献礼。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7.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与图中的哪个过程相关 (  )
A.① B.③
C.④ D.⑤
入秋以后,我国北方地区常遭遇大雾天气,一些地方能见度甚至不足50米。据此完成8~9题。
8.深秋初冬时节是我国北方地区大雾的多发期,其中的原理是(  )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9.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是主要原因之一。图1为二氧化碳增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示意图,图2为该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读图,完成10~11题。
图1
图2
10.二氧化碳在增强温室效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B.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
C.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D.破坏臭氧层,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11.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显著,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A.将实验玻璃瓶悬空放置
B.将内瓶底涂成黑色
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
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方面。读图,完成12~13题。
1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3.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14.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数码是  。
(3)由图可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
(4)运用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
15.(研究性学习)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并说明理由。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图,其原因是什么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答案:1.A 2.C 3.D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①②③与地面获取热量有关,而④是地面释放热量,故选A项。第2题,雾霾的出现,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即②减弱;雾霾的出现,导致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减少,而大气逆辐射增强,即③增强。故选C项。第3题,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太高,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不太低,因此气温日较差比较小;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白天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较低,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大。据此分析,相邻两日,后一日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增大,则天气变化最可能的是由阴转晴,D项正确。
答案:4.A 5.B
解析:第4题,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越往高处气温越低。第5题,b地处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
答案:6.B 7.A
解析:第6题,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故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即④。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从而使大气增温,过程即①→②→④,B项正确。第7题,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主要是因为定日镜反射了照射在镜面上的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由上题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故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与图中的①或②有关。③示意大气逆辐射,④示意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⑤示意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③④⑤都属于红外线长波辐射。故选A项。
答案:8.D 9.B
解析:第8题,深秋初冬时节降水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结;晴天多,表层土壤松散干燥,易产生扬尘,凝结核较多。第9题,雾的反射作用较强,可使白天空气能见度降低。
答案:10.A 11.B
解析:第10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二氧化碳主要吸收长波辐射,所以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不吸收,但可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A项正确,B、C两项错误;破坏臭氧层的是氟氯烃,不是二氧化碳,D项错误。第1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瓶子悬空放置,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减弱了实验效果,A项错误;将内瓶底涂成黑色可增加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从而增强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B项正确;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则测量的不是空气的温度,C项错误;将纵坐标间隔扩大不能使实验测得的数据发生变化,D项错误。故选B项。
答案:12.A 13.B
解析:第12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造成的膜下地面热量的散失,具有保温的效果。第13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作用,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14.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③
(3)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沙漠地区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热量散失得多,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①~④的含义。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然后运用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15.答案:(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
(2)C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最大。
(3)新疆多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解析:第(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第(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第(3)题,新疆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