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唐诗三首 《卖炭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唐诗三首 《卖炭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6 09:24: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读民生之病苦,悟诗人之情怀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学情文本】
《卖炭翁》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唐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艰苦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八年级学生有一定古诗学习能力,能初步品味作者感情,能赏析浅显的诗句,但在炼字品句,感悟意蕴的方法上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掌握了朗诵诗歌的基本方法,但容易流于文字表面,并不能通过诵读揣摩文字背后的情感,老师应该加强诵读指导,通过示范诵读和方法学习,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感受卖炭翁遭遇之苦,深入思考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2.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控诉。
【教学流程】
一、导入:猜谜语
出示:
生在深山长在林,入了古洞烟火熏。
三魂六魄上天去,剩下骨头驱严寒。
——(打一物)
从这个谜语我们知道,要烧制出御寒取暖的木炭真是来之不易。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烧炭的老人,他辛辛苦苦烧出的一千多斤的炭被人当街抢走了,这场悲剧的幕后黑手是谁呢?让我们翻开课本,一起走进白居易的《卖炭翁》,感受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人生。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三读诵诗歌
1.读准字音:
强调:辗、敕 系等字的读音与字形
2.读好节奏:
讨论诗的停奏:七言句为主,四三式,二二三式。
3.读清韵脚
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发现与用韵上与以往读过的诗有什么不同?
古体诗:押韵自由灵活,可以换韵。
新乐府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体诗。虽辞为乐府,已不被声律。
出示:
朗读小锦囊:如何读好韵脚?
平声韵要读得悠长,入声韵要读得有力铿锵。
如:平声——翁、中、单、寒;要读得悠长。入声——色、黑、食、雪、辙、歇、敕、北、得、直;要读的急促。
朗读任务:学生配乐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清韵脚。
(二)抓线索理情节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情节,以“炭”为线索,写出小标题。
预设:讲了卖炭翁烧炭、运炭、本想卖炭却被宫使掠夺的故事。
烧炭-运炭--抢炭
三、品味语言,赏析人物
(一)卖炭翁
1.古代的文学作品总是“即事抒情”,白居易在描绘卖炭翁这一形象时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呢?文中哪个词语能够表达这种情感?
明确:“可怜”一词,这是作者对卖炭翁最鲜明的情感表达。
2.作者又是如何展现其“可怜”的呢?
活动:学生细读文本 ,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卖炭翁的具体语句和关键词,品味“可怜”。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预设:年岁已老,伐薪烧炭环境恶劣、路途遥远、劳动艰辛。
出示补充材料
1:烧炭是一种很古老的制作木炭技术,先将砍来的木头对方在土炉中,然后将土炉封死,隔绝氧气,土炉下面用火烤烧,将土炉中的木材炭化后就形成木炭了,古代的土方法一炉的能烧制的木炭有限,木炭千余斤,要烧很多炉。
补充2:长安城南的终南山,山林密布,人迹罕至,距离长安城45.5公里。
点拨:烧炭过程极其辛苦,山深林密,人迹罕至,距离长安城南四十多里远,老翁不仅烧炭辛苦,往返路途更辛苦。你觉得重读哪个词可以读出他的艰苦?
预设: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预设:外貌描写,特写镜头,黑白对比,年高劳苦,令人心酸。颜色词的鲜明对比,强烈地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真可怜。
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思考:照常理来讲,“衣正单”应当“怨天寒”,而老翁却“愿天寒”,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寒冷的雪天却身着单衣,一个“正”点出了老翁的贫困。而老翁却“愿天寒”,希望天气再冷一些,目的是为了把炭卖个好价钱,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身上衣裳口中食”来维系生计,生活才有着落。一“忧”一“愿”将老翁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衣正单”的现实与“愿天寒”的心理活动两相对比,使老翁的形象更加悲苦可怜。
朗读指导: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上扬,后一句读出叹息的语气,语调低沉。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曰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突出卖炭翁运炭环境极其恶劣,运炭过程非常艰苦,突出路途中的“可怜”。
朗读指导:这句诗写天气如他所愿,极其寒冷,应该读得高兴些,语调上扬;“辗冰辙”应该读得沉重些。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唐朝集市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日中为市”,就是只能在中午开始贸易。须午时(11时)一刻,击鼓三百下后,才能入市交易。同时,在此交易的人络绎不绝。卖炭翁天不亮就从南山出发,牛没喂草,人没吃饭,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八九点钟赶到长安城东市南门,提前两个多小时在等着,强忍饥寒的卖炭翁已经精疲力竭,就地在泥中歇息。可见卖炭翁用卖炭的钱换取“身上穿的衣服口中食物”的心情多么迫切,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卖炭翁被生活所累的艰难形象。我们也来读一读吧。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二)白衣使者黄衫儿——宫使
活动:认真品读诗中宫使抢炭相关句子,比较宫使与卖炭翁的人物刻画上有什么异同,可以看出宫使的什么形象特点。
预设1:(将句中的颜色词重点标出)
宫使: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讨论后明确:这里对比的是两组句子都是肖像描写,也都使用了颜色词。但不同于描绘老翁时那触目惊心的“黑”“白”,宫使的“黄衣白衫”是如此的华贵整洁,与老翁的“满面尘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正是这宫使却强取豪夺,令人不敢相信,
追问:如何理解“翩翩”?这是褒义词吗?
预设:“翩翩”原指轻快的样子, 在这里可以看出宫使骑着高头大马, 高高在上、得意扬扬,一副轻慢无礼的样子。
预设2:宫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
卖炭翁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撤。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讨论后明确:这里对比的是两组动作描写 。饥寒交迫、劳累至极的卖炭翁只是打算找个地方稍事休息。宫使骑马而来,只用了“把”“称”“回”“叱”“牵”几个动作便表现出其拿出文书、宣读命令、调转车头、 抢走炭车时的蛮横无理、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两相对比更强烈地突出了卖炭翁的“可怜”命运。
预设3: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灰直。
教师追问:通过这组对比,你有什么发现?预设:“一车炭,千余斤”,如果说这就是老翁生存的希望,那么“半匹红纱一丈绫”彻底地粉碎了他的一切想望。两者价值悬殊,这哪里是“换”,就是在掠夺啊 !
出示:
红纱和绫两种丝织品,一匹红纱约两百文钱,半匹就是100文钱;一丈绫大约400文钱,当时一车炭约1500文钱。同时,红纱、绫都是达官贵族使用的,并不能自由贸易来换钱。
思考:诗歌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价值不对等?充(重读,读出谴责和愤怒)
活动:演读“宫使抢炭”部分,用声音表现老翁的“苦”和宫使“霸”,可适当加入动作。
学生演示,互相评价: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四、再读精思,体会主旨
1.活动:可怜的卖炭翁遇上蛮横凶恶的宫使,他的命运让我们深深地牵挂,他烧炭、卖炭,最终却只换来“半匹红纱一丈绫”的结局是偶然的吗?这幕后黑手是谁?
预设:宫市是卖炭翁“可怜”结局的“幕后黑手”,作者通过多次的对比,以宫使的可恨反衬卖炭翁的可怜,愈发能够表现出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对黑暗的宫市制度的愤恨之情。白居易在《新乐府》中每首诗的题目下面都有一个序,说明这首诗的主题。《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也”,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但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诗人几乎不露声色地平静地讲述整个故事,让故事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反而更含蓄更有余味,令人深思和感愤,这也是《卖炭翁》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
2.活动:有着类似遭遇的仅仅是卖炭翁一人吗?宫使为什么敢如此嚣张,能如此嚣张?
出示: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谏官御史数谏,不听。——唐代 韩愈 《顺宗实录》
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未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於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而实夺之。(白望:“望”指在市场上东张西望,看看哪些物品是他们所需要的;“白”指白取其物,不付物价,“白望”指那些采购的宫使。)——唐代 韩愈 《顺宗实录》
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北宋 梅尧臣 《陶者》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北宋 张俞 《蚕妇》
预设:看来,有着被掠夺的悲惨遭遇的不只是卖炭翁,还有卖柴翁,那是不是还有烧瓦的、养蚕的呢?所以说,这首诗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卖炭翁一人的同情,也不止于对宫使的痛恨。诗人通过卖炭翁这一经过艺术想象和典型概括的形象,是要揭露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普遍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是所有底层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表达对整个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而批判和控诉的矛头直指上层统治者。这才是文学作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的社会意义所在。
总结:一首《卖炭翁》也许是一时兴起之作,可是白居易一生写了170多首这样的讽喻诗歌,所以一篇《卖炭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百姓的疾苦,不仅是统治者的腐败,更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热忱的济世情怀!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此诗,致敬伟大的诗人白居易!
板书设计:
卖炭翁 宫使
(苦) (横)
↖ ↗
同情 憎恶
白居易
同情百姓 揭露现实
布置作业:炭被抢后,卖炭翁回去的路上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今后的生活会怎么过?请你发挥想象,续写本诗。
【教后反思】
这是一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上完课有收获也有遗憾。
亮点一是导入设计比较成功。猜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城市的孩子其实对木炭的烧制非常陌生,在揣摩谜面的过程中,他们也了解了烧炭的不易,为理解卖炭翁的艰辛打下了情感基础。
亮点二是抓住文本中“可怜”这个关键词,抽丝剥茧般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卖炭翁的形象,如何加深印象、领会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卖炭翁可怜可叹的遭遇呢 于是我引导学生进一步从老人外貌、心理等描写入手,通过反复诵读,从烧炭、运炭、卖炭以至最后失炭,使老人的形象以一个个画面凸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年老体迈仍奋力“伐薪烧炭”、衣衫单薄却渴望天气寒冷、天没亮就赶着沉重的牛车艰难行走在雪路上、看着“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绝望神情…… 那么,这首诗是不是仅仅为了写卖炭翁之苦呢 苦之根源又是什么呢 卖炭翁烧炭、卖炭,最终却只换来“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结局是偶然吗 我和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探究中无限接近卖炭翁的精神世界,水到渠成领会白居易的创作意图。
亮点三是抓住文本最主要的写作手法“对比”,把宫使和卖炭翁的描写对照赏读。第一层对比---使者与卖炭翁之间的对比。“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翩翩”写其姿态,有点儿反语的味道,讽刺这两名太监趾高气扬、横行霸道之嘴脸,黄衣、白衫写二人的穿着之华丽,色彩之鲜艳,与卖炭翁的满面尘灰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暗暗点明了二者的身份,古代只有皇宫贵人才可以着黄衣。此外,两骑点明了使者坐的是马,而卖炭翁却是赶的牛车,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坐高头大马,从而二者之间身份地位通过对比立现。第二层对比--得到与失去的对比。使者手里高举皇帝颁布的文告,口称皇帝的命令,不由分说,强行扭转车头,驱赶着老牛向北边的皇宫走去。一系列的动作刻画出其霸道凶残的面目!掌权者得来何其容易!劳动者付出何其艰辛!第三层对比--轻与重的对比。千余斤炭,本是卖炭翁一家全部的希望,可如今换回的只是轻飘飘的半匹红纱一丈绫。那分明是卖炭翁连续几个月的辛苦劳作,是是卖炭翁全家老小活下去的希望!沉重的炭与轻薄的纱绫形成价值上的对比。引导学生体会这三层对比,就是教给学生沉浸文本,探究文字的方法。
亮点四是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用ppt展示辅助资料:如古时木炭的烧制方法、红纱、绫和木炭的价值对比、宫市的案例等,恰到好处为学生解文本困惑,悟作品内涵。
这堂课我上得投入,学生学得也投入,但课堂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上我注意了朗读教学,但朗读的方式显得有些单一,课堂容量太大,导致前松后紧,导致拖堂。有些引导过于刻意,缺少学生自我领悟的过程。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追求理想而又自然的课堂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