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
1.课标依据:根据课程标准,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还可以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教材依据:本文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人物传记”类专题中的一篇文章,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回忆母亲的文章。文章语言朴实如话,感情真挚,饱含深情,是一篇优秀的回忆录佳作。
3.单元依据:本单元教学目标一是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二是通过文本阅读,体味人物的品格和精神,从而影响到学生,成为学生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4.文本特点:回忆录。
5.学生情况:学生们经过两年的问题化学习训练,已经能从内容、结构、语言(写作特点)、标题、情感和比较阅读等角度提出相关问题。提出问题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不过建构问题链的能力还需教师的辅助与指导,在训练中逐步培养构建问题链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阅读文本,梳理文章内容体味作者母亲的既平凡又伟大的品格。
2、了解回忆录的特点,体会作者选材典型,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阅读文本,梳理文章内容体味作者母亲的既平凡又伟大的品格。
2、教学难点:
了解回忆录的特点,体会作者选材典型,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构建问题链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学PPT、预习单、小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意图说明
导入新课 明确核心 1、作者简介,导入课文。 2、明确本文核心问题。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这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并一起思考,为什么朱德的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本文核心问题: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通过资料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本文核心问题,知道学习重点。
通读文本 梳理内容 3、明确回忆录这种文学体裁。 4、请同学们用关联词语把1-13节的语句串联起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 5、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围绕哪句话展开?采用哪种写作顺序?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作者选取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典型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学生根据预习作业完成,个别学生有异议,可表达看法。 主要讲了“我”对母亲劳动经历的回忆。 围绕“母亲勤劳的一生”展开,采用了时间顺序安排叙述内容。 明确回忆录体裁,梳理文章思路,为后面学习打好物质基础。
小组合作 构建问题链 6、围绕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构建问题链。 本节课核心问题: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第1节在文中的作用: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我爱我母亲”这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一生”是母亲的本质特征,起总领全文的作用;“永远回忆”既直接呼应标题,又自然引出下文。总之,第1段开篇点题。 作者选材中有一部分是关于革命的材料,似乎与母亲的“勤劳”无关,可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作者写关于革命的材料都与时间有关,而且在写革命的时间段中,都与母亲的劳作情况有关系。 而且文章4至8节是写母亲在家庭中的劳作事件,从9节开始作者的目光突破家庭的范围,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写母亲的反抗意识和深明大义,表现母亲平凡中的伟大。 使母亲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了。 请赏析下面语句的写作特点。(夹叙夹议) 第3段: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第12段:母亲和“我”虽然很多年不能见面,我们之间有空间上的距离,但是在心灵上我们一直互相思念着。“母亲老了”表达出作者不同在母亲身边尽孝的遗憾。 教师问题链预设: (内容)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围绕哪句话展开?采用哪种写作顺序? 追问:第1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回忆哪几件事体现母亲的品格? 追问:“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加强烈了。”写出了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结构)作者选材中有一部分是关于革命的材料,似乎与母亲的“勤劳”无关,可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追问:适学生学习能力与课堂反应情况而定。 (写作特点)请赏析下面语句的写作特点。 本节课核心问题:从文中可以我们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母亲虽然是一个聪明能干、热爱劳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平凡农妇,但她又是一个爱憎分明,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深明大义,支持革命的伟大母亲; 这是朱德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之一。 (此环节根据教学时间而定,如果来不及,放入下一课时学习) 在理解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核心问题构建本节课的问题链,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排序,培养学生构建问题链的能力。
解决问题 总结课堂 请同学一起梳理本节课解决核心问题的问题链(解决核心问题的问题路径) (内容) 追问 (人物形象) 追问 (结构) 追问 (写作手法) 追问 最终解决核心问题。 总结课堂学习归纳的内容要旨,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并归纳构建问题链的角度。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设计
1.巩固性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册上1-4题,并把本节课核心问题的答案整理在语文书上。
2.拓展性作业
1、并用本节课构建问题链的方式来尝试解决第二课时的核心问题。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关于朱德”(315-324页)。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根据传记类文章的要求,在教学时我特别注重学生在文章中提取典型事件来展现母亲的平凡与伟大。不过,这样教学中在此环节耗时特别长,导致后面的教学环节特别匆忙。所以,这一环节应特别注重课前预习与归纳训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深入解读文本概括归纳朱德的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
2、了解回忆录的特点,体会作者选材典型,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深入解读文本概括归纳朱德的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
2、了解回忆录的特点,体会作者选材典型,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3、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构建问题链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学PPT、预习单、小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意图说明
复习导入 明确核心 自从当红军总司令以来,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有一个冬季专吃南瓜过活,另一个冬季专吃牦牛过活,从不诉苦,难得生病,度量很大,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 以此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要旨,以一个句式训练导入新课。 2、明确本文核心问题和本节课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 (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母亲虽然是一个聪明能干、热爱劳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平凡农妇,但她又是一个爱憎分明,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深明大义,支持革命的伟大母亲; 这是朱德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之一。 本文核心问题:为什么朱德的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第一节课的核心问题: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第二节课的核心问题:“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从而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通过资料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本文核心问题,知道学习重点。
小组合作 构建问题链 3、围绕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构建问题链。 本节课核心问题: “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从而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句子“创造了”和“创造着”两词可否互换,请说明理由? “创造了”——是指过去;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 二者有时态上的差别。 “创造着”——是指现在;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 作者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升华了主题。 教师问题链预设: (内容)文中通过哪几件事写出母亲对“我”的影响? 追问:每件事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核心问题)概括地说,我从母亲身上获得了哪些教益? (语言)阅读下面的句子“创造了”和“创造着”两词可否互换,请说明理由? (核心问题)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在理解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核心问题构建本节课的问题链,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排序,培养学生构建问题链的能力。
解决问题 总结课堂 解决本文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朱德的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师总结:这正是朱德母亲获得如此高评价的原因。作者写本文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决心。 总结构建问题链的角度与方法。 (母亲的品格)朱德的母亲生活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爱憎分明,这是中国千百万农妇最平凡的一面。她还鼓励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对儿子献身革命事业给予支持和慰勉、这是她伟大可贵的一面。 (母亲的影响)母亲的平凡与伟大,深深影响了朱德。教导作者和困难做斗争,教给作者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作者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为了报答母亲,朱德立志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内容) 追问 (人物形象) 追问 (结构) 追问 (写作手法) 追问 最终解决核心问题。 总结课堂学习归纳的内容要旨,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并归纳构建问题链的角度。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设计
1.巩固性作业
完成本文核心问题的书面整理。并根据本文构建问题链的经验为自读课文《列夫托尔斯泰》构建一条有逻辑的问题链。
2.拓展性作业
比较阅读老舍《我的母亲》一文,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文章的核心问题来组织教学活动,孩子们能够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概括出朱德母亲能够获得如此高评价的原因,不只是母亲因为母亲“勤劳的一生”,更多是母亲对朱德的深远影响和教导。而且还要从作者的视角体会作者的情感——尽忠于党和人民的决心。此外,要特别抓住议论性语句进行品析与讨论,体会作者深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