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5 23:4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测试卷(B)
(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述),接受主体(谁在观看)。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各民族、各群体、各阶层都在“讲述”“被讲述”,也都在“观看”“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并从以上三种主体入手,创新思维,调整策略,从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协同。
从故事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在权力、资本与眼球经济的驱动下,传播场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严重,国际传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国内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作为讲述主体的话语权和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感都过于弱化,尤其在被西方媒体遮蔽、忽略之后。更多地让他们发声、为他们发声,对高举人民性旗帜、秉持“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是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担当,这也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选择。
从接受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故事的受众群体。我们要相应地调整方向,不囿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采取“边缘突破”战略。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属于西方意识形态最顽固、对中国成见最深的受众群体。我们应该把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就前者而言,我们虽然经常强调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权,而实际上常常“被议题设置”,围着西方媒体的议题打转,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和西方存在软硬实力差距;从主观原因来看,我们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就后者而言,他们在发展阶段、发展诉求、价值观和利益点上与中国很接近,这使他们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他们的“中国观”也更具可塑性,相关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从讲述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做到多方协作,一起来讲。讲述主体是最能动、最重要的要素。在讲述主体层面,有两个并行的趋势:一个是多主体多元化,一个是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从多主体多元化角度看,政府不是国际传播中的唯一主体,非官方的传播主体以其更具亲和力的民间立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若要扩大与主导话语权,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可替代。所以,从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角度看,国家需要高度整合内政外交、对外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等资源,联动合作。“讲好中国故事”,除了发挥非官方传播主体的作用,还要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以便发挥国家统筹协调的优势,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摘编自李成《抓住三个主体,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仅是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更重要的是把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传播给世界,争取文化上的领导权。但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力度很大,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基本停留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层面。要实现中国故事从“讲述”到“讲好”的转变,就必须认清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当今国际舆论格局呈现“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主要是从西方主流媒体获得。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昔日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辉煌已成遥远的过去,当前中国文化传播缺乏高超的传播技巧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此外,由于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有限,外国民众获得有关中国的信息不多,加上西方媒体给外国受众造成的先入印象,使得他们即使看到我们的报道也很难相信。
(摘编自李子祥《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材料三:
李子柒能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必有其不寻常之处。作为真实的人,李子柒所选择的生活洋溢着中国风的美,满足了人们对传统中国、诗意生活的想象,有效缓解了工业化社会、高风险社会中人们的焦虑,特别能够绕开海外用户的心防。作为网红,李子柒有着明显服务于市场营销所需要的清晰“人设”,她活跃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并取得成功,这显然是有策略、有布局的。作为文化符号,李子柒已经在人们的接受过程中,被确认为可以代言中国文化的最新的、可能也是最具辨识度的符号,外国网友称李子柒为“中国的迪士尼公主”,央视称赞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成为话题后,李子柒一如既往,并没有急切地想要乘势做大,一飞冲天。这种“稳扎稳打”,其实就是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传播方法论意义。当然,没有中国发展成就的备受瞩目,没有中华文化吸引力在全球范围的重获认可,也很难想象李子柒的成功。她是“中国制造”在软实力领域中极具代表性的那一个。她的走红海外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预示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走向新阶段。
(摘编自李习文《李子柒走红海外的国际传播逻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主体多元化格局存在不平衡现象,国内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和存在感都很弱,西方媒体的遮蔽与忽略加剧了这一问题。
B.与以欧美为中心的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相比,我们应该把战略重点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转移。
C.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国民众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中国。
D.李子柒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要做一个真实的人,还要成为一名网红和特定的文化符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更多地让弱势群体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体现我国对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担当,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B.为顺应讲述主体的多主体多元化趋势,政府应当以非官方的身份出现,以便更好地在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国际舆论格局的不均衡,某些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对中国成见很深,这些都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客观困难。
D.采取内涵式发展策略,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避免空泛生硬的宣传,这有助于中国故事在国际社会传播。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采取总分结构,先点明“讲好故事”的三大主体,再分别提出具体策略。
B.材料立足时代背景,基于大国立场,强调国家在讲好中国故事时的重要作用。
C.材料在论述讲述主体的策略转变时使用因果论证,阐明了多方协作的重要性。
D.材料通过比较,论证中国故事的接受主体应该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西方精英。
4.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我国还存在哪些不足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5.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请据此分析材料三中李子柒案例值得借鉴之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6分)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跺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他的耳朵听不见。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人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他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的耳朵听不见,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这个人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聋,还不能说话。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他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完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匆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灰蒙蒙的环境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又烘托出伍原此刻找不到方向又不见人迹的迷茫无助的心情。
B.为了把战友的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及时送给部队,八路军战士伍原虽然在行进途中迷路了,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
C.伍原看到了一个老乡,迫不及待地想伸手拉住,老乡却“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这使小说的情节有了波澜。
D.老乡虽然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但内心明亮,当他知道了伍原的身份,最终为伍原指引了部队前进的方向。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述聋哑“老乡”为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伍原指路的故事,《百合花》叙述小通讯员和“我”向新媳妇借被子的故事,二者都刻画了小人物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B.小说开头“没有”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没有任何“路标”的迹象出现,这与标题形成反差,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文与《百合花》都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小通讯员“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D.本文与《百合花》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均以故事情节取胜,笔调简明朴实,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现茹志鹃小说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8.本文标题与《百合花》的标题均有象征作用,试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百合花》与《路标》的象征意义。(4分)
9.小说中多次写伍原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
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7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节选自《岳阳楼记》)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越明年 越:超过 B.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余拏一小舟 拏:撑(船) D.拥毳衣炉火 拥:裏,围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 B.增其旧制 其真无马邪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负者歌于途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暮而归
12.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个文段皆记叙事件。甲段交代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乙段讲述湖心亭看雪之举。
B.两个文段思路清晰。两段话都从时间、地点说起,再展开对人物、事件的具体叙述。
C.两段都以人的活动表现景物之美。甲段的增其旧制侧面表现楼美,乙段的独往湖心亭看雪侧面写出西湖雪景之美。
D.两个文段语言简练。甲段仅以“政通人和”即写出滕子京的政绩,乙段只用“上下一白”就写出天地的浑然一体。
13.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选择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
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
且从容。
【注】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到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辛弃疾自投南宋以来,从未获得朝廷信任重用,相反屡遭权奸弹劾,一贬再贬,直至削职闲居,无法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
1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
B.“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与李商隐的诗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杯中无酒、身边无人的无奈。
C.“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D.“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15.全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俯视江面,“ , ”两句通过动静结合来描写湘江清澈而生机勃勃的景象。
(2)《短歌行》中,曹操用“ , ”来写朋友相聚饮酒畅谈,一叙旧情,以此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3)《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自己渴望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两句是“ , ”。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 , ”两句通过描写梦中忽然听到野兽叫声震动山林来表达内心惊惧的感受。
(5)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价《登高》:“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这“十四字”指的是“ , ”。
(6)在《琵琶行》中,诗人用“ , ”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给读者留下了隽永回味的广阔空间。
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7.下列诗句中不含有典故的一项是(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由鸟飞回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本人才疏学浅,以上发言可能挂一漏万,贻笑大方,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作为当地的人大代表,他为人正直,性格坦率,敢于在人代会上发表自己的拙见,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
D.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读书与不读书,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差别也不明显;但是从五年十年看, ① 。有人说读书无用,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尝到过读书的甜头。也有人说读过的书什么也没记住,但其实知识像每天摄入的营养一样已经融入身体,滋补着灵魂。_____②____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非复吴下阿蒙”,这是鲁肃对读了书后的吕蒙的评价。“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亦是如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鸭子凫水时的真实模样。一般情况下,人们只看到鸭子在水面上悠闲安逸地游动的样子。但潜入水下后才会发现,原来它的鸭蹼, ③ ,没有一刻停歇。生活就像鸭子凫水,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身影背后,都隐藏着无法想象的坚持和拼搏。哈佛学霸詹青云说:“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而是取经的那条路。”行走在人世间,哪有什么捷径可言!就像暗中使劲的尖毛草,当你刨开泥土时才会明白:平步青云终是侥幸,厚积薄发方是人间正道。所谓的成功和奇迹,追根溯源不过都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也有人说读过的书什么也没记住,但其实知识像每天摄入的营养一样已经融入身体,滋补着灵魂。
B.也有人说读过的书什么也没记住,但其实知识已经像每天摄入的营养一样融入身体,滋养着灵魂。
也有人说读过的书什么也没记住,但其实知识已经像每天摄入的营养一样融入身体,滋生着灵魂。
D.也有人说读过的书什么也没记住,但其实知识像每天摄入的营养一样已经融入身体,滋养着灵魂。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请按照下面的要求作文。
世界万物都是上天的恩赐,“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更应该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关爱,社会给了我们舞台,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朋友给了我们友谊和支持。懂得感恩,这个世界必将充满阳光雨露。进入高中的你们是否学会感恩了呢?
请以“感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班级名。
参考答案:
1.D[解题思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三“作为真实的人,李子柒所选择的生活洋溢着中国风的美……被确认为可以代言中国文化最新的、可能也是最具辨识度的符号”可知,这是说李子柒所讲的中国故事的特点,而不是说讲好中国故事对人的要求。
2.B [解题思路]“政府应当以非官方的身份出现”说法错误。由材料一第4段可知,政府除了发挥非官方传播主体的作用,还要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以便发挥国家统筹协调的优势。
3.D[解题思路]曲解文意。材料一第3段是说“我们应该把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而不是说“中国故事的接受主体应该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西方精英”。
4.①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②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③缺乏高超的传播技巧和手段;④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有限。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一第3段“从主观原因来看,我们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可得出答案①。根据材料一第4段“除了发挥非官方传播主体的作用,还要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以便发挥国家统筹协调的优势,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可得出答案②。根据材料二“当前中国文化传播缺乏高超的传播技巧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可得出答案③。根据材料二“此外,由于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有限,外国民众获得有关中国的信息不多,加上西方媒体给外国民众造成的先入印象,使得他们即使看到我们的报道也很难相信”可得出答案④。
①从讲述主体来看,李子柒以民间身份讲故事,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很有亲和力;②从故事主体来看,李子柒的故事表现了平凡人富有诗意的生活,内容新颖,具有辨识度;③从接受主体来看,李子柒的故事有助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缓解焦虑(或满足了人们对传统中国、诗意生活的想象),受众基础广泛。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一第1段可知,三个主体分别是讲述主体,故事主体,接受主体。再根据这三个主体结合材料三分析李子柒案例值得借鉴之处即可。根据材料三“作为真实的人……能够绕开海外用户的心防”可知,从讲述主体来看,李子柒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以民间身份讲故事,很有亲和力;从故事主体来看,李子柒所选择的生活洋溢着中国风的美,满足了人们对传统中国、诗意生活的想象,内容新颖,具有辨识度;根据材料三“外国网友称李子柒为‘中国的迪士尼公主’,央视称赞本子柒‘沿右一个字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可知,从接受主体来看,李子柒的故事满足了人们对传统中国、诗意生活的想象,受众基础广泛。
6.B【解析】“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错误。他并不是“始终”毫无畏惧,如“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可见他此时是有畏惧心理的。“伍原狠狠地跺了跺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见,他此时并非信念坚定。故选B。
7.D【解析】“均以故事情节取胜”“语言充满诗情画意”错误。本文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送给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聋哑“老乡”为八路军战士伍原指路。《百合花》叙述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并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是通过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写人与人的相处,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从全文内容来看,本文语言并未充满“诗情画意”。
故选D。
8.①“路标”象征指引伍原前行的勇气和希望。②“百合花”象征军民纯洁的情谊和美好的人性
【解析】本文是围绕伍原寻找部队展开的,文章开篇写到“没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可见路标本指部队行进时沿路留下的痕迹。文章最后写到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所以这灯光就像路标一样,指引伍原前进的方向,让他有了找到部队的希望,所以路标本指部队行进时沿路留下的痕迹,在文中它既用来指引主人公伍原前进的方向,又象征着这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找到部队的勇气和希望。
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是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小通讯员为救战友牺牲在包扎所,新媳妇给通讯员盖被子、献被子,军民鱼水情依赖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瑕。百合花的清丽、纯洁、淡雅等特点,既可以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与友善,也能象征小通讯员的淳朴、真诚和高尚,还可以象征纯洁的军民鱼水情,仍能够象征舍己救人的人性美。
9.①开端部分,伍原因为迷路,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②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
③聋哑“老乡”的误解,他又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
效果:①眼泪展现了伍原的心境,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②眼泪串起故事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③流泪情节丰富主题,引发读者共鸣。
【解析】分析:第一次流泪:是小说开端部分,“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伍原因为迷路,处于绝望无助甚至窒息的状态,他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是人物绝望无助的心境的直接表露。
第二次流泪: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这次的眼泪是他绝处逢生的激动心情的表露,他发现了灯光,就有了希望和方向。
第三次流泪:但是因为聋哑“老乡”的误解,“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他又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写出了人物刚看到希望却遭到误解,因委屈而无奈而着急的心境。
效果:眼泪展现人物心境,伍原从因为迷路而流下绝望的泪,到发现灯火时流下激动的泪,再到因“老乡”误解而流下无奈的泪,最后止住眼泪,眼泪蕴涵丰富心境,丰富人物形象。
眼泪串起故事情节,伍原流泪的情节使故事发展跌宕起伏,使情节结构紧密完整,推动情节发展。反复流泪的伍原牵动读者的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并深化小说主题。
10.A 越,到了
11.C“于”均为介词,可译为“在”
12.C【解析】甲段未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物之美,“甲段的增其旧制侧面表现楼美”有误;甲段重叙事,写滕子京的政绩及范仲淹写记的原因。
13.(1)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重点词有:(1)属: 同“嘱”,嘱托;予:我;以:来。 (2)俱:全、都;绝:消失。
B.【解析】“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杯中无酒、身边无人的无奈”错误,“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写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是回忆过去生活的怡然自得的心情。而“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即使眼前有花有月,可惜没酒又没人,是一种杯中无酒、身边无人的无奈凄凉之情。
①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红”。
②欲诉无门的郁愤。欲问“化工”,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
③自我宽慰的洒脱。现实无奈,只能暂凭杯酒、歌舞排遣落寞和郁愤。
【解析】《一剪梅·中秋无月》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于中秋之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回忆曾经在一个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丛中,月波花影荡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湿了纱窗,只有蜡烛闪光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要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宫,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只得在烛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今宵中秋无月之遗憾。起笔入题,回忆先年中秋之夜,碧霄无云,皓月当空,桂影婆娑,桂花飘香,伴桂倚花,把酒赏月,“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怡然自得的情景。“今宵”三句,折转写今宵中秋楼台赏月,人酒依旧,却不见明月。原因是“云湿纱窗,雨湿纱窗”,今晚是个雨夜。曲笔写出赏月而不得月的沉闷而遗憾之情。
欲诉无门的郁愤。“浑欲”三句,写企盼中秋之月的心情。“浑欲乘风问化工”写出盼月心情之急切,倍见其遗恨之深。此句暗中透出词人被朝廷闲置不用,报国无门之恨,他要“浑欲乘风”去质问皇上,为何如此对待他。“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写出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可奈何之情状,其怨恨之情显而易见。
自我宽慰的洒脱。词人在无奈之下,只得以红烛为伴,借酒浇愁,慢歌独饮,聊以自慰,以此来打发这个无月的漫漫长夜。
(1)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2) 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4)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5)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6)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易错字:“漫”“舸”“讌”“羁”“栗”“舫”。
17.D[解析]A项,典故是姜太公钓鱼;B项,典故"庄周化蝶望帝化杜鹃”;C项,女娲补天
18.B.[解析]A.“垂青”属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句中说自己,不得体; C.“拙见”是自己的见解,句中说别人,不得体;D.“承蒙”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句中说自己,不得体。
19.B[解析]一是语序不当,“已经”作时间状语,放在“像”前;二是搭配不当,滋补改为滋养。
20.①那就是天差地别 ②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③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动着
[解析]第一空,根据“读书与不读书,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差别也不明显”可知,在短时间里,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不明显,再根据“但是从五年十年看”,“但”表示转折,说明与前面内容是转折关系,也就是说时间长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就很大了,所以此处应该填写“那就是天差地别”。
第二空,根据后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非复吴下阿蒙”“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可知,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再根据“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可知,说的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第三空,根据下句“没有一刻停歇”可知,鸭蹼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动着,说以此处应该填写“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动着”。
21.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