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7下人教新课标第9课《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7下人教新课标第9课《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5 07: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7下人教新课标第9课《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第九课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和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结构;反复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
2.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理解蕴含的情感;学以致用,练笔赞家乡爱祖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对日本帝国主义无比憎恨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反复朗读,学会理解。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重点难点】
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带着问题读书,读出问题的答案。注意感情变化,体会文章的主题。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作者简介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他和萧红、萧军、舒群、罗宾基、白朗、李辉英等人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等。2. 写作背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3. 给加点的字注音。端木蕻良( ) 炽痛( ) 泛滥( ) 嗥鸣( ) 斑斓( ) 碾( ) 污秽( ) 谰语( ) 亘古( ) 默契( ) 田垄( ) 镐头( ) 4. 文中,作者的“誓言”是什么?请摘出有关句子。5.请概括课文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6. 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7.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8.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2.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3.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4.如何理解第一段最后几句话?5.文中那些句子和词语最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理解和体会。(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6.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作者运用哪些手段把自己对国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试举例说明。 课文分为两段,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的景物?【总结提炼,知识升华】学习收获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的心里怀着①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的热爱。……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②________着一种热情。③________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原野上④________的狂风……”1.按原文在横线上填词: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语段第一句话在全文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试从结构、内容上分析。3.“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文中还有多处类似的句子,如何理解“她呼唤”“她召唤”?“无时无刻”说明了什么?4.这段话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其用意是什么? 5.课文不仅满怀深情地描摹了故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美丽景色,还回忆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试摘出课文中回忆“我”在故乡成长足迹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6. 写一段赞美我们的家乡话。【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学生课前自学,查阅有关书籍,自行解决基础知识。学生先自主解决问题,然后 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提出问题,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活学活用巩固提高,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