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注重家庭教育,肩负进步使命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家庭教育的阐述,深刻地诠释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与目标方向。
材料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父母要做孩子的好老师,就要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发展,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生活的好榜样。
材料三:现今的社会中,有这样一些父母,有的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便没了自己,只想孩子有个精彩人生;有的并未做好角色转换,虽然做了父母仍然每天玩着电脑游戏、吃着外卖、睡着懒觉;有的并不想让孩子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孩子的世界里只有书本、习题和分数,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与分数、排名紧密挂钩。
联系自身成长中的乐与痛,请你给即将当父亲的表哥写一封信,谈谈家庭教育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材料二: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材料三: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
材料四: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新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家庭教育基础性作用、战略性意义不断上升,家庭教育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新的重要增长点。(选自《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材料中贾母、贾政和贾元春对贾宝玉的教育方式有所差异。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对现代家庭教育有何认识和思考?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生活体验,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种树郭橐驼传》讲种树要得法,否则“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家庭教育不也是如此吗?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才会有“硕茂”的结果。
你认同上述观点吗?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钱氏家训》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王钱锣的家训和遗训。“善事国家、重德修身、崇文尚学”是其三大核心价值,也是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的文化基础。近代有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钱氏杰出人物。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姓钱的院士有200多位,分布在50多个国家,几乎每个领域都有钱氏杰出人物。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钱氏家训家教”是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
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设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一法令不仅强调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职责的不利后果,更重要的是,帮助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陪伴与交流,最好的家庭礼物
亲爱的表哥:
你好啊!好久不见,你工作忙不?
听妈说,表哥你要当升级当爸爸了,嘿嘿嘿……恭喜恭喜,真替你高兴!一晃眼,我表侄都快出生了,想想时间可真快啊,你还记得起你带我在山坡地头满世界疯跑不?你还记得背着我一根田埂一根田埂找折耳根不?哈哈……日子好了,我长大了,你也当父亲了,我今天特想跟你聊一下成长和家庭教育这个挺严肃的事儿!
你我小时候,好像大家的爸妈都忙,忙着插秧、忙着割麦子、有时忙着打纸牌……我不记得我妈陪过我写作业,我不记得我爸曾坐下来和我聊家里的大事小事,更不记得他们曾问问我的想法或意见……我一直觉得可能全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的,包括你的父母。直到我来到这里读书,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同学与他们的父母。
有同学说他最喜欢每周末的晚餐时间,不是因为有好吃的回锅肉、大板鸭、肉丸子,而是因为全家围坐吃饭,聊一周来家里家外的事,明星热剧、外卖网购、考试上班、老病生养……没有呵斥与限制,没有冷落与咆哮,他和父母天南海北随便聊!我当时特心动,我想我家如果也能这样平等交流,神侃海聊,我会不会如他一般健谈又自信?我甚至想,我的爸妈如果也能多听听我的所见所闻,或者让我多参与他们所聊的庄稼打工之类的大小事,我会不会变得更温暖更从容?
有同学说她最喜欢和妈妈相处,因为除了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事儿之外,妈妈会尽力挤出时间陪她,即使她妈管理着一家连锁婚庆公司,常常忙得无法准点吃饭。她妈妈陪她时,会将手机调为静音,然后把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用来和她一起散步江边或球场奋战;另一部分用来和她一起看书并聊聊感悟、甚至争论书中的情节,有时争得起劲,撸袖子拍桌子都是酣畅快乐的!我特喜欢她说的那种感觉,从此以后,我在家就会特意找一本书给爸爸念念,但是爸说他忙了一天很疲倦,然后我听到他把手机里的视频刷了一个又一个;我也会特意喊妈陪我去田间坡头小路上走走,顺便和她瞎聊,但是妈不感兴趣,她总想“你没事瞎聊这些干啥?有空就多看看书,别老是考那么点分!你看人家艳茹期期拿奖!你学着点!”
可是,表哥,你说考分拿奖真的那么重要吗?真的比一家人快意的陪伴和交流都更重要啊?我不觉得!
所以表哥,等小表侄出生了。你一定要多陪陪他,不是“人在心不在”的陪,而是真正的陪着玩玩具、陪着做游戏,陪着看书看电视……哪怕陪着瞎聊、陪着调皮!我想那样的亲子关系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好了,下次写信再接着聊吧。再次恭喜你要当父亲了,顺便祝你快乐每一天!
表弟
XX年XX月XX日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态度、材料往往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特点、材料带有明显的任务驱动。故写此类作文,一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要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本题所给三则材料都围绕“家庭教育”。材料一告诉我们“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且可国家层面就很重视家庭教育,呼吁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材料二用教育家的话,说明父母要身正德高,不断提高自我,以自己的发展引领孩子的发展。第三则材料写了生活中父母的三种错误情况:为了孩子而失去自我、只为自己玩乐而忘了父母之职、只重视孩子智力因素而忽略健全生活的实践。综合以上,材料意在提示从国家层面、专家层面到家庭层面都应该重视家庭教育,但为人父母还存在很多不当的教育问题。考生据此可立意,以阐明如何更好地做好家庭教育。注意是以书信的形式给“即将当父亲的表哥”,还要结合自己“自身成长中的乐与痛”,故应记叙、谈感受和看法兼备,且注意人称、谦敬等用语。
立意:
以身为范,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
沟通与鼓励,家庭之良药
陪伴孩子,尊重孩子
智力重要,但德体美劳一样重要
……
素材:
1.记得小时候,每天依偎在父母的怀抱,每天在他们大手的牵引与庇护下奔跑,那时候的我多么高兴,多么快活啊!我真的认为自己就是一只小鸟,飞啊飞啊……穿过一朵朵洁白的云彩,可以永远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放声歌唱。可是长大了才知道,我最终要自己独自飞翔于自己的世界,不再有他们大手的牵引与庇佑。我想说,爱孩子,就趁早多给他飞翔和磨砺的机会。
2.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我拥有青春期独特的叛逆。我想追求自己的个性,想拥有自己不同于常人的独特味道。但这一切只能是泡影,因为我爸妈望子成龙的心让我不得不每天在书海中苦苦遨游,我也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惜没时间。爸爸总说“束缚!是为了飞得更高!”可他们不知道,我不想成为书呆子,我想玩,我想笑,我想自由!我想洒脱奔放地自主选择人生!
3.我还依旧记得,中央电视台某次播放的“法制在线”,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少管所采访了那些少年犯,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说:父母忙,不管他们,所以想到外面玩,就走上了这一条道路。其中有一位少年犯让我记忆最深,那位少年犯因喝酒斗殴而被拘留,他告诉记者,从前,他吸烟、喝酒,什么事都做。记者看着这样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孩,觉得十分不解,为什么这样一个男孩会做如此多的不良行为?男孩说:他的父亲与母亲离异后,把他带在身边,而父亲喝酒、吸烟成性,久而久之,他便学会了。
结构:
本题可以关照父母和孩子两方面来谈家庭教育,既可说父母的认知和言传身教、提升自我,也可说孩子的渴望与心声。考生要选准立意角度,并设定好“我”和表哥的成长经历、成长氛围,注意平辈之间语言表达的平和坦诚,同时注意书信体的格式。如写“以身为范,言传身教”这一立意时,称呼问候后,记得要恭喜表哥,引出家庭教育这一正题。然后可回忆自己父母的一些好的或不好的身教,接着写自己在书中或媒体上看到的事例:如苏洵,为引导苏轼、苏辙爱读书所做的身教;如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著名核物理学家何泽慧夫妇,对子女在勤劳朴实方面做到身教言传。然后可联系生活所见的一些不好的言传身教行为,提请表哥思考为人父亲要及早转变角色,以身示范,给孩子更好的熏陶。最后记得要落款。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开放性和闭合性兼具,多角度考查学生作文的能力。审题而言,此类题型与传统型材料作文方法有相同点就是读懂所有文字,但也有“五个方面”的特殊性:一是必须明确文体、写作内容、思维焦点、具体问题四方面的任务指令;二是分析材料的矛盾对立性;三是选择材料的权衡性;四是思考材料在关键概念、是非因果、问题本质上的辨析性;五是行文比较的说理性。
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呈现贾母、贾政和贾元春对贾宝玉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中,贾母对宝玉极尽溺爱,无微不至照顾其饮食起居,在物质上给予他最好的,这样的溺爱,让宝玉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了依赖性,在生活上不能做到独立自主,这不利于个体的发展,自古就有“慈母多败儿”的说法,父母对孩子的事情都一手包办了,会让孩子内心幼稚,难担大事,只会逃避,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贾政对宝玉采取的是严厉的教育方式,打、骂、严格的处罚,这种教育方式在短时间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会顺承会伪装,但是教育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难以起到教育化人的效果。贾元春对宝玉的教育方式比较好,既有严格的要求,不至于让孩子思想偏颇,误入歧途,又不过分严格,在孩子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不会产生逆反、过激的行为。
材料四指出,家庭教育对于中国教育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意义,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而父母则在家庭教育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父母有义务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做新时代合格父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题目要求表达对现代家庭教育的认识和思考,可以由贾母、贾政和贾元春对贾宝玉的教育方式有所差异联想到当下家庭教育的不同类型,溺爱型、严苛型、宽严相济型,分别对这三种类型进行评述,也可以思考,当下如何成就健康的家庭教育,在现实家庭中,父母的性格、教育方式、家庭氛围都对个人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父母双方都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并且选择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成熟、独立的性格,而不是养出“贾宝玉”式的孩子,最终酿成悲剧。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宽严相济,助力成长。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对待孩子太过宽松,会失了分寸,丢了底线。二、对待孩子太过严厉,会让孩子唯唯诺诺,貌恭而不心服。三、宽严相济,在“宽”中有慈爱,在“严”中有要求,让孩子既能感受父母的爱,又能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立意:
1.宽严相济,助力成长。
2.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向上向善。
3.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与孩子一同成长。
3.例文: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郭橐驼说自己之所以把树种得好,无非做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就是顺着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让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罢了。当然,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并非说放任不管、野蛮生长,而是根据每棵“树木”的种类、品性,选择良好的“土壤”,让其符合自然规律慢慢地长大成材。
反观我们今日的家庭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甚是急切,都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一步青云,光宗耀祖”。作为家长,其情可悯,其愿可悲!
家长把自己人生走过的弯路、看似积累的不太成熟的经验、貌似善意的谆谆教导、爱慕虚荣的盲目攀比,全部强加到小孩的身上。家长以为金钱能解决一切现实问题,拼命地赚钱,再肆无忌惮地为小孩安排各种兴趣特长补习班……作为家长,我们总以为“自己的孩子自己说了算”,从来不问孩子内心深处是否愿意、是否接受、是否抵触,只是一味高举“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愚昧旗帜,堂而皇之地进行轰轰烈烈的“专制”教育,极大地忽略了孩子的天性,更没有做到像郭橐驼那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于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教育体制日益完备的今天,孩子们因缺乏自然的家庭教育引发的各式悲剧屡见不鲜。你可知:当今社会有多少个仲永,在饱受家庭摧残式的教育下,正慢慢消失?你可知:多少孩子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而牺牲了童年、泯灭了天性?所谓:拔苗助长,苗枯更快。《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让人看到了一点曙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小孩没教育好,大概率与家庭教育的不合理有关。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在幼儿阶段,性格大同小异,本性也是纯真、善良、美好的,但随着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性格习惯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相同。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小孩自身的优点、亮点,多鼓励、多指点,这就是“顺木之天”。我们要像种树一样,大方向时时扶正,小枝丫细细修剪,这就是“以致其性”。只有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将来步入社会才能抗风抵雨,才能真正成为参天大树。
作为家长要明白:人生就像跑马拉松,不在于能否赢在起点,而在于能否笑到终点;不在于能跑多快,而在于能跑多远。欲速则不达,这是万物生长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教育就是要顺应每个人的天性,营造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希望家长们都能从郭橐驼植树上悟得教育的真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对待树木的做法能够给我们的家庭教育一些启示。“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启示我们,何为对孩子真正的“爱”,怎样的做法是对孩子的“害”?郭橐驼点明自己种树的根本方法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他人做不到,也就是他植者束缚或阻碍了木之天性。那么要教育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的“天性”是什么。孩子的天性就是渴望自由、爱玩、好奇等,父母懂得了这些,不去阻碍孩子的天性,那么孩子自然就能像树木一样健康成长。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不敢放纵孩子的天性,或者出于父母之爱,或者出于社会的压力,早早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和培养,甚至从学前班就开始“卷”,报各种班,学各种才艺,恨不得把孩子打造成全能者,这就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这些“爱”和“忧”表面看起来是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实则由于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天性”,所以只是用自以为是的方式使孩子的天性“日以离”,最后成了“害与仇”。
真正的教育如同郭橐驼一样是很轻松的,因为他不需要“爱之太恩”“忧之太勤”,仅仅只是按照孩子的“天性”做好准备和提供环境,让孩子天性自由舒展。也就是说一方面把阻碍孩子天性得以舒展的障碍给清除掉,让孩子可以顺天致性;另一方面就是做好让孩子天性得以扎根的准备工作。做好这些准备后(即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也就是在“莳”时“若子”,精力时间主要在此时。莳后“其置也若弃”,而恰是这个环节他植者出现了“爱与忧”(这也是他植者付出很大精力的环节),也正是这个环节让孩子的天性不但没有得以保全,反而是离天性越来越远。只有“置也若弃”者才能让孩子天性得以保全,孩子有了自己的空间,可以自由舒展,才会有“硕茂”的结果。
写作时要从郭橐驼植树的经验上获得家庭教育的启发,可以一边引述郭橐驼的做法,一边与现实中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做对比,明确家庭教育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不能“爱之太勤”,从而得出家庭教育的正确做法。本题适合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进行阐述,当然也可以举名人家庭教育的事例增加论证力度,但要注意围绕“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这一点来谈。
立意:
1.自由空间,天性保全。
2.正确的爱才是真的爱。
3.给孩子成长空间,才能得到硕茂之果。
4.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事关“家庭教育”。第一段介绍了著名的《钱氏家训》的来源、三大核心价值,以及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的情况,最后介绍了“钱氏家训家教”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钱氏何以人才辈出,不得不说是受到了《钱氏家训》的滋养。钱氏家训中“善事国家、重德修身、崇文尚学”从事国、修身、学问三个方面对后代加以规范要求,与中国儒家文化“修齐治平”理念相呼应,同时契合当今时代主题,共同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念。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何其重要。
第二段考生需要思考,我国为何要专门为家庭教育立法?这一方面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家庭教育还存在问题,需要指导和规范。其中强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是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这才是重中之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家庭教育的理念、任务和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家庭教育是现代化教育中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立的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既要教知识,也要育品德,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庭教养、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缩影。
写作时可以由“钱氏家训”、钱家后人人才辈出引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些家长盲目追求物质以致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有些家长不懂得教育方法,更不会结合孩子的个性特征和时代变化来针对性进行教育,有的家长忽视了家风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等;接着分析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孩子成长、成长,影响小家庭的幸福,而且会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良性运行,影响国家发展;最后要结合“钱氏家训”或其他成功的家庭教育典范,给出解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具体方法。
立意:
1.注重家风涵养,培育优秀人才。
2.注重家庭教育,肩负进步使命。
3.家庭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