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光的现象,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2)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3)学会画折射光路图。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分析
光的折射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室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稍作铺垫就直奔主题,带领学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本节以物理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开展探究、解决问题。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少的多,叉鱼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学生见过的不多,“折射断筷”在小学见过,“海市蜃楼”少数学生从一些媒体上有见闻,因此折射现象呈现环节必须充分、直观,以引发学习的欲望,由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实验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为以后的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把一枚硬币放在空玻璃杯底部,从侧面看,可以看到硬币,当不断向玻璃杯注入水,都发现硬币不见了。(让四、五名学生来板前观察实验现象)
(2)、把一枚硬币放在空碗里,让学生观察现象,再逐渐向碗里倒入水,发现硬币由原来不见又再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起来,并积极参与本节课的实验过程)
(3)、把筷子放在盛水的玻璃杯里,从侧面看,筷子好像向上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极想了解)
教师因势利导,指出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第四节光的折射)
活动2【讲授】新课导学、合作探究
(一)由前面的实验观察、总结出光的折射定义,出示幻灯片,与光的反射定律对比讲解。光的折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光路图和折射光路图。再用幻灯片展示光的折射定义及光路图,并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
(二)通过分组实验,推导光的折射定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器材、安装器材,进行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交流,并进行思考、思维,达到最活跃的境界)
小组实验(1)、
指导学生安装器材,并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首先一入射角30度的入射点,从空气射入水中,(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疑问,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指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并出示幻灯片,展示规律(1)、(2)、(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动手、自己总结,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小组实验(2)、
教师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入射角60度为入射点,从空气射入水中,指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并出示幻灯片展示规律(4)
小组实验(3)、
让学生猜想一下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会怎样?同样以30度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指导学生发现、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对比实验(1)、(3),学生总结,教师给予指导,总结,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小组实验
光线垂直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会怎样?学生思考、讨论,进行实验,观察总结规律
(三)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实例
(1)出示幻灯片:光线射入玻璃砖折射动画效果图,指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光路图,小组之间交
流。再展示光路图的幻灯片(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教师给予解析)
(2)筷子被折弯什么原因?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这是一种折射现象,并让学生试着利用折射规律解释现象。(出示幻灯片,教师总结,解析)
(3)怎样才能叉到鱼?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思考,学生试着自己解释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4)出示幻灯片“海市蜃楼”,首先让学生清楚这是一种折射现象,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5)树、楼房为什么会变高?学生试着解释现象,教师给予归纳总结。
(6)洗脸时,看盆内的水深比实际浅,学生试着解释现象,并尝试画光路图,教师给予指导、总 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验光的折射的错觉,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享受学习的快乐。
活动3【练习】检测反馈
利用幻灯片出示测试题,学生认真读题,集体思考,讨论给出答案。教师加以指导,并指生讲解个别题型。